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医家养生述略*

2014-04-15曹征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旴江福寿医家

★ 曹征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6)

旴江流转芳田,守育着一方。根值于此的历代医家为维护健康、延长生命,毕竞一生,留下了丰厚的养生理论、养生方法和养生经验,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旴江医家的养生,从生命的养育、养护、延养出发,使生命从胎孕、稚童、青年、壮年至衰老的整个历程得到维护,防治疾病,保持健康。

1 养心为本

养生,首当重养心。明·朱权《活人心法》[1]全书以养心为论,仿方药形式开具调摄心理的处方,如“保和汤”、“和气丸”和“六字法”等,其中“保和汤”从30个方面进行心理调摄,“六字诀”方六字为“忍”、“方便”和“依本分”,实是“保和汤”的简化方,而“和气丸”更是简为一“忍”字,言“心上有刃君子以含容成德,川下有火小人以忿怒殒身”。其“治心”篇言“灵明宜乎静可以固元气,则万病不生,故能长久。”明·李梴《医学入门》[2]中设“保养”篇,认为自身的保养“当爱惜自己精神”,“倘精神昏耗,察识必不能精,方药必不能尝”;而对于病者,“若夫有服药针灸不能效者,以其不能知保养之方”。于诸多养生法中,他认为都可归于养心:“要之血由气生,气由神全,神乎心乎!”而养心之要“莫善于寡欲”。可见,治心实为旴江医家养生之本始。

2 阶段养生

2.1 小儿养生 生命养护,旴江医家多认为应从孕胎开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3]“随月服药及将息法”引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认为其中“妊娠所禁之法,皆传自上古,当永为遵守”,但是对其中方药也斟酌使用。“食忌论”篇专论孕期的的食忌,不适宜的饮食会使小儿生病,如“食鲤鱼鲙有鸡子,令儿成疳多疮”。专列“胎教门”指导孕母心理调摄、生活起居,从而对小儿进行养护,其深认同巢元方的胎孕观点,认为母亲的行为对胎儿的影响是“外象而内感”,故“欲子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欲子贤能,宜看诗书”。龚廷贤除承前人强调得孕须“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从行住坐卧、饮食视听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外,多处强调母亲调护对小儿发育的重要性。其《小儿推拿秘旨》[4]中认为小儿疾病的经常发生是多因母亲“胎前不能节,胎后又不能调,惟务姑息”。在该书“诸疳论”中更是严厉指出“舐犊之爱,恣食肥甘,瓜果生冷”而终成疳积之害。“婴童赋”篇中指出“儿在胎而餐母血,母嗜欲最要提防。母寒,子寒;母热,子热。男女初生,调理须要得宜,肠胃未充,饭食不宜餔啜。”万全《幼科发挥》[5]指出小儿的身体调理,以脾胃后天为本,其言“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

2.2 中老年养生 中老年养生,注意守护肾气。明代龚廷贤于其《寿世保元》[6]“衰老论”中提出主导生命的能量在于肾间动气,“两肾之间,白膜之内,一点动气,大如筋头,鼓舞变化,开阖周身,熏蒸三焦,消化水谷,外御六淫,内当万虑,昼夜无停。”肾间动气抗争于外邪内因,维持生命体的健康状态,当其衰退之时,人就开始衰老。因此龚氏提出老年六戒,并总结“延年良箴”,从安行、寡欲、避寒暑、节饮食、慎起居、心胸宽等方面以存精、惜精。龚居中《福寿丹书》[7]全书七卷,系统论述了养德养气是福寿之源的至理,主张“知生而知患之所由,剖颓龄之源,而知延龄之道”,“日用饮食之中,适其宜,慎其动,节其用”,力戒“神情消于酒色,视听惑于歌舞”。“养老”篇提出,人衰老之际为年五十,此后“阳气日衰,心力渐退,忘前却后,兴居怠惰,视听不稳”。

3 养生方法

3.1 导引调息养生 导引调息,可和气血,通经络,令百病不生。李梴认为养生不必慕彭祖、乔松成仙得道,“认真只是舞蹈以养血脉意”,并录数种功法于后,如“治积聚”法,“静坐闭息满腹,外摩积聚所在,徐徐放气,久久自消”。明·龚廷贤《寿世保元》[5]“补益”篇载有“呼吸静功脉妙诀”,认为“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元,以心为根,以肾为蒂”,“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病不治自消矣。”并要注意不要劳作过度、七情过极而损静功。该篇“不炼金丹”详解“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呵、呼、呬、嘘、嘻、吹)行功方法和要求,认为在“天阴、雾、恶风、猛寒”等不良气候条件下,不要进行锻炼。明·龚居中认为如能“日用自养,何病之至”?但一旦发病,可先行导引以却疾,其《福寿丹书》[7]“五福玄修篇”介绍行功服药却疾法49种、调气治病法17种及动功六字延寿诀等,此六字诀字与“太上玉轴六字诀”同,但为动功法。龚居中《红炉点雪》[8]对静坐有独到之见,尤其是对练习时间提出的具体的要求,提出静坐“惟秋及冬至以后,行之尤妙”;即便一天之中,不同功法亦有其所宜时间,如运睛除眼害法,“每夜行五七次,瘴翳自散,光明倍常”。近代名医万友生幼年体弱多病,早年即慕佛家坐禅,随意静坐调息,以入静即可,万老能享高寿,得益静坐之功不少。

3.2 药食养生 旴江医家多制药于食,调和身体,祛病延年。龚居中《福寿丹书》[7]有“服食”专篇,认为服食有次第,“乃得遂其药性,庶事安稳,可以延龄矣。”其服食有膏、酥、粥、饼、丸、酒、羹、酒、丹等,多能调养形体,改善体质。龚廷贤《鲁府禁方》[9]分福寿康宁四卷,防病却疾寓药平素饮食当中,做成糕点和酒剂;抗衰老养颜内外同调,内服丹丸,外用洗剂。如肥皂方“润肌、驻颜”,法制芽茶“消食止渴”,法制枸杞子“生津、益寿延年”。《寿世保元》[5]“衰老篇”制“八仙长寿丸”、“琼玉膏”,以养形体。

3.3 房中养生 从婚嫁时间考虑,龚廷贤认为宜晚婚,过早则男“伤精气”,女伤“血脉”;而若男不婚,女不嫁,“欲心炽而不遂”,久之则成劳病。成家之后,房中生活须要有节,过度则易成虚损之祸。行房事时不可用强。如饱食过房、大醉入房、忿怒中入房、恐惧中入房、行疲乏入房等,如此则过伤其精,肾元受损。

4 结论

旴江医家,自汉唐以来,900余人中有生、卒可考者100余人[10],70~79岁64人,80~89岁37人,90岁以上者8人,其中致力养生研究者众多,如龚廷贤、龚居中、朱权、万全、李梴等,尤其是龚廷贤知行合一,享寿97,为践行中医养生之典范。所留存旴江医籍中不仅有《福寿丹书》《养生四要》《寿世保元》《活人心法》等养生专著,而且在综合性医籍中也载有大量关于养生保健的内容,他们流传下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经验,须服务当前百姓养生需求,使华夏儿女咸登寿域。

[1]朱权. 臞仙活人心法[M].嘉靖庚戌庆州本.

[2]李梴.医学入门[M].明万历三年乙亥刻本.

[3]宋·陈自明. 妇人良大全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明·龚延贤. 小儿推拿秘旨[M].董少萍,何永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明·万全. 幼科发挥[M].何永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明·龚延贤.寿世保元[M].鲁兆麟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7]明·龚居中.福寿丹书[M].上海: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8]明·龚居中. 红炉点雪[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9]明·龚廷贤. 鲁府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

[10]谢强,周思平.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J].江西中医药,2013,44(3):3-7.

猜你喜欢

旴江福寿医家
旴江医家陈建章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拌嘴
千年回望福寿沟
功过 朱福寿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旴江医学的区域属性及地域分布研究*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旴江名医喻嘉言对肿瘤相关病的认识贡献分析
旴江名医龚廷贤肿瘤辨证论治学术思想鉴赏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