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再思考

2014-04-10赵丽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论思想

晋 珮,赵丽华

(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 太原 030024)

自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提出以来,理论界对“以人为本”思想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涌现出大量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论文著作,取得了可观的理论成果。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同志将“以人为本”思想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涵义,确立 “以人为本”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然而,综观已取得的理论成果,尚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阐述的不够到位。正确而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而且关系到我们实现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一、“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再理解

综合迄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各种不同的阐述,结合我们今天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对“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人是发展的目的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指出,要把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

(二)人是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推动社会前进、稳步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力资源。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紧紧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要重视教育的意义,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加强人民素质。这样,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人是发展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这样阐述,自然、人、社会形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我们所处的发展着的世界,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影响而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推进过程中,人类是发展的主体,起主导作用。2012年11月17日,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确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科学发展为主旨,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人是发展的标尺

我们在考察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达到发达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时,不仅要看GDP的增长数值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把人的发展作为内在标尺来衡量其他一切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的身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大前提,我们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更要考虑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这些都表明了我们党对人的发展的重视。

总而言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依靠群众力量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从而让全体人民享受社会发展的硕果。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又明确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以人为本”之“本”写入党章。

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论渊源

(一)“以人为本”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去粗取精

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两千多年前,齐国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立则国固。”说明他看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建立霸王之业,使国家安定。在儒家文化中,也能随处看到“民本主义”思想。孔子要求当政者要实施仁政,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促进国家长治久安,这样才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这些思想都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人民重要性的肯定,他们认为“人民”才是固国之本。这些都为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传统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它的提出是为稳固统治者的统治、维护君权,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传统“民本思想”中优秀的思想理论,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良好的治理国家的思想理论素材。这些素材有助于我党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于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同志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去粗取精,借鉴和吸取了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将“民本思想”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以人为本”思想最深厚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著述中处处可以得到体现。

2.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马克思理解为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在物质和精神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其中包括人的各种需求、能力、活动、素质以及社会关系的整体发展。自由发展,是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充分发展,是指发挥人的一切天赋,使人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和谐发展,是指人在与他人、与社会以及包括自身在内的各方面关系都要协调发展。

3.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要把人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只有人民才是历史与社会真正的主人,因此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实现人的解放,克服人对人及人对物的依赖。

4.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首先是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是进行体制改革,优化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基础;最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确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同志也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总结经验,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不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人民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不断深化完善。

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新发展

(一)在“人”的发展理论的目的与出发点上的创新

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特殊的本质以及特殊本质的实现形式,揭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解放、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其目的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出发,总结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阐述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提出“以人为本”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目的是揭示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条件与实现方法以及人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意义与使命。

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提到的“中国梦”,也把“人民幸福”作为重要内涵和基本内容。习近平强调党要认清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根据新要求做好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宣传及服务工作,并提出党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充分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在“人”的内涵和本质上的创新

马克思在阐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时指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由活动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也不是由理性、思想、感性等这些抽象概念所决定的。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时,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的扭曲和人格的异化现象,揭示了由此而导致的人的特殊的本质,这种特殊的本质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本质。由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很难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为了促进人民更好的自由全面发展,赋予了我们执政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即“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报告还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明确了党要务必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并对科学发展观中“人”的内涵做出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以及实现“中国梦”中“以人民的现实幸福为本”的“本”,即是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途径上的创新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精华,又根据自身情况以及时代特点发展与完善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解决人民关心的根本问题,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酬、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依,习近平提出首先应该进行教育改革,保障教育公平,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教育物资的投入以及对贫困生的资助,不断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其次,要增加就业岗位,减小贫富差距,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并且保障人民的公平就业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再次,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医疗领域的资金投入,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廉价的医疗服务,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要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建立健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制度,使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得到真正的改善。只有不断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才能真正打牢“以人为本”的基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是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因此,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贺 来.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J].长白学刊,2002(5):33-39.

[2] 赵 丽.以人为本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追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40-42.

[3] 王锐生.以人为本的几个理论难点及其应用[J].学术研究,2004(2):5-11.

[4] 韩庆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其理性实践[J].河北学刊,2004(3):67-73.

[5]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26-38.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