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联微孔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14-04-12沈晓亮王继虎安敏芳唐忠锋

中国酿造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交联剂结晶度吸水率

沈晓亮,钱 程,王继虎 *,安敏芳,唐忠锋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上海 201620;2.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201800)

微孔淀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方法处理原淀粉后得到的一种多孔状结构淀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作药物、香精香料等材料的载体[1]。目前,制备微孔淀粉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机械法和生化法[2],其中生化法中的酸水解法[3-5]和酶水解法[6-8]应用最为广泛。微孔淀粉由于孔洞较多,部分物理机械性能会有所下降。

为了提高微孔淀粉的稳定性能,可以对微孔淀粉进行交联处理。交联淀粉指淀粉在碱性条件下,利用交联剂和淀粉表面的羟基进行化学反应,使得淀粉大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从而提高原淀粉的剪切稳定性、颗粒稳定性、黏度稳定性、耐酸碱性、冻融稳定性,增加糊化的温度。将原淀粉经过先微孔化后交联或者先交联后微孔化两步处理后,可以得到交联微孔淀粉[9-10]。

交联微孔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吸附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农业、化工等行业[11-12]。本实验以三氯氧磷(POCl3)为交联剂,木薯淀粉为原淀粉,复合酶条件下,采用一次交联微孔法和两次交联微孔法,制备了交联微孔淀粉,考察了其性能。目的是寻找更加高效的工艺,提高交联微孔淀粉的稳定性能,增加吸附性能,可以扩大交联微孔淀粉的使用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木薯淀粉(食品级):上海大浩淀粉有限公司;糖化酶(酶活力≥4 000 U/g)、α-淀粉酶(酶活力≥4 000 U/g):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氯化钠、无水乙酸钠、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钠、冰醋酸、盐酸、三氯氧磷(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金龙食用调和油:市售。

1.2 仪器与设备

JB200-D型强力电动搅拌机:上海标本模型厂;W-O 201型恒温油水浴锅、DHG-9025A型鼓风干燥箱、SHZ-D III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大研仪器有限公司;QF-101S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河南省巩义市英峪仪器厂;GL21M高速冷冻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Tranpferpette-S型移液枪:德国Brand公司;X’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Rigaku公司;S-3400N型扫描电镜分析仪:日本Hitachi公司。

1.3 方法

1.3.1 交联淀粉的制备

原淀粉在110 ℃烘箱中烘2 h,得到干淀粉。取200 g干淀粉,置于1 000 mL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配成质量分数为30%的淀粉乳,45 ℃水浴锅中预热10 min,同时搅拌。用12 mol/L的NaOH调节pH=11,同时添加干淀粉质量2.5%的无水Na2SO4和干淀粉质量5%的NaCl。缓慢加入一定量的交联剂POCl3,保持体系pH=11。交联反应一定时间后,用1 mol/L的HCl调节pH=6.7,终止反应。将悬浮液离心,蒸馏水多次洗涤抽滤后,烘干得到交联淀粉。

1.3.2 交联微孔淀粉的制备

称取100 g上述交联淀粉,置于1 000 mL烧杯中,加入的醋酸钠缓冲液(pH 5)500 mL,于50 ℃的水浴锅中预热20 min,同时搅拌。用缓冲液配成复合酶液(α-淀粉酶和糖化酶,比例1∶3),转移到淀粉悬浮液中,并用1 mol/L的HCl调节pH=5.0,微孔反应一定时间后终止反应。将悬浮液洗涤抽滤多次后,将所得淀粉置于干烘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即得一次法交联微孔淀粉。

两次法是将一次交联微孔淀粉重复1.3.1和1.3.2的步骤。一次法交联微孔:交联时间2 h,微孔时间4 h。两次法交联微孔:第一次交联时间1 h,微孔时间2 h;第二次交联时间1 h,微孔时间2 h。交联剂用量分别为0.1 μL/g、0.2 μL/g、0.4 μL/g、0.6 μL/g、0.8 μL/g。其中两次交联法的POCl3用量与比例见表1。

表1 POCl3的用量与交联微孔次数Table 1 Dosage of POCl3and crosslinked microporous number

1.3.3 交联微孔淀粉的性能测定

(1)吸水率和吸油率的测定

称取10 g的交联微孔淀粉,25 ℃下与过量的油(水)混合搅拌30 min后,采用G2砂芯漏斗抽滤,直至没有油(水)滴滴下。根据淀粉吸油(水)前后质量,计算微孔淀粉的吸油(水)率。吸水率与吸油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表示吸油(水)率,%;W0表示干基交联微孔淀粉的质量,g;W1表示干基交联微孔淀粉吸油(水)后的质量,g。

(2)交联微孔淀粉的结晶结构的测定

采用X’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原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晶型结构,计算结晶度。测试条件:电压40 kV,电流40 mA,扫描速度5°/min,测试角5~50°。

(3)交联微孔淀粉的形貌表征

采用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原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表面形貌。测试条件:用导电双面胶将淀粉粉末固定在金属样品平台上,在真空中喷涂钯金后,置于电子扫描显微镜中以15 kV电子束观察。

(4)结晶度的测定方法

依照参考文献[13-16],通过MDI Jade 软件处理XRD图谱,计算淀粉的结晶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交联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

不同添加量的POCl3,采用一次法和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进行吸水率、吸油率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POCl3添加量对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A)和吸油率(B)的影响Fig.1 Effect of POCl3addition on water absorption rate (A) and oil absorption rate (B) of crosslinked microporous starch

由图1可知,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OCl3的用量为0.4 μL/g时,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最大。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明显高于一次法,当POCl3的用量为0.4 μL/g时,两次法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率和吸油率比一次法分别增加了9.22%和10.43%。当交联剂添加量较低时,淀粉交联度不高,硬度低,易于微孔,但孔洞容易塌陷,吸附能力低。当交联剂加入量高时,淀粉交联度高,硬度高,不易微孔,从而限制了微孔淀粉的吸附能力。采用两次法制备交联微孔,是在一次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交联微孔处理,两种方法的交联剂用量和交联微孔总时间相等。采用两次法的优点在于第一次交联时,加入部分交联剂,使得淀粉交联度不至于过高,进行微孔就比较容易,微孔时间是总微孔时间的一半,孔洞不易塌陷。综合可知,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吸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2 交联微孔淀粉的结晶性能

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考察原淀粉、一次法和两次法制备性能最佳的交联微孔淀粉的晶型结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原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XRD图Fig.2 XRD patterns of natural and crosslinked microporous starch

由图2可知,原淀粉、一次法和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2θ分别在18.17°、17.94°和17.82°出现最强的峰,在23.21°、22.93°和22.89°出现中等强度的峰,在15.23°、14.96°和15.00°出现最弱的峰。原淀粉属于典型的A型图谱,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仍保留了典型的A型图谱特征,只是峰的强度和位置发生了偏移。

通过MDI Jade 软件处理XRD图谱,计算淀粉的结晶度,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交联微孔淀粉制备过程中的交联处理使淀粉的结晶度上升,但微孔处理使淀粉部分被分解,淀粉分子链变短,变得更杂乱,从而使结晶度下降。从表2可知,交联微孔淀粉的结晶度均比原淀粉的结晶度低,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结晶度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一次法,主要原因是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的微孔程度要比一次法的高。

表2 原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结晶度Table 2 Crystallinity of natural and crosslinked microporous starch

2.3 交联微孔淀粉的表面形貌

采用SEM观察原淀粉、一次法和两次法制备性能最佳的交联微孔淀粉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原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SEMFig.3 SEM images of natural and crosslinked microporous starch

由图3可见,原淀粉颗粒呈圆形,颗粒表面相对平滑。与原淀粉相比,交联微孔淀粉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面出现了蜂窝状结构,同时出现部分塌陷,形成浅坑状。与一次法相比,经过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表面蜂窝较多,塌陷明显,说明交联微孔化程度高。

3 结论

和原淀粉相比,交联微孔淀粉的吸附能力得到了提高,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吸附能力明显高于一次法。与一次法相比,当POCl3用量为0.4 μL/g时,二次法的吸水率和吸油率的增幅分别为9.22%和10.43%。与原淀粉相比,交联微孔淀粉结晶度下降,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结晶度比一次法进一步降低。交联微孔法淀粉表面有较孔洞,存在少量塌陷,其中两次法制备的交联微孔淀粉比一次法的微孔化程度高。

[1]周 琼.微孔淀粉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142-145.

[2]许丽娜,董海洲,张绪霞,等.多孔淀粉制备及开发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7,130(2):18-20.

[3]BAI Y J,SHI,Y C.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 of octenyl succinic esters of granular starch,microporous starch and soluble maltodextrin[J].Carbohyd Polym,2011,83(2):520-527.

[4]林海涛,唐忠锋,陈有双,等.酸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J].中国酿造,2009,28(3):112-114.

[5]FU X T,JIA F,LI W B,et al.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icro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 obtained from potato starch[J].Acta Phys-Chim Sin,2012,28(8):1906-1912.

[6]陈有双,唐忠锋,陈晓伟.双酶协同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J].中国酿造,2010,29(10):104-106.

[7]黄时海,曹喜秀,何鑫平,等.发酵法制备马铃薯微孔淀粉技术研究[J].中国酿造,2011,30(7):26-29.

[8]WU Y,DU X F,GE H H,et al.Preparation of microporous starch by glucoamylase and ultrasound[J].Starch,2011,63(4):217-225.

[9]吴思芸,王继虎,张燕萍,等.交联木薯微孔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238-242.

[10]周 琼,张 涛,刘 雄,等.交联微孔淀粉基本性质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131(18):19-22.

[11]杨圣岽,侯聚敏,张 琳,等.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4):77-80.

[12]唐忠锋,凌新龙,谢清若,等.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7(7):41-44.

[13]陈翠兰,张本山,陈福泉.淀粉结晶度计算的新方法[J].食品科学,2011,32(9):68-71.

[14]徐 斌,满建民,韦存虚.粉末X 射线衍射图谱计算植物淀粉结晶度方法的探讨[J].植物学报,2012,47(3):278-285.

[15]张本山,张友全,杨连生,等.淀粉多晶体系结晶度测定方法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55-58.

[16]陈福泉,张本山,黄 强,等.X 射线衍射测定淀粉颗粒结晶度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0,225(1):432-435.

猜你喜欢

交联剂结晶度吸水率
调剖熟化罐交联剂加药点改进研究与应用
低温酚醛树脂交联剂的制备及应用
交联剂对醇型有机硅密封胶的影响
热固复合聚苯板吸水率快速测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外加剂和配合比对泡沫混凝土降低吸水率的影响
陶瓷砖吸水率不确定度评定及其不确定度在判定规则中的运用
蚕丝针织物盐酸-蒸汽脱胶工艺的实验研究
压裂用纳米交联剂的研究进展
贺兰口砂岩吸水率的研究
彩棉纤维的成分和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