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色光

2014-04-15吴曦

福建文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茨威格卡夫卡村上春树

吴曦

茨威格 笔是灵魂的猎手

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一次捕猎的过程。

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被捕获的过程。

茨威格,这位洞悉人类心灵奥秘的猎手,用猎人般敏锐的嗅觉和眼光,捕获了人类内心情感最复杂、最微妙的隐秘,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拨动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在读了他的文字之后,也不得不悄然动容、深深震撼了。

一层层,一层层。如同剥笋一样一层又一层地剥开。心被揪紧了,提到了嗓子眼,呼吸也变得急促了。紧张,兴奋,还有好奇。总想探个究竟。痴痴迷迷地逼近又期待。即便谜底揭开了心仍然无法平静。惊诧,愕然,甚至目瞪口呆。结局总是与猜测相去甚远。思绪被搅乱了,说不清是怎样的滋味,有一种掉进陷阱、落入圈套被生生捕获的感觉。

艺术即捕猎。这是茨威格内心的定律。他总是用敏锐的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去感知世间万物。甚至用整个心灵去拥抱这个世界。他倾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触摸灵魂最隐秘的悸动。那些疼痛。那些伤悲。那些无法言说的幽怨与纠结,一如轻轻飘落的尘埃,很少被人感知。然而,茨威格感觉到了。哪怕是最轻微的悸动,也会在他的心海中引起轩然大波。所有的感动和激情,都来自这一瞬之间。稍纵即逝。他以敏捷的身手捕获于消逝之前。如同飞身攥住一颗金币般璀璨的流星。然后紧贴胸口,用心跳和体温慢慢焐热,直至溶化成滚烫的泪滴。一滴滴,好比孤寂至深的夜露,饱满、凝重,饱含着神秘的汁液。掷地有声。击溃心的堤防。

书写如捕猎。紧紧盯住猎物,从外围包抄,由远而近步步紧逼。“一遍又一遍地删减、压缩”、“对每个情节、细节,每句话、每个字进行细细推敲。”包围圈不断缩小再缩小,直至击中目标刺中要害……何等的准确无误、精致无比啊!

当文字成了一杯烈酒时,阅读也许就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了。茨威格的文字有一种酒精般的迷幻气息,一旦靠近就无法拒绝,你会被深深吸引与诱惑。一如饮酒,也许开始的浅尝轻酌是不经意的。慢慢渐入佳境后便欲罢不能直至深深迷醉不可自拔。你进入的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悠游冥如中你成了这个世界的主角。你经历了一场既缠绵又绝望的情爱。一次情感的纠葛。一次心灵的洗劫。你把灵魂赤裸裸地呈现给这个世界。你既是故事的演绎者又是旁观者。你会深深感叹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足以和整个一生相媲美。

茨威格,这位了解女人胜过了解男人,甚至超过女人本身的作家。他洞悉女人内心深处的所有隐秘。他世界里的女人总是比男人鲜活可爱且充满血性。他以准确细腻、精妙入微、丝丝入扣的笔触,直抵女性复杂、微妙的心灵世界,去作灵魂的冒险和精神的遨游;去与人物的心灵进行激烈的碰撞。追寻和拷问生命存在的深度意义,让人们在难以自制的情感状态中领悟天地人间的永恒之谜。

卡夫卡 走不进去的城堡

k来到城堡附近的时候,已是夜里。他自称是城堡聘请来的土地测量员,投宿在附近村庄的一家客店。客店老板怀疑k的真实身份,对k进行一番盘查。老板按照城堡的指令,一再阻挠k接近城堡。为了进入城堡,k费尽心机。尽管城堡近在咫尺,但k竭尽全力却终无所获。

卡夫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真实而又悖谬的图像; 一幅虚幻而又无奈的生存草图。

世界如同一座城堡,人类误入其中。误入的根源在于世界的不完善与不合理。还有人类自身的弱点、欲望与迷误。卡夫卡告诉我们,人类真正的不幸在于误入又不能进入。就好比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命运一样,一次次推着巨石上山,又一次次从山顶滚落下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徒劳; 一场永无止息的劫难。卡夫卡让我们认清了世界荒谬的本质和人的尴尬处境。

人是孤独的存在。包括卡夫卡。孤独和无奈如同一场噩梦始终包围着我们,也包围着卡夫卡。是卡夫卡说出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卡夫卡早早就感受到人的孤立无助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种种纠缠不清的无奈。

卡夫卡从小生活在“父亲的强大阴影下”,以至让他感到“在自己家里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父亲性情暴烈,独断专横,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种种神秘特性”。懦弱、胆怯、敏感的卡夫卡,始终无法摆脱父亲带给他的伤害。因为伤害,让卡夫卡过早地感受到世间的冷酷无情,也过早地让卡夫卡背负起“无法逃避存在”的在世使命。存在,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纠葛从此成为卡夫卡无法回避和一再思考的命题。

“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这是卡夫卡生命的疼痛与纠结。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内心恐惧与尴尬。

正是对人类存在困境的忍受与顺从,才使卡夫卡看到了生存的深度意义和人性的坚韧与顽强。明知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恶,但卡夫卡仍然深爱着这个世界。并怀着深深的期望与留恋,还有祈祷。这就是卡夫卡的全部生命实践所蕴含的意义:祈祷的人生。正如那些信奉神灵的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倾注到祈祷里一样,卡夫卡让自己笔下的人物与自己的灵魂息息相通。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精神解救的出路。他相信精神的现实高于外在的客观现实,内心世界比外在世界更真实;相信内心的精神力量可以通达一切,达到永恒之境;相信人一旦认识心灵与自我,绝望将不再成其为绝望。他把对外在的绝望转到了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寻与超越。

绝望的期待,需要足够的耐心。唯有卡夫卡具备这样的耐心。因为他深知人类的所有罪愆都是源于自身耐心的缺乏。卡夫卡,这位谦卑和忧郁的先知,以巨大的耐心创造了“预言”。或者说是,以“寓言现实”的方式“预言未来”。让我们震惊的是,他那些寓言式的社会病相的书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奇迹般地一一得到了印证。

可以这样说,卡夫卡的所有文字都是对生存刻骨铭心的体验;是以心灵流血和灵魂痛苦为代价;是生命的燃烧。书写让卡夫卡不断地打开自己。也让卡夫卡重新绘制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或者说是构筑自己的灵魂城堡。一座无法走进又渴望走进的城堡。

村上春树 把玩孤独与无奈

与博尔赫斯正相反,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处走进村上春树,同样可以从任何一处走出村上春树。任何一处都是入口又都是出口。

敞开的村上,犹如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心灵,毫无遮蔽与阻隔,随时随地可以向自己的心灵倾诉,也可以倾听自己心灵的诉说。当我们走进村上的时候,我们就成了这个世界里可以自由自在游历的主人。村上让我们放松。让我们找回丢失已久的自己。

和所有现代人一样,村上春树同样有着焦虑、苦闷、迷惘、困窘、无奈与悲凉。在他看来,生命其实就是一场梦中之梦。是一次在虚无中与虚无搏斗的惨烈战争。你始终离地面相距十几公分,落不到实处,心里空空无所凭借。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漂浮的过程中抓住一件同样漂浮的东西。这是村上为我们描绘的现代人的生存图像。无论是《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和渡边,还是《lQ84》中的青豆,他们的心中都填满了魂无可归的焦虑与渴盼,还有彻骨的冷漠与疑惑。唯有爱,能给那漆黑的底色涂抹一些亮光。可充其量也是一瞬而过的流星,光芒消尽之后愈发显出无尽的黑暗。一辈子的时光就在其中穿行,慢慢咀嚼,一点一滴都是苦涩。

村上的文字里有一种沉郁的悲凉和无奈的凄婉甚至绝望。是一种与川端康成一脉相承的日式的冷艳与凄美。

我们之所以喜欢村上春树,就在于他准确地把握住现代都市的脉搏,写出了都市人无从摆脱的宿命,那种人海茫茫无法沟通的孤独感与虚无感。

在这日渐物质、浮躁与喧嚣的世界,人与人的真正沟通成为一种不可能。可能的只是沟通的幻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刻骨铭心的疼痛啊!面对如此无奈的生存窘境,村上春树给出了一帖自我拯救的处世药方,“我的人生是我的,你的人生是你的。只要你清楚自己在寻求什么,那就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别人怎么说与你无关”。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率性地生活,不受任何人所左右,活得洒脱适意、无拘无束,这正是中国老庄哲学的禅境。也是村上的生命态度。更是村上所有文字的最终旨归。

我们知道,村上的作品,从文本到语言明显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的影响。然而,他骨子里仍然透着东方文学的神韵。他的文脉连续着东方古典美学的情调与韵致。并让人惊叹这一精神血脉的恒久与悠长;真实与生动。当我们深深进入村上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是那种以自由为最高追求的灵魂。他们听从内心的呼唤,以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方式,过一种顺乎本性的生活。村上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这个繁杂多变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智性而又诗意活法的可能;为我们的灵魂提供了一方安然憩息的草坪。

正是这种“自由”与“率性”,当我们翻开村上时,任何一页都是开始又都是结束。这是否隐喻着某种把玩的心态呢?把玩孤独,把玩无奈。这无疑也是村上笔下人物的人生态度。这一点,与中国古人的生命形态更是一脉相承。在担负起人际功业之外,中国古人还热衷、迷恋和沉溺于各种闲情与赏玩的形式中。甚至把其当作人生的最高形式之一; 当作征服时间、排遣孤独与无奈的最佳形式; 当作对生命本体的自我欣赏与钟爱。

如此说来,孤独与无奈在村上春树那里得到了最妥帖的安置。

责任编辑 林芝

猜你喜欢

茨威格卡夫卡村上春树
《卡夫卡传》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长大的瞬间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