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模型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自尊及体重影响的研究

2014-04-15杨剑季浏杨文礼金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体育锻炼

杨剑,季浏,杨文礼,金杰

●成果报告

基于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模型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自尊及体重影响的研究

杨剑1,2,季浏1,2,杨文礼3,金杰4

以阶段变化理论模型(TTM)为基础,采用类试验研究法对随机抽取的4~6年级34名肥胖小学生为试验对象,对其自我效能、自尊水平及BMI值运用变化阶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自尊量表进行基线调查与评估(T0)并依据此结果实施基于体育锻炼的TTM模型干预,并在指导干预后的第1个月(T1)、第3个月(T3)及第6个月(T6)测量试验对象的自我效能、自尊及BMI值。结果:肥胖小学生从T0~T6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及自尊在不断增加;自我效能除T1与T0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尊水平仅在T6与T0、T6与T1相比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对象随着锻炼行为不同阶段的向前推进,其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逐渐提升,且不同阶段多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阶段的BMI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体育锻炼的TTM较长时间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肥胖儿童的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强化其锻炼动机,使其控制体重和心理健康朝向良心循环发展。

阶段变化模型;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自尊

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国民体质健康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表明,政府更多关注国民的体质健康及生活健康。而作者认为,儿童学生的体质健康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肥胖率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1-2]。肥胖在引起儿童许多生理并发症的同时[3],也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国内外均有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自我效能、自尊发展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而儿童低自我效能、自尊心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且肥胖与低自尊存在互为因果关系[4-7]。有研究表明,肥胖对儿童小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理上,更主要显现在心理上[8]。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伤的小学生往往不喜欢户外运动,显示出不愿与人交往等自卑情绪,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症状[9-10]。PUDER[11]认为,儿童内在心理健康与身体肥胖之间相互影响,肥胖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其外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异常,如社交焦虑及恐惧情绪,暴饮暴食行为及生理功能紊乱[12]。肥胖小学生的心理行为既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也是肥胖引起的结果,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有研究显示,肥胖小学生的低自我效能、低自尊发展水平以及社交适应能力水平低下与其肥胖的体型不无相关[13]。研究提示,肥胖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肥胖小学生制定控制体重的运动、饮食等方案时,应着重考虑小学生所处阶段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目前,运用不同方法对肥胖儿童体重干预的研究多有报道,而着重于肥胖儿童、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较为鲜见。

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体质控制的有效手段,但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儿童、小学生往往不能持之以恒致使半途而废,从而使其自信心丧失,自尊水平得不到提高,进一步影响其身体及心理健康。阶段变化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 Change,TTM)是由心理学专家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方法,被认为是重要的促进健康的理论发展模式[14-16]。TTM以时间划分为前意向期、意向期、准备期、行动期和保持期5个阶段[17-18],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变化为一个连续、动态循环的过程,因此在不同阶段个体应该采取的策略应有改变。同时,TTM对相关个体的准备行为不做假定,仅认同个体是所处的变化阶段不同,因此使试验参与率和保持率都较高[19-20]。马勇占等[17]对阶段变化模型的自我效能中介效应研究表明,TTM通过自我效能的提高影响其变换阶段的身体活动效果。儿童保健专家ROBERT等[21-22]开展相关运动项目试验以验证TTM干预模式对降低儿童肥胖风险的影响,对运动锻炼行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施加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期在心理行为和身体上带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TTM的阶段改变理论对促进锻炼、规律饮食、改变并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有效的。该理论在锻炼领域已有较为有效的运用,但将TTM运用于体育锻炼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较为鲜见。本研究以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处于不同锻炼阶段的肥胖小学生采取相应举措,并在不同时间点和锻炼阶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以探索一种实用、易操作的肥胖小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及体重控制模式,提高儿童锻炼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自尊水平,对增强肥胖小学生的积极锻炼行为和减少小学生肥胖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课题组在上海市金山小学按照我国学龄儿童肥胖分类标准,抽取4~6年级符合研究标准的38名肥胖小学生作为试验对象,并进行基线评估。以问卷内容缺失超过15%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92.22%。在征得学生家长同意后,最终选取其中的34位作为研究对象,男生19位,女生15位,年龄为(11.5±1.75)岁,体质指数为25.75±1.69。

1.2 试验设计

1.2.1 相关问卷及干预材料设计课题组自行设计相关问卷,内容包括试验对象的身高、体重、年龄、体育锻炼次数、平时饮食习惯和对肥胖的认知等相关内容。依据跨理论模型制定肥胖小学生健康教育自评手册,主要内容包括自身状况评价、体育锻炼指南、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生活方式的引导、自我效能及自尊评价与提升等相关内容,同时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相关情况的小组和个人交流、个案追踪访谈、不定时电话随访以及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等。此锻炼手册及问卷经过相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α=0.872,对10名肥胖小学生进行预试验以检验此手册的信度,重测信度α=0.891。通过上述干预材料的灵活运用,使得肥胖小学生不断强化自尊意识和水平,提高自我效能和自尊,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断强化健康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见图1)。

图1 干预材料

1.2.2 心理测量工具的选用(1)锻炼行为阶段量表。依据肥胖小学生所填写的锻炼行为5阶段量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判断小学生锻炼行为所处的阶段。该量表采用“Stages of Change Scale for Exercise”,共21个问题,包括意识提高维度3题、环境效果评价维度6题、帮助管理维度5题、自我管理维度4题、条件反射维度3题,采用5点计分法,从“从不”到“总是”计为1~5分。本量表已通过国内外学者实际运用和检验,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重测信度α= 0.821。

(2)自我效能量表,用以测评肥胖小学生能否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行为去处理体育锻炼减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能力。采用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量表,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进行修改,以适合本课题的实际。此量表共19个题目,4个维度,包括锻炼阻力维度6题、制造借口5题、锻炼不方便4题、消极的影响4题。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计为1~5分,得分高者自我效能感高。此量表重测信度达到0.872。

(3)自尊量表,用以测评肥胖小学生有关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采用已被广泛运用的魏运华[23]设计的儿童自尊量表,修改后经运动心理学专家检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此量表包括身体外表、运动胜任、能力、成就感、自我纪律、社会接受6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计为1~4分,在总的10~40分范围内,得分高者自尊程度高。此量表重测信度α=0.810。

1.2.3 试验流程控制(1)干预路线的制定。首先确定肥胖小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住址等,根据反馈信息,对干预路线做出最优安排。在T0时间点基线调查与评估后,发放干预手册并指导、学习如何使用,在试验第5天进行第1次跟进,在干预1个月(T1)实施第2次评估与指导学习,在干预3个月(T3)实施第3次评估并指导,在干预6个月后(T6)进行第4次评估并随访。同时,根据每次评估得分情况,对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极低的儿童采取每次约20 min的单独辅导和动机性访谈,每月2~3次;同时根据不同儿童所处的不同阶段,量身定制一套身体锻炼方法指南。

(2)评估问卷与报告的发放、实施与回收。要求试验实施者严格按照课题组制定的评估和跟进要求实施入校干预,即由研究被试的班主任老师协调,集中安排课堂发放问卷,同时详细解读问卷,以帮助学生对问卷内容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以确保问卷的回收更加有效。节点报告是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及课题组与学生、相关老师的沟通上,对肥胖学生目前锻炼现状、自我效能与自尊水平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措施与建议,报告建议按一定时间间隔反馈给学生。

(3)不同阶段的干预措施。根据每次访谈的具体内容及反馈信息,对研究被试不断跟进访谈,同时每次根据访谈的反馈信息及所填问卷判断其所处的变化阶段,对其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见表1)。

表1 试验对象所处阶段的自我效能及自尊干预措施

1.3 数据整理

对所测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被试在试验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阶段自我效能、自尊水平得分和BMI值的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肥胖小学生干预期间不同阶段、不同时间点人数变化比较分析

数据显示,试验干预前有8名学生处在前意向阶段,仅有3名学生处于保持阶段,但在试验干预T6时间节点,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的学生增至19人,前意向阶段人数减少为1人,说明试验干预能使前意向阶段学生的锻炼行为向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发生转变(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不同阶段人数变化情况

2.2 肥胖小学生干预期间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自尊得分及BMI值情况

结果显示,基于体育锻炼的TTM干预对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自尊发展及BMI值均有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及自尊在试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指数有所下降(见表3)。

表3 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自尊得分及BMI值情况

2.3 肥胖小学生干预期间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自尊变化的比较分析

干预后,肥胖小学生除了T1与T0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其余时间点自我效能分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T6与T0、T6与T1的自我效能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1)(见表4)。

表4 不同时间点自我效能比较分析

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自尊得分多重比较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只有T6与T0、T6与T1分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时间点自尊得分多重比较

2.4 肥胖小学生干预期间在不同锻炼阶段自我效能、自尊及BMI值的变化

干预后,不同锻炼阶段自我效能、自尊及BMI值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变化阶段肥胖小学生的自我效能、自尊不断提高,自我效能在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两两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准备阶段与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差异分析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在保持阶段与前意向、意向及准备阶段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行动阶段仅与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虽然随着锻炼阶段的不断推进有着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没有呈现显著性变化(见表6)。

表6 不同阶段自我效能、自尊及BMI值得分变化比较

3 讨论与分析

3.1 肥胖小学生TTM干预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人们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整个过程当中,研究被试从基线评估T0时间点到试验结束,跟进随访T6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得分在不断增加;除试验干预T1与T0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自我效能得分的多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TTM干预需要一定的时间方可促使肥胖小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而自我效能的提高又可以促使肥胖小学生投入更多的努力,使其锻炼成效和锻炼的任性增加,进而使控制体重的自信心增加[24]。另外,阶段变化模型的核心理念是不同变化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进而使其锻炼效果增强[19]。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的分值随着变化阶段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提升,即研究被试体重控制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提示,研究被试的自信心随着基于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模型干预的进程在不断增加,利于肥胖小学生锻炼行为及体重控制的坚持。因此,在肥胖小学生体重控制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予各种鼓励以不断提高其自信心和坚持锻炼的任性,达到体重控制和保持心理健康的目标。

3.2 肥胖小学生TTM干预对自尊的影响分析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自我价值的判断,是对自我积极情感的体验[25]。高自尊个体常对自己持肯定态度,做事情更加积极、主动,越发自信。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被试在T0到T6相邻时间点的自尊水平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仅T6与T0、T6与T1自尊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于拓等[26]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也支持了BAILEY有关体育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尊和自信的研究结果[27]。另外,肥胖小学生的自尊得分随着变化阶段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提高,且行动阶段与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保持阶段与前3个阶段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基于体育锻炼的TTM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肥胖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这与SCHMALZ长时间体育锻炼对儿童自尊的提升能起到有效促进作用的结果是一致的[28]。研究数据还显示,在试验干预早期(T0、T1、T3)及前意向期和意向期,肥胖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虽有提升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试验干预时间较短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水平相对较稳定,其自尊水平的变化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身体锻炼及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29]。

3.3 肥胖小学生TTM干预对BMI的影响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锻炼阶段,试验干预对肥胖小学生的体质指数影响虽呈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也不能说明,TTM干预对肥胖小学生的体重控制就没有效果,因为肥胖小学生的体重控制与饮食配合及锻炼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30]。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养成与他的家庭成员及熟悉同学、朋友有着极大的关系,若要改变其饮食习惯不是短时间就有很好效果的,同时在本次试验中难以做到对饮食的有效控制,试验干预时间仅6个月,且后期处在炎热夏季,这都对研究效果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体重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曲线是上升的[31]。所以,这种体重曲线的必然上升与试验控制的降低,使得试验干预效果不明显,但数据统计显示,肥胖小学生的体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说明试验干预还是有效的,这与阶段变化模型注重对试验对象意识的唤醒,进而引发其行为上形成积极效应的核心思想不无相关。通过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预见,它能够唤起人们的健康意识,肥胖小学生只要长期坚持,其锻炼行为及饮食习惯就会有改变,故只要对肥胖者的体重控制采取较长时间的干预,其锻炼和饮食行为就会向良性发展,从而使其体重发展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论

(1)基于体育锻炼的TTM较长时间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肥胖小学生的自我效能,增强其锻炼意识,强化其通过不同阶段锻炼意识和对策的提高、改进,使其控制体重的坚持性、任性增加,有利于肥胖小学生控制体重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2)长时间的TTM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肥胖小学生的自尊水平,使其对体重控制持有更为正确的心态,做事情更加自信、积极,促使其身心的良性循环发展。

(3)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理论模型干预可以使肥胖小学生的体重控制有一定的下强趋势,向良性趋势发展。在TTM干预影响体质控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干预时间,以查看其更为显著的效果。

[1] WANG Y C,ORLEANS C T,GORTMAKER S L.Reaching the healthy people goals for reducing childhood obesity:closing the energy gap[J]. Am J Prev Med,2012,42:437-444.

[2] 豆筱敏.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饮食行为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6(5):232-235.

[3] 米杰,胡跃华.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9):1465-1467.

[4] WANG F,WILD T C,KIPP W,et al.The influence of childhood obes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J].Health Rep,2009(2):21-27.

[5] WALPOLE B,DETTMER E,MORRONGIELLO B,et al.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as an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adolescent self-efficacy and promote weight loss:methodology and design[J].BMC Public Health,2011(11):459.

[6] 陈斐斐.少年儿童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0):73-76.

[7] KIM Y,PARK I,KANG M.Convergent valid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meta-analysis[J].Public Health Nutr,2013,16(3):440-452.

[8] 高听媛,林洪彬,刘昊凌.关于肥胖治疗的反思[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114-115.

[9] 张娟,杨莉莉,陈玉琼,等.新疆淮东地区3-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调查研究[J].新医学,2003,34(6):372-373.

[10] 李琛琛.跨理论模型在肥胖儿童心理干预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1] PUDER J J,MUNSCH S.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childhood obesity [J].Int J Obese(Lord),2010(2):837-43.

[12] 王爱国,牛小燕,叶明阳,等.综合干预疗法对儿童肥胖症患者的行为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80-3581.

[13] 滕国容.家庭学校综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6):31-33.

[14] PORCHASKA J 0,DICLEMENTE C C.The Transtheortical Approach:Crossing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Change[M].Homewood,IL:Dorsey,1984.

[15] SAMUELSON M.Changing unhealthy lifestyle:who's ready who's not? An argument in support of the stages of change component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J].Am J Health Promote,1997,12(1):13-14.

[16] 张平,陈善平,潘秀刚,等.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跨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58-61.

[17] 马勇占,毛志雄,王东升.跨理论模型中自我效能、变化阶段对变化过程和身体活动关系的中介效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1):71-77

[18] 张雪燕,周乐山,李琛琛.基于跨理论模型干预对提升肥胖儿童自尊的作用[J].卫生研究,2013,42(4):585-588.

[19] 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94-199.

[20] KENFORD S L,FIORE M C.Promoting tobacco cessation and relapse prevention[J].Med Clin N Am,2004,88(6):1553-1574.

[21] TOPP R,JACKS D E,WEDIG R T,et al.Reducing Risk Factors for childhoodobesity:Tommie Smith Youth Athletic Initiative[J].West J Nurs Res,2009,31(6):715-730.

[22] FRENN M,MALIN S,BROWN R L,et al.Changing the tide:an Internet/video exercise And low-fat diet intervention with middle-school students[J].Appl Nurs Res,2005,18(1):13-21.

[23] 魏运华.自尊的结构模型-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29-36.

[24] 方敏.青少年锻炼意向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介式调节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2):45-49.

[25] 田海明.儿童自尊的评估及其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的应用[D].南京:东南大学,2010.

[26] 于拓,毛志雄.北京市青少年身体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J].体育科学,2013,33(3):49-55.

[27] BAILEY R.Evalu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sport and social inclusion[J].Edu Rev,2005,57(1):71-79

[28] SCHMALZ D L,DEANE G D,DAVISON K K.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he link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lf-esteem in early adolescent non-hispanic females[J].J Adolescent Health,2007,41(6):559-565.

[29]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30] MENG L P,LIU A L,HU X,et al.Report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10):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obesity[J].Biomed Environ Sci,2012,25(2):133-140.

[31] 李辉,季成叶,宗心南,等.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的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7):493-498.

Research Based on the Effect of Trans-theoretical Model Interven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pupil’s Self-efficiency,Self-esteemandWeight

YANG Jian1,2,JI Liu1,2,YANG WENli3,JIN Jie4
(1.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Health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ghai 200241,China;2.Colleges of PE&Health,ECNU,Shanghai 20024,China;3.Dept.of P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4. Jinshan Xingta Elementary school,Shanghai 201502,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adopt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In the study,34 pupils from grade 4 to grade 6 in elementary school were randomly chosen as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supposed to b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on the baseline(T0)in terms of self-efficiency,self-esteem level andBMIdata,in which stage of change scale,self-efficiency scale and self-esteem scale were used.According to this result,physical exercise model of TTM exercise intervention would be carried out.After the intervention,all the subjects’self efficiency,self-esteem andBMIdata were measured after 1 month(T1),3 months(T3),and 6 months(T6)respectively.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core of the subjects’self-efficiency and self-esteem increased continuously from T0to T6;compared with T0,except for T1,the score of self-efficiency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rest of the time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multiple comparison(P<0.001);with regard to self-esteem level,only T6and T0,T6and T1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y comparison(P<0.05);With the subjects’exercise behavior moving forward at different stages,their self-efficiency and self-esteem level gradually promote,and the multiple comparisons at different s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Although theBMIdata decreased in a certain degree at different time and stage,this change ha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Relatively long-term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ran theoretical model of physical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help to promote pupil's self-efficiency and self-esteem level,strengthening their motivation of exercise,and make their weight contro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 towards a positive direction.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 Change;obese pupil;self-efficiency;self-esteem

G 804.8

A

1005-0000(2014)03-185-05

2014-01-24;

2014-05-09;录用日期:2014-05-10

上海市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暨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项目编号:A1224)

杨剑(1970-),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1.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3.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4金山兴塔小学,上海 201502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体育锻炼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