APP下载

结课也是一门艺术
——浅论政治课堂的结课策略

2014-04-17

教育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结课政治课艺术

吴 菲

(苏州市实验中学教师,江苏苏州,215021)

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课堂教学亦自有章法布局。一堂高效优质的课,也应该讲究教学结构的安排。它不仅要有精彩的开端,更应配以完美的谢幕。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政治课的结课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结课的艺术策略。

一、重视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课堂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教学整体,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设置归纳总结知识体系的环节。特别是一节新授课,课堂容量大,知识要点的讲解过程中往往会穿插很多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这就使得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头脑中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学生看似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但稍加询问,就会发现他们的认知还是凌乱的,既不稳定也不牢靠,更别说对重难点的把握了。因此在结课部分,老师一定要重视归纳总结,学会采取艺术的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课堂内容,理清知识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主题鲜明的印象。

同时,归纳总结环节还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不要总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要仅仅停留在简单知识点的概括,更不要成为教师一人的独角戏。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疲惫,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甚至会让学生认为这只是在例行公事,产生无所谓的错觉,结课也就失去了其本有的重要意义。毕竟知识如果仅仅依赖教师的传授灌输是不够的,必须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有效地吸收并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所以,教师不妨尝试让学生成为结课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角,让学生去总结。此外,在总结时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充分挖掘结课承前启后的功能。一方面,政治课教学是逻辑性很强的浑然一体的过程,每节课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有导入、授课,还有小结。因此在结课时教师如能做到首尾呼应,就会使整个课堂更立体完整,使全课的内在线索贯穿始终,不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独到之处。另一方面,政治教材中不少内容看似孤立,实则内在联系紧密,书本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这就需要教师高屋建瓴,不局限本课的体系构建,学会瞻前顾后,抓住课与课之间的某种具体联系进行上下勾连、温故知新、启发过渡,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

二、加强练习巩固,注重能力培养

巩固练习是政治课堂结课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通过有效的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首先,巩固练习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把握当堂的知识要点。毕竟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光靠听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一定的练习来加强巩固。新课讲授结束,教师若有意识地将关键的知识点以练习的形式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完成,诱发学生积极探究,就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巩固练习的落脚点应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告诉我们,教学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能力,但目前高校的招生制度却是以考试为平台让学生竞技。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传授知识,但分数却能为学生架设通往高等学府的云梯。因此,考试和分数依然是课堂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也就为结课中的巩固练习指明方向。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重视解题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真题的示范讲解同时糅合解题思路、应试技巧的总结指导,丰富学生的考试经验,提高其应试能力。最后,巩固练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最高境界不是把课堂中的问题全部解决,而是把知识讲清楚之后,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因此结课要源于课本,更要超越课本,巩固练习的设置也要考虑加入课外探究的问题,以期达成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课堂教学的终点成为开拓学生视野和联系社会生活的起点。结课要做到既立足课堂,又高于课堂,既学习理论,又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政治学习,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推进课堂高潮,促成情感升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高明的教师都很讲究结课的情感艺术,常把最重要的、最煽情的内容放在“终场”,越是临近下课,越是擅长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最富有感情的反应,不失时机地把课堂推向最高潮,促使情感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升华。

一节优秀的政治课,不能没有高潮。一次成功的结课,更应把课堂推向最高潮。处于高潮的结课,应是教师感情最激昂的时刻,更是学生心灵最振奋的瞬间。随着课堂教学的层层推进,教师艺术地采用形式丰富内蕴深刻的结课,将会牵动学生紧张而兴奋的神经,激发学生愉悦而激动的情感。这时不会因为临近下课,学生就热情下降、思维抑制、疲劳厌倦,因为此时高明的教师正大展手脚,智慧地利用课堂的最后时间,调动学生的情绪推进课堂最高潮。也许高潮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悬念,就像说评书,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剑拔弩张、扣人心弦的时刻,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吊足了听众的胃口。同样,教师在政治课堂结课引入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效果。中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勇于自我表现、敢于面对挑战。结课中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娱乐节目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对抗,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在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的过程中,就会忘记学习理论的枯燥和乏味,课堂也会高潮迭起。此外,高潮还会是“情动心弦”的感染,使人震撼、催人奋进、引人深思。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新课程更牵涉到人的品格、道德、理想、信念等领域,直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教师在结课的设置中,要设法使学生入情,通过音乐、诗歌、影视、语言等手段注入时代和生活的活水,创设情境和情感的高潮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在震撼中荡涤心灵,在升华中回味感动……

总之,结课是一门艺术,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政治老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结课的艺术策略,才能娴熟地运用它,设计出精彩、高效的结课,给学生以意犹未尽的艺术享受。

[1] 张金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结课艺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6).

[2] 吉孟国,郑霞.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小结艺术的实践性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

[3] 姚波.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小结艺术初探[J].教学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结课政治课艺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纸的艺术
阅读教学三部曲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