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4-04-09周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有效途径中学语文

摘 要:本文旨在探寻中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从思维品质所包含的敏捷性、创造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这五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开发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之需要。

关键词:中学语文 思维品质 有效途径

本世纪是一个“创造教育的世纪”,我们应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那种只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呆板的“书厨式”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按“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出具有超前聪明才智和思考问题深刻、周密、开阔、敏捷的创造型人才。为此,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作为思维能力表现形式的思维品质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好途径。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性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一个人智力是正常、超常或低常的主要指标。

思维品质的这五个方面,是完整的思维品质的组成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两个品质。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四个其他智力品质为必要前提的,同时它又是其他四个品质的具体表现。

上面简要地谈了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及五个方面的关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快中求准,培养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积极思维、周密考虑、正确判断和迅速做出结论。思维的敏捷性包括速度和正确率。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训练。要在正确的基础上注意速度的训练,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适当扩大学生的读写量,并逐渐要求学生精确、敏捷地选择那些对自己学习和生活最有价值的各种信息,养成较强的时间观念,以适应现代化节奏的需要。语文界的前辈吕淑湘曾说:“应指导和训练学生在二十分钟浏览完一张报纸。力求掌握整张报纸的基本内容。”这就是在讲“思维速度的训练”,速度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快速阅读、快速背诵、快速答问、快速查阅工具书等。笔者在教《孤独之旅》时,要求学生十分钟内阅读完全文,并概括出故事情节,理清结构层次。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可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之在快中求多、求精、求准、求深,有效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二、举一反三,培养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有五个特点: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它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1.新旧类比。死记硬背是创造思维的大敌,日新月异的生活决定了现代汉语的丰富多变。应训练学生用自己的信息储存去接通现代汉语的特殊用例,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富于创造。例如下面两句中加点的词语,要求学生进行古今汉语对照,说出用法上的特点:

(1)《光明日报》文题“宜粮则粮,宜收则收”。(名→动)

(2)《文汇报》文题:“十佳运动员称号谁属”(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实践证明,经常进行这类训练,学生的头脑会变得灵活,思维的结果也更带有创造性。

2.据理类推。即根据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推导,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可针对一些疑难的关键性的字、词,穿插讲解一些字的造字方法,讲解根据词的本义去掌握其引申义、比喻义,根据词汇构成的原理让学生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正确地运用词语的方法。如“君子不齿”的“齿”字,由本义“牙齿”引申为“排列如齿形的东西”,“不齿”即“不与之列”,引申为“不屑一提”“看不起”。这样根据基本概念和原理推出新的知识,可以化难为易,促进知识迁移,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

三、抓住精髓,培养深刻性

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引导学生多读书;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

1.为何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呢?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审美情趣等对教学有直接而长远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首先应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做起。

2.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就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但是现今社会这么发达,各种文化五彩纷呈,况且学生又各有差异,究竟应该选择那些书来读?这是许多老师和学生都难以回答的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指导学生读书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要杂,第二要精。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其思维的探究性。

3.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学生读得多了,思维开阔了,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他们的思想也就会慢慢变得深刻。

四、标新立异,培养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多层次的思维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求异的积极性、洞察的敏锐性、想象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独特性、灵感的活跃性。培育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并非只有上述几种方法,但实践证明,这几种方法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特点和品格养成的。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氛围,激发创新兴趣endprint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具有情感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既有认知性的,也有情感性的;既有认知交流,也有情感交流。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要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创造出新知识、新思想,学生就会能学、会学、愿学、爱学,并在参与中不断尝试到成功和快乐,使学习活动充满乐趣;即使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能锐意进取,去拼搏、去创造,直至获取成功。

2.巧设疑问,鼓励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之门的金钥匙。有了疑问,才能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敢于质疑,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巧设疑问,引起学生质疑问难。如让学生谈谈感受、想法,对重点词句是如何理解的等问题,发挥学生思维的潜力,只要说得有道理就算对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例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笔者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介绍写作背景,而是首先点拨学生联想“安史之乱”与“暴风雨侵袭,茅舍”这两幅惨景。经过“社会背景”与“自然背景”的点拨,将学生引入到深沉的历史回忆之中,拉近了时间的距离。通过创设特定的背景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通过归纳说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大增强了学生质疑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五、质疑探索,培养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品质,即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是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只有主动地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才可能有创造力的闪光。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批判性的环境,尊重学生的批判意见,称赞学生的质疑发难,表彰学生的探求精神。虽然有的问题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这种批判能力的萌芽,却是发展思维的积极因素。

批判能力,要在学生读书和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有了批判力,学生就能够辩证地运用批判武器,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能够批判旧的,创造新的;能够批判丑的,创造美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批批闪耀着智慧和创造力光芒的人才就会活跃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主载时代的洪流、民族的兴旺。

(周红 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中学校 637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有效途径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