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交通拥堵主因分析与对策

2014-04-16孙莺纯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西安市交通

□闫 娟 白 岚 孙莺纯

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日渐暴露了城市交通不适的问题,“行车难”、“走路难”已成为大中城市的通病,并逐渐向小城市、新建区和中心乡镇蔓延,正在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安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重镇,交通拥堵问题也十分突出。笔者从中长期和近期多个角度分析西安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尝试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一、西安市道路交通拥堵主因分析

1.城市功能构成不够合理

西安市城市功能庞杂,不仅是西部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人们对西安市城市交通的成分和通量的诉求日渐增长。受独特的棋盘式道路和错综繁杂的大街、小巷的影响,市区道路网络和环路规划不够合理,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显,停车场、道路面积和换乘中心等道路设施短缺严重,道路资源分配也不够合理。近几年,西安市对交通供需关系开展了一些协调工作,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

2.交通源布局不够合理

传统的城市理念把功能大而全作为其发展的主要标志,而没有注重各个区域发展与交通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对城市发生交通的场所缺乏少合理部署,源值高低搭配不够合理。一般交通发生量较大的场所相对集中在交通较发达、便捷的地区,吸引更多场所的进一步增容,构成过度丰裕的交通发生源。而道路受历史、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相对萎缩,需求与供给呈“反比”式发展。随着交通源自然发展时间的延长,路面交通的不合理性逐步凸显,钟楼盘道、南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的多次改造拓宽工程就显示出了这一矛盾。

3.公共交通运力结构不够合理

(1)公交车是城市的主要通勤交通,但公交路线在主干道上集中率高,公交专用停车站台设置不足甚至被违规占用,严重干扰沿线交通,这些都是高峰期主干道拥堵的主要原因。同时,市区内现有公交车载客量小、数量少,不能有效满足城市通勤的需求。

(2)长途客运站设置不合理,且大部分集中在二环以内和火车站周边地区,平峰时客运量明显供大于求,客运车辆长时间等客、争客、随意绕行上下乘客,造成周边区段交通秩序拥挤堵塞。

(3)由于公交运行效率低,从而致使道路上非机动车的数量增加,加重了道路负荷,尤其降低了十字路口的通行能力,使得交通秩序较乱,造成交通拥堵。

4.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

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日渐增多,而城市道路资源尤其是道路面积供不应求。这种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西安市道路年增长率为2.3%,而市区机动车的年增长率却为9.72%。市区主干道隔离带面积过大,路网中不同道路的匹配缺乏合理性,大量的非机动车交通和经营占道现象都加重了道路资源不足的问题。

5.交通组织不够合理

(1)挖占道路和占道经营现象严重。近年来,西安市由于地铁建设工程、供电、天然气、地下水、通信管线改造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等原因频繁进行挖掘占用道路,造成附近区域交通拥堵。同时,西安市占道经营现象较多,一些道路被改为商业街和步行街,还有一些时段性的集贸市场(如早市、夜市),这些现象造成了这些道路的阻断,破坏了道路的交通功能,引发交通拥堵。如康复路、文艺南路占道市场、灞桥街集贸市场、非法劳务市场、违法占路的夜间马路市场等。

(2)静态交通组织不够合理。由于市区内停车场和泊车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停泊需求,致使大量的机动车出现随意占道停放的现象。据统计,现在市区内的停车场有757处,而且流动的泊车位只有不足2万个,机动车的停车泊位平均数为5个/100辆,而全国水平为8~10个/100辆。尤其是康复路市场、轻工市场、丰庆路市场、小寨等繁华街区、大型商业街周边道路的占道停车现象较多,造成了这些区域的经常性交通拥堵。

(3)交通流组织不够合理。据统计,市中心十字路口的平均停车率是51.4%,有的路口甚至高达85%,主干道的机动车平均速度为15公里/小时。交通流量调查结果显示,现在交通流量处于饱和状态的主干道交叉路口占87.88%,导致主干道车速下降、停车率上升,严重影响了路口的交通畅通。

6.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薄弱

(1)人们对道路交通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出行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2)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落后,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制意识薄弱。

(3)各类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较多。当前西安市交通秩序较乱,重点表现为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秩序乱,出租车、中巴车、公交车和特种车辆违章较多。

(4)道路交通法规滞后,对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制约不力,交警执法缺乏必要的权威,不适应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缓解西安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从西安市的城市结构布局、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出发,缓解交通拥堵,创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应当充分运用城市交通规划和宏观交通政策的协调指导作用,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把城市交通导入现代良性发展进程。

1.增强规划意识,对城市交通的各种功能进行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均衡城市交通

(1)引导城市交通指向某个特定交通吸引点,结构性地调整城市功能,使之有利于城市发展。合理协调、建设低等级公路、公交换乘站点和交通吸引点的完整性,规范建设城市交通的基本单元(即人们日常生活相对集中的区域),全力建设小范围的、适应近距离的网络交通。同时,控制城市主干道、快速路两边的城市用地,以免出现过多的交通吸引点(商业、娱乐设施),保持其城市通过性的基本功能。

(2)尽快完善补充城市总体规划,从老城门的通行能力,老城内外的交通需求,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等多个方面为长远发展勾划蓝图。尽早出台城市交通管理中长期和近期规划,分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30~50年)、综合交通网络规划(5~20年)、近期交通治理规划(3~5年)和城市交通停车规划等内容,同时还要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组织规划、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十字路口的交通设计、城市交通影响评价,以及交通标线、标志和系统化设计的思路及政策及区域性交通指挥控制系统,从而奠定城市交通均衡、科学、长远发展的基础。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发展轨道交通,逐步建立结构优化的城市客运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与私家车和非机动车等个人交通工具相比,城市公共汽车具有客运量大、运输效率高、占用土地资源少等优点。大力发展公共汽车交通,要扶植发展大容量、大运载力的公交车,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同时限制普通公交车和中巴车的数量。要合理布局公交运力结构,将车容及安全性能良好的小容量公交车用于二环以外支线公交线路上,在拥堵道路上修建好公交专用车道。在公共汽车运行方面,要规划、设计和建设公交专用线、公交站台,而且在交通管制的时段和路段,根据需要特许公交车通过的优先权。应当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目前西安市已开通两条地铁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两条主干道的地面公共交通拥堵。

3.科学组织交通流,推广正确的科技管理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效能

(1)采取交通工程技术,组织城市的常规交通,包括合理改造和渠化交通信号灯,推广使用信号灯控制技术,优化城市路口,增加行人过街的交通基础管理设施和各类交通标志、标线。

(2)推广使用限速、单行、让行、禁左等交通管制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组织交通流,最大限度地均衡道路网交通压力,充分利用次干道和支路的道路资源。

(3)大力推行先进的科学管理设施,在市区推广使用电子警察、路段违章抓拍系统、电子监控、交通诱导显示屏、绿波带控制和小区域控制系统等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4)在充分发挥交通管理基础技术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城市交通指挥中心等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的立项、论证和建设工作,从长效管理上解决交通流未经组织、行人和自行车在路口严重干扰的情况下,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干线或区域控制)不能有效发挥功能的问题。

(5)合理解决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过大、交通源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比如,将大型集贸市场、货(客)运周转站迁至二环以外,不能外迁的(如康复路、炭市街、正学街等)占道市场,可合理设置步行街,禁止车辆驶入,解决这些路段周边交通秩序乱的问题。借鉴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对于市区高峰时段的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酌情实施朝九晚五、错时上下班的办法,从时间上、空间上分离不同行业、不同分群,从而均衡城市交通流,努力缓解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

4.加快城市交通发展的立法工作,进一步改善交通安全教育模式,提升交通参与者的素质

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市民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现代城市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因为这是WTO和经济全球化对于公民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一是在广大市民中重点进行城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逐步树立5种意识,即斑马线意识、红绿灯意识、路权意识、停车线意识和靠右行意识。二是在社区中广泛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等活动,在全社会(社区、街道、社会团体、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机构等)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5.改革、规范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工作,加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为制定相应宏观和微观政策发挥支撑作用

应当对驾驶员管理制度和机动车管理制度在定义、概念、权利、义务和措施等方面制定系统化的规范的标准。

(1)要从职业与非职业两种角度设计新一代的机动车辆驾驶证,公安交管部门根据驾驶员的安全行驶记录,逐级升降,确定有效期(最长可终身有效)。同时针对职业和非职业驾驶员的要求,分别制定考试办法、考试要求和合格标准。

(2)对驾驶员的考试重点是考核安全驾驶的知识和知法守法的能力,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在登记注册、年度检验中严格检验机动车安全性能,保障安全行驶。

(3)大力开展交通管理亲民、爱民、为民专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行车管工作便民、利民新举措,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

交通事故处理方面要大力推行简易处理程序和阳光作业,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快捷程度和公正性、透明性,提高群众满意率,减少因路面交通事故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同时要做好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将全社会的焦点聚集在交通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使社会的战略资源能更多运用到城市交通和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逐步建立事故调查和预防研究专门机构,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另外还要逐步建立122、120、119等多个部门联动的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西安市交通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繁忙的交通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小小交通劝导员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