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成因、演化趋势及控制对策研究

2014-04-15耿雷吕玉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运动员比赛

耿雷,吕玉萍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成因、演化趋势及控制对策研究

耿雷1,吕玉萍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在明确运动员越轨行为概念的基础上,将运动员越轨行为分为谋取利益型、情绪宣泄型、资格作弊型和滥用兴奋剂型4种,从社会和心理2个方面探讨一般越轨行为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实际情况,将运动员发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归为没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运动员的权力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和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发生偏颇3个方面。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比赛变得更加激烈,越轨行为的手段又呈现更加隐蔽和扩大化的趋势,严重扰乱了体育竞赛的环境,甚至造成集体或个人形象的损害。为防止以上危害的发生,提出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体育行业规范制度建设,用正确的体育道德精神引导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行为意愿,防止越轨行为的发生;(2)加强体育道德教育,树立公平竞争思想;(3)切实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利益损益型越轨行为的发生;(4)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运动员,并自觉抵制越轨行为的发生;(5)对于既违反体育比赛规则又触犯法律的越轨行为要寻求法律支持等措施。

越轨行为;成因分析;演化趋势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然而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描述。美国学者墨顿认为,越轨通常是人们在面对失常性压力下,所采取的不正常手段以获取成功的行为。童星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社会正常规范的行为。二者虽然表述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以正常行为为参考,在某些情况下采取的非正常行为,也是多数人或公众不赞成的行为。这种行为受到的惩罚轻重取决于它所触犯规范的程度,如果触犯者是触及生死攸关的规范,其收到的惩戒必然严重,反之较轻。笔者认为,运动员的越轨行为是指,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行为,对运动竞赛具有负面作用。具体讲就是,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违背了正常的比赛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和基本的行为准则,而采取的破坏体育文化、精神和道德的行为。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商业化因素不断增强,这种行为演化呈现扩大化趋势,运动员为达到不同的目的,经常采用不合理的行为,实现竞技体育利益最大化。因此,运动员越轨行为常见于媒体报端,为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增添了不和谐声音。为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心理学视角探析运动员越轨行为的现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决策,为相关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越轨行为的分类及运动员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

1.1 越轨行为的分类

(1)不适当行为类型,是指违反某一特定场合的特殊管理规则但对社会无重要损害的越轨行为。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就是,运动员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越轨行为,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某种特殊场合采取不适当行为(比赛背后的种种交易)违反特殊的管理,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异常行为类型,是指由于外界情境刺激引起心理波动或生理障碍所表现的行为。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就是,当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挫折,或者在比赛过程当中裁判对不同运动员采取不同的判罚标准,引起不利一方球员的谩骂、身体攻击和摔打物品等越轨行为。

(3)变换手法类型,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社会认可的目的。在体育比赛中的表现常常是运动员资格作弊,虚报年龄、以大打小,或者冒名顶替等行为。

(4)自毁行为类型,是指通过自我毁灭达到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就是,运动员通过滥用兴奋剂或违禁药品参加比赛的行为。

1.2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

运动员越轨行为应归为社会学中的集群行为,而集群行为的实质是人们在经常受到外在威胁与压力的情况下,所做的努力与反应,力求改变不利的现状。本文为便于研究运动员越轨行为,结合运动员越轨行为的现状与研究成果,将运动员的越轨表现分为以下4类(见图1)。

图1 运动员越轨行为分类结构框图

1.2.1 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越轨行为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金钱就与之发生紧密的联系,由此演绎出比赛背后的种种交易。一些运动员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体育竞赛或训练中,置规则与规范于不顾,采取非正常行为,如假球、服用兴奋剂、虚报年龄、贿赂官员等越轨行为,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渴望胜利和由胜利带来的既得利益与荣誉是运动员的根本需求[1]。

(1)获取比赛胜利是运动员的生存需要,运动员只有在比赛中获取优异的成绩,才能为自己的生存挣得更广阔的空间;(2)在体育竞赛与金钱更加紧密的今天,运动员必须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如果运动员把金钱和荣誉放在首位,他的功利观就会膨大,就会形成极端的利己主义;(3)运动员的竞赛价值观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与标尺,当运动员的非功利价值观转向利己主义价值观时,运动员参与比赛的动机就会发生改变,当竞赛的规程、规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比赛的胜负,其功利价值就难以实现,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运动员就会运用不正当手段,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如在伦敦奥运会的羽毛球比赛中,4对女双运动员消极比赛,有意趋避比赛名次,就是利益驱动型打假球的表现。

运动员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是刚性的,是体育训练或比赛的基本问题。然而,运动员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采取的越轨行为是体育规则、规范所明令禁止的,理应受到处罚或制裁[2]。然而,运动员的越轨行为往往是隐蔽的,而查处的方式又是程序的、规范的,以至于出现查处、打击不力的尴尬局面。因此,运动员的越轨行为直接有损于体育的公平、公正竞争,造成对体育发展的根本性伤害。

1.2.2 以情绪宣泄为目的的越轨行为体育是富有激情的特殊项目,在训练或比赛期间,运动员对他人或社会心存怨恨,在短时间内形成心理落差,借助一个导火索,狂喜、愤怒就会瞬间发泄出来,发生越轨行为[3]。就实施对象看,发泄的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若是前者,宣泄的对象就是队友、对方队员、教练、裁判或工作人员,方式基本就是暴力手段,语言或姿态也是宣泄手段之一;若是后者,宣泄的对象就是训练器材、桌椅板凳,如摔比赛用球、用脚踢桌椅物品等。上述越轨行为的处罚,一般是根据竞赛规则的要求进行处理,严重的追求项目协会的处罚。如运动员受到挫折时,就会将烦躁、恐惧情绪对外界发泄,向引起挫折的外界人或者物体进行语言或身体攻击。1985年,美国的一场NBA比赛中,火箭队对阵开拓者队,火箭队队员威尔斯因对手的成功防守而对其进行暴力行为,教练恐事态扩大将其换下,而愤怒的、失去控制的威尔斯随机对教练进行语言谩骂。2013年,CBA第20轮青岛(90)vs八一(99),赛后青岛球员麦迪更新了自己的微博,表达了对本场裁判的不满,麦迪写到:“CBA裁判工作需要做得更好,今晚的比赛我们球队打得十分努力,但3只瞎眼的耗子却毁掉了这场比赛”[4]。麦迪还表示:“裁判水平需要提高,如果裁判还持续的话,我是不会重回CBA打球的!”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是比赛场上的执法者,拥有比赛的判罚权,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对不同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判罚标准,出现明显的漏判、偏判导致比赛结果有利于某方球队的时候,引起不利方球员的愤怒,从而发生谩骂、侮辱裁判员的越轨行为。因此,提高、加强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是减少运动员越轨行为的重要手段。

1.2.3 资格作弊的越轨行为为了取得体育比赛的胜利,有些运动员常采用虚报年龄、改变国籍、冒名顶替的手段,改变运动员的资格,做出有违体育规则与精神的作弊行为。由于从伦理道德上无法约束,就只能采取查验身份证和骨龄的手段来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然而,此类情况屡禁不止,在基层比赛时常有发生。

1.2.4 滥用兴奋剂的越轨行为兴奋剂对身体的伤害有身体的,也有心理的。它能造成心血管系统的紊乱,导致猝死,也能改变运动员的性别特征,患上终身难以治愈的疾病;对心理的伤害也十分严重,轻则加大运动员的心理负荷,重则使运动员一生难以摆脱负罪感。近年来,兴奋剂检测中心不仅加大了对重大比赛和训练期间的检查,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增加了处罚力度,而且也加强了对运动员的教育工作,防止滥用违禁药物越轨行为的发生。然而,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兴奋剂问题也是一样。

2013年是全运会年,是兴奋剂高发年和易发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用兴奋剂的还大有人在。据新华网北京2013年8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公布,第2季度的飞行检查中,查出7例阳性,阳性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

2 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运动员越轨行为成因探究

2.1 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社会学家将越轨行为的产生原因归为3种:社会、生理和心理原因。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还说得通,若归为生理原因在体育运动中是解释不通的,在这里不再敖述。

2.1.1 社会原因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同种族、阶级、阶层和集团,他们有着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社会变迁或者制度不健全时,就容易发生越轨行为,如社会控制力下降,越轨行为没有得到应有惩罚,就会助长越轨行为的发生;当社会变迁,造成社会各阶层发展不平衡,出现明显差距,旧的行为规范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行为规范又没有产生或建立起来,人们失去行为准则,就容易发生越轨行为。在体育运动中,主要表现为行为规范不好、比赛动机不纯,或者运动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比赛规则有明显漏洞、对越轨行为惩戒不力等,运动员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2.1.2 心理原因人的行为是自我控制和个人需求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各种欲望和需求究竟能够实现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满足需求的方式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当个人需求欲望过于强大,自我控制力又较弱,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般说来包括心理失调、成长过程偏颇等。在体育运动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长期受到封闭训练,内心空虚、精神惆怅,当受到外界剧烈刺激时容易发生越轨行为。另外,他们长期受“唯金牌”论的熏陶,拥有比赛获胜远比遵守规则更重要的思想观念,在重大比赛时心甘情愿地服用兴奋剂,不顾自身的身体健康,只愿比赛能取得好成绩。

2.2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成因探究

为严肃比赛纪律、规范竞赛时序,体育竞赛管理者应研究运动员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保证体育竞赛公平、公正地进行。本文结合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实际情况,将运动员发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分为以下3个方面(见图2)。

2.2.1 没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如果运动员的道德观、价值观、制度观存在问题,很难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极易发生辱骂对手、裁判、观众,以及嫖娼、吸毒等越轨行为。

(1)若以取胜、夺取金牌为目的的价值观必然产生越轨行为。当运动员以夺取金牌、获得比赛胜利为唯一价值标准时,成功的概念就是获取胜利而不是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获取胜利,是对不合法但技术使用效率高的手段给予的有效唆使,如伦敦奥运会女双4对选手的消极比赛,就是很好的例证。

图2 运动员行为越轨的成因框图

(2)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行为标准。当运动员以拜金主义、自私行为作为行为准则和道德内容时,就会出现“贿赂裁判、打假球”等越轨行为,达到夺取比赛胜利的目的。

(3)不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当运动员制度观念谈薄,不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会出现酗酒、打架斗殴、违反作息时间的违规行为,如2011年5名游泳运动员因私离开大运村,被中国军团作出劝其退出比赛的决定。

2.2.2 运动员的权力能否得到有效保障(1)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行为准则。运动员受教育的权益得到侵害,致使文化素养低、法律意识薄弱、对事物的正确理解能力出现偏颇,导致发生越轨行为。目前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对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经常出现逃课现象,训练之余更多的是上网聊天、打游戏。许多著名运动员都是本科生、硕士生学历,但真正独立完成学业,品学兼优者寥寥无几。因此,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

(2)运动员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竞技体育与商业利益日益紧密,运动成绩经常与经济利益挂钩,以输赢成败论英雄。运动员的利益受到侵害,尤其是基本权益受到挑战时,运动员往往置体育比赛的规则于不顾,通过打假球、贿赂裁判等越轨行为谋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挑战体育的公平和道德底线。

(3)体育的行业规范、制度软化,对越轨运动员的惩罚不足,使越轨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纠正,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越轨行为。足球界经常发生暴力事件,尤其是成都球迷打砸沈阳大巴事件,致使冯超顺角膜破裂,由于足协没有执法权,对场内外的冲突处理并不得力。运动员、球迷在违法违纪后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许多运动员积极跟进,越轨行为越演越烈。

(4)运动员错误地理解体育精神,崇尚拜金主义在行为上出现越轨行为。在拜金主义流行的今天,运动员、教练员都在为养家糊口而奋斗,尤其是著名运动员时兴买豪车的背景下,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改年龄等现象频发就不足为奇了。足球打黑虽对扭转体育不正风大有好处,但还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制止钱权交易行为对运动员的腐蚀,从源头上制止运动员的越轨行为[6]。

2.2.3 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发生偏颇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成为纪律严明、情操高尚、思想行为严明的体育专业人才,不会因为思想认识偏颇而出现极端的越轨行为。因此,探究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与越轨行为发生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1)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与越轨行为的关系。运动员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文化教育始终不被重视,导致运动员知识、技能储备明显不足,对运动训练与比赛遇到的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在比赛中出现越轨行为在所难免。这主要是因为,运动员为迎接比赛,承担了大量的训练任务,挤占了文化课学习时间,学习、训练矛盾非常突出。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问题非常明显,虽然运动技术学院都是挂着大专院校的牌子,但文化课仍是形同虚设,重文凭不重文化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运动员的精神健康,而且还影响其心理健康。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问题不能客观、正确地剖析、评价和处理,导致思想情绪调控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情绪宣泄型的越轨行为。如2010年国家男篮在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的比赛中,国家男篮与波多黎各队在比赛中发生群殴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这正是我国男篮队员文化教育、综合素质不高的有力表现,希望各级运动队高度重视队员的文化教育,引以为戒[7]。

(2)封闭的、高强度的训练为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思想基础。运动训练与竞赛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员是运动员行为、思想环境的主导者,他们的不良语言与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运动员步步走向越轨的道路,如唯金牌论,胜利才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这些理念与行为都会指引运动员发生越轨行为,他们心甘情愿、自觉地服用兴奋剂,甚至虚报年龄以大打小,形成体育成绩比健康重要、比赛获胜远比遵守规则重要的思想。另外,长期封闭、枯燥的训练容易诱发心理问题,他们经常患有内心空虚、精神惆怅等疾病,当运动员受到挫折时就会将烦躁、不安等情绪宣泄出来,对外界的人或物进行语言或人身攻击,发生越轨性。如2004年11月的奥本山宫事件[8],活塞与步行者的一场NBA比赛中,起因是一名球迷向裁判席上的阿泰斯特泼洒啤酒,引起阿泰斯特情绪失控,阿泰斯特随即冲到观众席,暴打球迷,史蒂芬杰克逊和其他球员也加入暴打行列。结果,阿泰斯特因为暴打球迷,遭到联盟禁赛73场,停发所有薪水的处罚;史蒂芬杰克逊也被禁赛30场,挑事的球迷也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次事件是NBA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恶劣、处罚最重的事件,最后臭名昭著,奥本山宫事件发展成为NBA群殴的代名字。这个事件的发生正是由于运动员长期枯燥的训练,造成内心空虚、精神惆怅的心理疾病,在外界诱因的引发下,爆发暴力事件,发生越轨行为。

3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演化趋势

3.1 运动员越轨行为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

由于体育比赛更加商业化,金钱与比赛结果的联系更趋密切,出于经济和政治的目的,利用金钱、权利、知识和高科技成果演绎着比赛幕后的种种交易战。通过贿赂裁判和球员内定比赛结果从中获利,使比赛失去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丧失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美好理想。

3.2 越轨行为的手段复杂多样化且更加隐蔽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监控设备与方式的提高,越轨者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更加复杂与多样化,如利用电子设备影响比赛结果,研制更新的药物提高成绩、逃避兴奋剂检查等。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竞赛主管部门必然采取更加规范、严格的监控手段保证比赛的公正性。但是,运动员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其越轨行为必然采取更加隐蔽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最终的结果与目的,如运用医学手段改变性别、篡改职业、伪造国籍等。

3.3 越轨行为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越轨与反越轨的斗争呈现尖锐与扩大化趋势。国际奥委会公布的禁用药物从十几种增加到100多种,容易造成失控的暴力比赛项目也从少数几项增加到十几项,甚至更多项。闹事人数越来越多,危害性越来越大,从最易发生闹事的几个欧洲国家发展到五大洲世界各地,逐步演变成全球性问题。

4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危害

4.1 运动员的越轨行为破坏体育比赛的正常进行

运动员发生越轨行为,其行为必将受到相应处罚。(1)在处罚时,竞赛组织者、管理者首先要对有越轨行为的运动员进行责任认定,一般是通过现场调查、观看比赛录像进行确认,若是对方运动员过失引起的越轨行为,也要追加对对方运动员的处罚。若是裁判员误判引起的,要视其主观行为的不同,处以相应处罚。(2)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生越轨行为,容易造成比赛中断,在责任认定时又终止了比赛的正常进行。如2013年1月9日,青岛足球客场对阵八一的比赛,由于裁判的误判,引起青岛队极大的不满,球队副总裁掀翻技术台,在比赛只剩下28 s的时候,青岛队选择罢赛,返回更衣室,经过交涉,尽管青岛队最后返回赛场象征性地打完了比赛,但比赛还是中断了10 min[9]。

4.2 运动员的越轨行为造成集体或个人形象的损害

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仅是代表个人,同时也代表集体或国家的形象。因此,他们的行为经常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监督,如果其行为超出道德范畴有越轨行为,必将遭到观众、媒体的指责与批评,不仅个人形象受损,而且也影响集体或国家的形象。如2003年,北京首钢与吉林一汽的一场比赛,双方队员在场上发生冲突,中国篮协为整肃赛场,对焦健处以停赛6场的处罚,焦健个人名誉不但受损,北京首钢的形象也同样受到影响[10]。

4.3 运动员的越轨行为将扰乱体育竞赛的环境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与裁判、观众时常发生冲突产生越轨行为,这不仅给运动员、裁判带来损害,同时也给比赛举办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竞赛环境混乱,比赛承办方有可能受到竞赛管理部门的处罚。因此,比赛承办方往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育竞赛现场的管理,净化体育竞赛环境,保证体育比赛的正常进行。如2013年,在哥伦比亚举行的一场国内足球联赛中,发生了激烈的球迷骚乱事件,事情的导火索正是哥伦比亚球星巴尔德拉玛。当比赛进行到一半时,裁判给了一个不利于客队的判罚,当即惹怒了客队教练巴尔德拉玛,愤怒的巴尔德拉玛拿出一张5万哥伦比亚比索的支票,冲入场内,并不断摇晃,最终扔向裁判,与裁判发生争执。很快场外球迷也发生骚乱,他们相互投掷石块、汽水瓶,体育场的看台一侧由于不堪重压而坍塌,一部分球迷随之跌落到一层看台上,由于体育比赛场内警力有限,又紧急调集警力,非常艰难地平息了骚乱。在这次冲突中,共有10名球迷受到伤害,部分球迷伤势严重,最后,竞赛举办方遭到取消举办比赛资格的惩罚[11]。

5 控制对策

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利益观与越轨行为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仅依靠规章制度进行约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必须依靠社会的各种途径。

(1)加强体育行业规范制度建设,用正确的体育道德精神引导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与比赛的行为意愿,防止越轨行为的发生。体育行业的规则是一个多层次领域范畴,存在范畴迥异的规范性文件。由于主题性文件存在差异,带来运动员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他们行为准则的迷茫和困惑,运动员在不自觉中就出现了越轨行为。如伦敦奥运会4对女双的消极比赛,就是因为国际奥委会与单项协会的竞赛规则存在差异,导致运动员在夺取金牌的道路上迷茫与困惑,在金牌主义思想的诱惑下,产生了消极比赛的越轨行为。因此,建设体育行业制度的规范性、统一性是实现体育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前提[12],只有严密的、统一的制度性文件才能引导运动员运用正确的行为准则,积极进取、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地进行体育比赛,防止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发生。

(2)加强体育道德教育,树立公平竞争思想。加强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比赛理念,淡化“金牌意识”,摈弃一切有损于运动员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13],弘扬正气、打压歪风邪气,使运动员公平竞争地参与比赛,自觉避免越轨行为。

(3)切实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利益损益型越轨行为的发生。利益损益型是运动员越轨行为表现最多的形式,对体育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要完善多种机制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减少或避免越轨行为的发生[14]。首先,国家行政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切实保护运动员的健康权、教育权和生命权,保证解决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其次,在体育竞赛的规则中要明确运动员权益的内容,清晰划分运动员的利益边界,保障运动员权利和义务,为运动员拥有合法的、明晰的权益提供依据;最后,建立和健全运动员保障和救助体系,有效维护运动员的合法权利,制裁和打击损害运动员权利的不良行为[15]。

(4)加强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运动员,并自觉抵制越轨行为的发生。运动员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如果能够全面地接受文化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水平,形成对事物和比赛良好的认知能力,就可以减少因对问题认识不清而产生的越轨行为[16]。另外,德育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运动员的德育和行为教育,能够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体育竞赛中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避免不良道德越轨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法律意识和体育规范,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就能够自觉、自愿地遵从体育法规和各项制度的约束,达到运动员对越轨行为的内在抵制。

(5)对于既违反体育比赛规则又触犯法律的越轨行为要寻求法律支持。对于仅仅违反体育竞赛法规的越轨行为,依据体育竞赛法规进行处罚是恰当的。然而,如果运动员收受钱财发生越轨行为,就必须用法律武器进行强力制裁、严重打击[17-18]。如果仅以体育规则进行惩罚,显得不够恰当与合适,运动员就会觉得越轨行为的风险太小,漠视体育规则、规定的存在,甘愿做出越轨行为,起到示范效应,并会促使其他运动员进行越轨行为。因此,对于严重的越轨行为一定要运用法律进行控制。通过法律与司法介入,树立体育规则制度的权威性,使运动员特别重视体育行业的规则存在,不敢进行越轨行为;通过司法介入,处罚、惩戒和教育实施越轨行为的运动员;通过体育制度规范或司法介入,让运动员感到实施越轨行为得不偿失,从内心抵触越轨行为,自觉遵守体育法规或竞赛法,进行公平公正的比赛,还体育竞赛一个清新的环境[18]。

6 结语

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出现,是体育公平原则所不愿看到的,它扭曲了竞技体育的性质和目的,对社会和体育的发展危害极大。当然,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制约光靠某个人或某个机构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实现,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多方努力,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减少或制止运动员越轨行为的发生。

[1] 周莹,宋君毅.中国竞技体育道德风险及其规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5):21-24.

[2] 张春燕.体育竞赛公平竞争及其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3):25-28.

[3] 韩勇.体育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 欧阳.“黑哨不只是足球,麦迪怒骂裁判”[EB/OL].http://tieba.baidu.com/p/20112092770761.

[5] 马向飞.全运会前查出8例阳性案例反兴奋剂形势严峻[EB/OL]. http://sports.qq.com/a/20130821/011319.htm.

[6] 姜山.论体育竞赛中恶意伤人行为的成因及其法律法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6):33-35.

[7] 徐扬.国家男篮群殴事件的处理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510371.htm.

[8] 耿彪.“奥本山宫打架事件”[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0080306/021328.htm?fromenter=%B0%C2%B1%BE%B9%AC%CA%C2%BC%FE.

[9] 凤凰体育.“青岛遇黑哨麦迪痛骂裁判”[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05.html.

[10] 解大放.浅析体育竞赛中的越轨行为[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97-100.

[11] 石光辉.裁判不公激怒“金毛狮王”引发球迷骚乱[EB/OL].http://news.cctv.com/world/20071102/105109.shtml.

[12] 韩新君,高彩琴,胡晓华.运动员越轨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39-43

[13] 倪梦琳.对越轨类型的正确划分及其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2012(1):65-67.

[14] 龙世发.从呼唤到运作:权利理论研究的中国演进[J].特区经济,2011(1):244-247.

[15] 韩新君.对构建运动员权益保障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6):64-70.

[16] 李炳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7]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8] 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Causes and Control of Athletes Deviant Behavior

GENG Lei1,LV Yuping2
(1.School of P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2.Dept.of Public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471022,China)

The use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causes and control of athlete’s deviant behavior.In a clear concept of the athletes on the basis of deviant behavior,deviant behavior elaborated athlet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to seek benefits,emotional catharsis,eligibility cheating and abuse of stimulants.Then,reasons of deviant behavior were discussed from both of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On this basis,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thlete’s deviant behavior,the causes of deviant behavior were classified as:No good behavior,power of athletes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and the growth process of athletes occurs biased.However,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sports competitions became more intense,deviant behavior and presentation means more subtle and expansion trend.It seriously disrupts sporting competition environment,and even damage the image of the collective or individual.To prevent more harm,we proposed the following precautions:(1)strengthen the sports system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andards,with the right spirit of sportsmanship guide athlete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willingness to act to prevent deviant behavior;(2)strengthen physical and moral education,foster fair competition thinking;(3)protect effectively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thletes,reduce interest profit or type of deviant behavior;(4)strengthe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ining athletes to improve their cultural level and moral standards,a moral we have very good players,and consciously resist the occurrence of deviant behavior;(5)seek legal support and other measures for deviant behavior violates both sports competition rules and violated the law.

deviant behavior;cause analysis;evolutionary trends

G 80-05

A

1005-0000(2014)03-221-05

2013-12-08;

2014-03-06;录用日期:2014-03-08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2400450021)

耿雷(1968-),男,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法学研究。

1.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2.洛阳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河南洛阳 471022。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运动员比赛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高考数学中体育竞赛类概率问题解析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高中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研究
选美比赛
论学校体育竞赛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