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于”的词汇化及语用功能

2014-04-08易正中王立杰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魏晋介词现代汉语

易正中,王立杰

(1. 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天津 300204;2. 天津商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204)

“终于”是现代汉语里的常用副词,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将“终于”解释为:“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1]1688。”《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为:“[副]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2]614。”迄今为止,与“终于”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不太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终于”的用法的探讨。郭锡良对介词“于”的起源进行探析[3],谢质彬认为“终于”一般只表示好的结局出现,而不表示坏的结局出现[4];赵运普则认为“终于”虽然含有“期待”之意,但也可以表示事物变化的负面结局或逻辑事理的必然性[5];二是关于“终于”的演变过程的研究。王美华、叶壬华分析了“终于”由非词的分立句法单位到副词的演变过程及其词汇化机制[6],刘红妮则探讨了“终于”词汇化的历程及其词汇化的动因[7]。“终于”的演变过程和在现代汉语里的用法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文将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终于”的词汇化过程、词汇化的动因以及现代汉语副词“终于”的语用功能。

一、“终于”的词汇化

(一) “终于”的词汇化过程

在古代汉语里,“终”为动词,“于”为介词,二者都能够自由运用。根据国家语委语料库,“终于”最早出现在周朝《尚书》中,构成“终+[于+名词]”。从结构层次来说,介词“于”先与其后的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于+名词”,然后与前面的动词“终”组成动补短语,二者不在一个句法层次上,属于跨层结构。下面以国家语委语料库的语料为例探讨“终于”由跨层结构到副词的演变过程。

1. 先秦时期

“终于”连用的情况就已经出现,但使用频率还比较低,用法也比较单一。例如:

1) 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周《尚书》)

2) 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春秋战国《国语》)

3) 王虑其术终于其身,令毛丘园传之。(春秋战国《列子》)

4)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春秋战国《孝经》)

从以上例句来看,“终于”常与“始于”“中于”等结构并列使用,“终于”与其后的名词构成动补短语“动词+介词+名词”,意为“以……结束/告终/终止”。

2. 两汉时期

跨层结构“终于”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用法也更为丰富、多样,其后不但有名词,还出现了数词、量词等。例如:

5) 天之数始于一,终于二十有五。(《汉书》)

6) “天数始起于一,终于十,十而相乘,天道到于五而反,故适万国也。(汉《太平经》)

7) 已爱施者,反当象天数,十月乃出,故数终于十。(汉《太平经》)

8) 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物终石大也。(《汉书》)

例5-7 中,“终于”后的“二十有五”“十”均为数词或数词短语,例8 中,“石”为量词。以上“终+于+数量”意为“到……结束”。

这一时期,动词“终”由“(事件、过程)结束”引申出“(生命)终止、结束”的用法。例如:

9)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汉书》)

10) 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汉书》)

11)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汉书》)

12) “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汉书》)

例9-11,“终于”后都为处所名词,表示“终(死亡)”的处所,“终+于+处所”意为“在+处所+死亡”;例12“终于佚乐”可以理解为“到佚乐死亡”。

另外,两汉时期,也出现了个别“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例句,但“终”还是做动词用,“终于”仍然为跨层结构,可以理解为“以……告终/结束”。例如:

13) 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纂前记,辍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汉书》)

14) 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亵,儋石之畜,所愿不过一金,然终于转死沟壑。(《汉书》)

15) 粤其闻日,宗室之俟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予敬以终于此谋继嗣图功。(《汉书》)

16) 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汉《淮南子》)

例13 中,“终于”后面的“孝平、王莽之诛”可以看作准主谓短语,助词“之”用于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14“转死沟壑”为动词短语,例15 中“此谋继嗣图功”为主谓短语,例16 中的“身死家亡”也可作谓词短语。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终+于+名词或名词短语”的用法仍占主导地位,但是“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例子也逐渐多了起来。拿“终”表示“死亡”的用例来说,不但保留了前一时期“终+于+处所”和“终+于+时间名词”的用法,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用例。例如:

17) 以疾征还京,终于家。(魏晋六朝《北史》)

18) 及晔终于毗陵,故吏多分散, 璠独奉晔丧还都,坟成乃退。(魏晋六朝《北史》)

19) 贞观二年五月,终于郑州荥阳县野舍,时年五十九。(魏晋六朝《北史》)

20) 后终于四十二,六七之言验矣。(魏晋六朝《北史》)

例17-20 中,“终”意为“死亡”,“家”“毗陵”和“郑州荥阳县野舍”等为死亡的处所,这些句子均可以理解为“在(某地)死亡”。例20“四十二”为数词,表示年龄,“终于四十二”意为“在四十二岁死亡”。

这一时期,跨层结构“终于”后面的名词成分还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名词——官职名称。例如:

21) 隋开皇中,位吏部郎,终于安州刺史。(魏晋六朝《北史》)

22) 仕隋,终于齐州刺史。(魏晋六朝《北史》)

23) 贞观中,终于郑州刺史。(魏晋六朝《北史》)

24) 终于并州刺史,赠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魏晋六朝《北史》)

例21-24 中,“刺史”为古代官职名称,“终+于+官职名称”可以理解为“在刺史(任内)死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用例多了起来,这些句子大多可以做两种分析:第一种,“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为“以……告终/结束”;第二种,“[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为“最后……”。例如:

25) 席上之珍,郁于泥泞,济物之才,终于无施,操筑而不值武丁,抱竿而不遇西伯,自曩迄今,将有何限?(魏晋六朝《抱朴子》)

26) 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所祖习之非,所轻易之谬,然终于迷而不返者,由乎放诞者无损于进趋故也。(魏晋六朝《抱朴子》)

27) 在所司官,知其有足,赖主人举劾弹纠,终于当解,虑其结怨,反见中伤,不敢犯触,而恣其贪残矣。 (魏晋六朝《抱朴子》)

28) 吾子必为无耳,世人信其臆断,仗其短见,自谓所度,事无差错,习乎所致,怪乎所希,提耳指掌, 终于不悟,其来尚矣。(魏晋六朝《抱朴子》)

29) 《列仙传》炳然其必有矣,然书不出周公之门,事不经仲尼之手,世人终于不信。(魏晋六朝《抱朴子》)

30) 初,文举叔父季和为曲沃令,终于闻喜川;而叔母韦氏卒于正平县,属东西分隔,韦氏坟陇,遂在齐境。(魏晋六朝《北史》)

例25-30 中,“终于无施”既可以解释为“在(才能)没有得到施展时去世”,也可以理解为“最后(才能)没有施展”;“终于迷而不返”也可以有两种理解:“最终迷失而不知悔改”或“以迷失而不知悔改告终”。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终于”词汇化的孕育期、过渡期。

4. 隋唐五代时期

“终+于+名词短语”还是占绝对优势,“终于”主要还是用作跨层结构。但在这一时期,“终+于+动词短语”的用例明显增多,词与非词的界限很难区分,往往可以作两种理解。例如:

31) 始于匹夫行义不敦,终于皇舆为之败绩,固不可不慎也。(隋唐五代《晋书》)

32) 是以汉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始于忧勤,终于逸乐。(隋唐五代《晋书》)

33) 孟明三退,终于致果;勾践丧众,期于擒吴。(隋唐五代《晋书》)

34) 经始甫尔,会朝算改授,使希世之功不终于必成,易失之机践之而莫展。(隋唐五代《晋书》)

例31,32 中,动词“始”和“终”对举,“终”明显是动词;例33 中,“终”与“期”都是动词;例34 中,“终”前面有否定词副词“不”,也做动词用。

35) 马贤忸 忲,终于覆败;段颖临冲,自西徂乐。(隋唐五代《晋书》)

36) 夫岂厌纵一人,而玩其耳目;内迷声色,外荒弛逐;不修政事,而终于颠覆?(隋唐五代《晋书》)

37) 后虽有五霸代兴,桓、文谲主,下有请隧之僭,上有九锡之礼,终于谲而不正,验于尾大不掉,岂与召公之歌《棠棣》,周诗之咏《鸱 鸮》同日论哉!(隋唐五代《晋书》)

38) 是知由余出而戎亡,子常升而郢覆, 终于身死异域,智不自全,吉凶惟人,良所谓也。(隋唐五代《晋书》)

39) 先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秦陇而植之,终于皆死,而酒泉宫之西北隅有槐树生焉,玄盛又著《槐树赋》以寄情,盖叹僻陋遐方,立功非所也。(隋唐五代《晋书》)

40) 权翼、薛赞对曰:“臣闻夏、殷之都非不险也,周、秦之众非不多也,终于身窜南巢,首悬白旗,躯残于犬戎,国分于项籍昔何也?(隋唐五代《晋书》)

从隋唐五代一直到清朝,“终+于+名词短语”还是占绝对优势,“终于”主要还是用作跨层结构,但作副词的用法也基本成熟。直到现代汉语里,“终+于+动词短语”才完全取代“终+于+名词短语”,而且“终”与“于”之间的分界完全消失,标志着“终于”彻底完成其词汇化过程。

(二) “终于”词汇化的动因

刘红妮从“介词并入”和“去范畴化”两个方面分析了“终于”词汇化的动因[7],其实,句法环境的改变才是促使“终于”词汇化最根本的原因,“介词并入”和“去范畴化”也是句法环境变化的结果。

1. 句法环境的改变

刘坚等认为: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的改变、结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8]163。句法环境的改变是促使“终于”词汇化的最为重要原因。“终于”最早是非句法结构,“终”为动词,“于”为介词,“于”后必须带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于”先于后面的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然后与动词“终”组成动补短语:“终+[于+名词短语]”。魏晋以后,“终于”后面的句法成分出现了变化,“终+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用例由少到多,再到与“终+于+名词短语”并驾齐驱,并最后完全取代“终+于+名词短语”。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民国时期,“终+于+动词短语”与“终+于+名词短语”两种用法同时存在,“终于”既可以作副词,也可以做跨层结构使用。直到现代汉语里“终+于+动词短语”才完全取代“终+于+名词短语”,“终于”才彻底完成其词汇化过程,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副词。在“终于”词汇化的漫长过程中,句法环境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2. 语义虚化

与“终于”词汇化同时进行的是动词“终”语义的虚化。刘坚等指出:当一个动词经常在句子中充当次要动词,它的这种语法位置被固定下来之后,其词义就会慢慢抽象化、虚化,再发展下去,其语法功能就会发生变化:不再作为谓语的构成部分,而变成了谓语动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词义进一步虚化的结果便致该动词的语法化:由词汇单位变成语法单位[8]164。这种分析也适用于“终于”由跨层结构到副词的演变。“终于”先秦两汉时期,普遍用于“名词短语”之前,“终”作谓语中心语,为典型的动词。魏晋南北朝开始,“终+于+谓词短语”的用例越来越多,“终”与介词“于”后面的“谓词短语”并立,在长期竞争过程中,受汉语句子的语义中心靠后的影响,动词“终”逐渐被边沿化,意义出现虚化,最后与失去了后面支配成分的虚化了的“于”粘合成为表示时间的副词“终于”。

3. 使用频率的增加、双音化趋势和重新分析

“终+于+谓词短语”的用例在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从魏晋南北朝逐渐增多,直到在现代汉语里“终+于+谓词短语”完全取代“终+于+名词短语”。“终+于+谓词短语”使用频率越高,越强化了其后的“谓词短语”的谓语中心地位,使得“终”的动词地位和“于”的介词地位越来越削弱,从而促进了“终”和“于”的最终融合。“终+于+谓词短语”的高频率出现也是促使其词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双音化趋势也是促成“终于”词汇化的重要因素。董秀芳认为,从历时角度看,很多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一个从非词的分立的句法层面的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词汇化过程[9]。可以说,词汇化是汉语双音词的发源地,是推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动力。反过来,双音化趋势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促进非词单位的词汇化。“终于”的词汇化过程和汉语词汇双音化过程长期共存,其词汇化过程的完成在汉语词汇双音化之后。可以说,汉语词汇双音化对“终于”的词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高频率使用和双音化趋势导致人们对于“终于”这两个经常重复使用的成分进行意义上和用法上的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指在句子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理解起了变化,同一种语言形式被赋予了一种新的解释。刘坚等认为,重新分析是一种认知行为,重新分析的作用是从认知的角度把这种词义虚化,功能变化的过程以结果(虚词产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确认;重新分析标志着词汇单位语法化过程的完成[8]166。“终+于+X”最早分析为动补短语“终+[于X]”;随着介词“于”之后的“X”性质的变化,经过重新分析后变为状中短语“[终于]+ X”。因为“终于”的频繁出现,人们从心理上逐渐把它当作一个双音词,二者的分界逐渐模糊以至消失。

二、副词“终于”的语用功能

在现代汉语里,“终于”的用法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在国家语委语料库2 000 万字的语料中搜集到了1 558个关于“终于”的例句,除了一例为非词“动+介”外,其余都为副词。归纳起来,现代汉语副词“终于”主要有3 种用法。

(一) 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或等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来之不易

例如:

41) 哈尔滨队5名队员围在对手门前竞相挥杆射门,第12 分钟,哈队2号宫明终于远射命中,打破僵局。

42) 于是,他回到家里立即重复了普列斯特利的实验,终于分解出了比空气更助燃、更利呼吸的气体,即氧气。

43) 为向西方学习,经过洋务派与顽固派几个回合的辩论之后,终于在19 世纪70年代由国家正式派出了留学生。

44) 支部书记李景保、村主任陈志太和其他支委都积极地开展了自我批评,终于使两个家族坐到了一起。

例41-44 中,“远射命中”“分解出比空气更助燃、更利于呼吸的气体”“由国家正式派出留学生”和“使两个家族坐到一起”都是期望达成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的实现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或等待。

(二) 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或等待仍然以失败告终,未得到想要的结果

例如:

45) 这个道理,乡下人终于研究不出。

46) 但是一天一天地过去,我这希望终于成了泡影。

47) 我乱七八糟地又旋转钥匙,终于没办法。

48) 老莫走到一条正在修挖的水管沟旁,试着想跳过去,试了两次,终于不敢起跳,绕着路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例45-48 中,期望的结果分别为“研究出这个道理”“实现希望”“用钥匙把门打开”和“跳过水沟”,但是经过努力或等待之后最终未能达成期望的结果。

(三)表示事情的最后结局

49) 他那单薄的身影,渐渐的远去,终于被一团浓黑的树荫所吞没。

50) 奋斗舰脱险后,他们三人又英勇地杀了不少敌人,最后终于受伤被俘,惨遭杀害。

51) 就这样,有利变异会积累起来,由量变引起质变,终于产生新的物种。

52) 氮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元素化合,因而在大气中不断积累,终于成为大气层中的主要成份。

例49-52 中,“终于”都只是表示某一事件的最终结果,与人的主观预期无关。

三、结语

“终于”经历了由跨层结构到副词演变的过程。“终于”最早出现在周朝《尚书》,从先秦到两汉,“终+于+X”结构中的“X”均为名词或名词短语,只能分析为动补短语“终+[于X]”。从魏晋南北朝到民国,“终+于+X”结构中的“X”既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也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动补短语“终+[于X]”和状中短语“[终于]+ X”两种用法长期并存。到了现代汉语里,“终+于+X”结构中的“X”均为动词或动词短语,状中短语“[终于]+ X”完全取代了动补短语“终+[于X]”,标志着“终于”词汇化的彻底完成。副词“终于”大多表示期望结果的实现或未实现,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纂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6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88.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14.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131-138.

[4]谢质彬.说“终于”[J].语文建设,2001(3):23.

[5]赵运普.也说“终于”[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2-33.

[6]王美华,叶壬华.副词“终于”的形成和发展[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6):40-43.

[7]刘红妮.“终于”的词汇化——兼谈“X 于”词汇化中的介词并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5-28.

[8]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169.

[9]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与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

猜你喜欢

魏晋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介词不能这样用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