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改革初探

2014-04-16马志鸣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统一运输

□马志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道路运输业也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各地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体制改革却有待深入进行,各省市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管理体制、规章制度、部门规模、内部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不尽相同。为了促进道路运输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全面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

一、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

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经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

目前,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大多数还是事业单位性质,只有部分省市已经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转变为行政机关。在费改税之前,根据交通部和财政部《公路运输管理费征收和使用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各种经费开支都来自于运管费的征收,除按比例上缴的部分外,运管费的使用涵盖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方方面面的开支。为了维持部门的正常运作,有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现以收代管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所谓的“钓鱼执法”。国家实行费改税之后,有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又由于经费的因素影响了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2.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待统一

目前,各省市管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些省市采取“条块管理”模式,而另一些省市则采用“垂直管理”模式。“条块管理”模式下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人、财、物由地方政府来管,这容易政令不畅的问题出现。“垂直管理”模式下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直属省交通运输厅,但由于道路运输管理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需要公安、城建等部门的配合,当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由于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也使统一的行业管理政策法规难以出台和贯彻执行。

3.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管理规章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2013年新的《道路运输条例》出台,对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定,对过去的一些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正。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各省市道路运输管理模式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各地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当部分依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难以形成全国性的统一标准,致使区域间的执法不协调、不统一。例如,道路运输证件年审、超载处罚额度及重叠执法等问题,既给市场运行带来一定的困惑,也给执法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4.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规模、名称、内设机构有待统一

目前,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规模还不统一,有大有小。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名称也不统一,而且其内设机构也不尽相同。由于各地管理机构的规模、内设机构乃至管理职能的不同,给全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带来一些影响。

5.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在政府财政行政预算之内,又由于管理模式、隶属关系的不同,使得部分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基层运输管理部门的人员较多,有的单位人员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单位人员结构组成也不够合理。

6.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

《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对道路客运、货运、场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进行管理,有行政许可、管理、运输安全的权利。但是,有的地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由于权责不明确,存在部分多头管理的问题,使一些行业管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例如,有的市县的公交车管理工作几个部门都可以进行审批。又如,对非法营运的管理,既涉及运管部门,也涉及公安、城建等部门,如何协同管理成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再比如,有的地方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问题,使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受到影响,相关法规难以真正落实,行政管理执行力难以增强。

7.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都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但由于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信息化建设水平还不够高,还不能全面联网互通。例如,道路客运跨省市各场站间还无法全面实现联网售票,道路货运特别是物流信息的全面联网还难以实现,使道路客运旅客的出行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便,道路货运效率还不能够全面提高。

二、建立统一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构想

1.深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体制改革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体制改革逐步开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体制改革。改革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体制,将其由事业单位统一转变为政府行政部门,是解决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从而使之全面规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规范实施行政执法,保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严谨、规范的进行。

2.深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要全面理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形成“条块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格局,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政投入由其上级管理机构决定,人员配备由同级地方政府人事部门决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专设协调沟通地方其他相关执法部门的机构,保证政令颁布实施的通畅,保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全国性统一的规章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为此,要结合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改革,结合各地道路运输行业状况及管理机构的运行状况,加强调查研究,在继续完善道路运输管理各项法规的同时,逐步统一各地道路运输各项审查、监督、执法制度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4.统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名称、内设机构、人员制服、车辆标示

根据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名称、内设机构、人员制服和车辆标示等进行统一规定。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规模要符合统一的标准,要根据所管辖的地域大小及道路运输状况的复杂性按统一标准中的分类级别来分别确定。要统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名称,省、市、县都在按统一规定的名称予以命名。要统一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设机构,使各地能做到大体上的整齐划一。要统一全国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人员制服和车辆标示,以便于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的统一开展。

5.全面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员的整体水平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人员任用制度,采用公开考试录用制度,由国家统一考核、录用、分配。对录用的人员要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使得录用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为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的统一管理奠定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统一、合理的激励奖罚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员进行考核、监督、检查。第三,要注重对录用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保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公正性和工作活力。

6.注重协调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关系

一要明确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行业管理职能,不仅要在《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予以明确规定,还要调整道路运输管理涉及到的其他部门的相关法规,理清各自的职责权限,促进协同相关部门一起综合执法,从而彻底解决一些地方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上存在的重叠管理问题。二要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工作,特别是在综合执法时能妥善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合理调度人员,形成道路运输管理上的合力。三要加强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破除地方保护的思想,共同促进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7.加快信息化建设

我国道路运输经营业户多、小、散、弱,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约有5.5万户。要全面提高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快建设信息化,构建道路运输全面服务的信息化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监督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执法情况,监督道路运输市场的运行情况,促进道路运输持续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统一运输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来了
统一数量再比较
加拿大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及职能
历代大曲管理机构考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