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润田副省长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14-04-07

山东水利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护农业

赵润田副省长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这次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及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

去年省政府提出全省农田水利建设三年奋战目标以来,各地积极发动、精心组织,改革创新、实干快干,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冬今春,全省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9万项,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21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83万亩,新增节水能力4.1亿方;新建维修各类小水源工程7.2万处,新增蓄水能力3.5亿方,新打维修机井3.1万眼。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作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有9个市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议,以观摩促赶超。二是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去冬今春全省共完成投资291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增长22%。有9个市的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增幅在10%以上。三是运行管护方式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确定了6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试点县,探索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65个县依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试点开通了“农村水利116”服务热线。四是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38个供水单元已有30个开工建设,其中6个基本完工,具备接纳江水4.06亿方的能力。启动实施了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今年首批安排实施了21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蓄水能力6亿方以上。五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面对严重旱情,全省各级狠抓抗旱双保,引黄调水、找水打井、气象服务、农技指导等工作都十分有力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最末端的农田水利支撑。去冬今春新建成的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及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在气候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能够保持稳定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二连快”,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特别是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农业发展水利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滞后,防御旱涝灾害能力仍然十分脆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田水利总体上仍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和“短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深化改革,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全力落实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总的目标是,从明年开始,正常平水年份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要逐年下降,争取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2个百分点;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0万亩,每个县(市、区)力争建成2至3处万亩以上节水灌溉示范区。到2020年,全省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力争达到总灌溉面积的75%,基本覆盖高标准农田;全省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6以上;基本建成灌溉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农机措施、管理措施等相结合的节水灌溉体系。围绕这个目标,一要因地制宜完善工程体系。根据水资源禀赋条件和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各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县等项目为依托,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农业节水灌溉科技示范区。二要加快健全管理制度。加快构建以优化配水、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加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推进定额内用水实行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三要探索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实现途径,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者成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权制度,在保障农业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鼓励通过市场转让方式促进农业节水,真正建立起农业用水“节奖超罚”的工作机制。

(二)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年内再完成14个供水单元,剩余18个单元也要力争在今年全部开工,明年底全部建成。此外,要在加快胶东调水工程尾工处理的同时,尽快落实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建设条件,力争早日开工。二是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今年计划实施的21项工程要确保11月份全部开工,年底前形成一定实物工作量。同时,要着手安排2015年雨洪资源利用项目前期工作,组织筛选一批地方积极性高、配套资金落实好、土地环评等建设条件好的项目,争取尽早开工实施。三是小农水重点县工程。要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突出抓好群众参与、标准质量、运行管护等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明年6月底前,要力争完成102个小农水重点县2014年度建设任务。四是防汛抗旱薄弱环节治理工程。要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打好中小河流治理攻坚战,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防潮堤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徒骇河、洙赵新河等骨干河道治理工程。要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水源工程,搞好现有水源工程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确保明年春季群众生产生活和春灌用水需要。

(三)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大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尽快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法及相关技术标准,出台水源地保护及污染防控办法和措施,切实强化对水源地保护的监督、检查与管理。要积极探索完善专管机构管理、委托供水公司管理、基层专业服务组织管理等多种管护形式,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建立完善社会化供水服务体系。要及早研究谋划,争取“十三五”期间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对现有老化失修工程进行集中改造提升,争取到2017年底,完成农村饮水提升工程的县(市、区)达到60%,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达到85%;到2020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完成农村饮水提升工程,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达到90%。要积极筹集建设资金,既要保证省级资金投入,又要落实好市、县配套资金。要整体有序推进,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优先选择条件好、改造需求迫切的地方,每年选取25个县整建制实施。

(四)着力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要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为切入点,努力破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难、投入难、管护难的问题。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措施,明确参与方式、途径和优惠政策,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利益和合法权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解决社会资本“不愿进”和“进不来”的问题。今年,各市都要选择具有较好经济收益、对社会资本有吸引力的农田水利项目开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试点工作,探索具体参与模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深化建设方式改革,主要是建管一体化,吸引新型主体进入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建管一体化模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新型主体作为“项目法人”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建立与多元化项目建设主体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方式,重点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技术指导、信息发布、评审验收、监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避免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大包大揽。要深化运行机制改革,重点抓好3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稳步推进全省面上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维护经费、培育市场主体等改革措施,逐步达到“工程产权明晰、管护主体明确、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规范到位、工程效益显著、农民群众满意”的目标。争取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县域内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证、使用权证的发放,规范管护协议签订程序,建立设施及运行管护工作台账。在产权主体真正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搞活经营权,提高管护效率。

三、统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抓好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统筹安排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切实抓好冬春农业生产。要突出抓好冬前麦田管理,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对缺苗断垄地块进行补种,根据苗情特点科学运筹肥水,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要抓住冬春农建有利时机,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加快完善各项农田基础设施。要加强果菜、畜禽和水产生产指导,帮助农民有针对性地调整种养结构,保证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各地要高度重视海上渔业安全生产,扎实做好渔船防风、防雾、防火、防碰撞工作,加强涉外渔船管理,避免发生涉外渔业事件。

(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7.4%的村(社区)完成登记环节工作,45.1%的村(社区)已颁发承包经营权证书。其中,淄博、东营已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现在看来,年底完成既定的50%的任务目标没有问题。但我们作为整体试点省份,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进度再快一些。个别进度慢的地方要加大推进力度,不要拖了全省后腿。

(三)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大《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贯彻执行力度,创新监管机制,强化防范预警,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大的问题。要突出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产品,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当前正值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各地要大力加强疫情监测,全面做好畜禽免疫注射,认真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科学指导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四)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各地要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好以水系绿化为重点的秋冬季造林,保证完成全年造林任务。同时,及早谋划明年春季造林,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明天开始,全省将进入森林防火期。据气象预测,今年秋冬季全省气温较常年偏高1-2℃,降水仍将偏少2-5成,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偏高,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各级要严格落实各项防火措施,特别是重点管控住火源,坚决杜绝因森林防火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力等因素引发森林火灾。

(五)深入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郭省长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鲁办发3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明确任务目标,完善帮扶措施,把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落实到位。特别要围绕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扶贫资金管理、社会参与等方面内容,认真细化实施方案,全力抓好行业扶贫十二项重点工作,加快构建完善“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六)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我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态势良好。截至9月底,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3万户,数量居全国第一;家庭农场发展到3.8万户。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通过健全完善示范认定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等,帮助其提升经营水平和档次。同时,要更加关注风险防控,加强经营主体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监管,杜绝以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土地流转。要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为农服务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

四、切实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障。当前,要特别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要主动适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立足职责职能,形成针对性、前瞻性强的意见建议,积极推动农业地方立法不断完善。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行为于法有据、程序正当。

要大力强化农业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投入和保障,整合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依法重点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采取法律手段、利用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为农服务。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找准方位,咬定目标,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真正扑下身子,把工作做深做细,切实把任务目标项目化、阶段化、具体化,靠前指挥督导,现场解决问题,不要喊空话、放空炮。各地各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认真查找不足,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

(三)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各级要从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高度,将涉农项目资金监管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从11月份开始到年底前,各部门要对2012至2014年间实施的所有涉农项目,逐项组织抽查。其中,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抽查比例要不低于30%;其他面广量大、投资额较小的项目,抽查比例不低于10%。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同时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涉农项目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农口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党风廉政责任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常思多想、敢抓会管,真正把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努力做到不出问题,确保不出大的问题。

(四)注重工作统筹兼顾。农业农村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注意在发挥重点工程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始终着眼全局,科学配置资金、资源和力量,并切实保证扶持政策的公平性、普惠性,努力使各个产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各类主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避免导致“挤出效应”,更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奋力进取,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努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王大勇)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护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