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4-04-07陈干琴庄会波苏传宝

山东水利 2014年12期
关键词:供水量监测站水文

陈干琴,庄会波,苏传宝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济南 250002)

山东省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现状及对策探讨

陈干琴,庄会波,苏传宝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济南 250002)

介绍了山东省区域用水总量及水资源监测站网与技术,指出了人力资源制约、制度保障不足等当前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人力财力投资、加快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健全完善监测制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与建议。

山东省;水文;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网

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取用水量监测工作尤关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的具体落实。山东省区域用水总量监测工作自2010年开始试点,2011年在全省铺开。为适应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工作,全省增加了水资源监测站的数量,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不断调整完善。尽管如此,应围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管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监测工作。

1 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现状

取用水量监测是水资源水量监测的重要内容,是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工作又需要相关水平衡要素监测成果作为技术支撑。水资源监测是传统水文监测的拓展,传统水文监测侧重于监测天然水循环,而水资源监测则侧重监测社会水循环,主要是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取水、供水、用水、耗水、排水等进行监测。

近年来,山东省水文部门为满足分散取水统计需要,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典型监测和调查;为满足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需要,增加了大量水平衡要素监测站,特别是出入境水量监测站。据2013年底统计数据,全省水文部门现有大中小型水库供水量监测站224处;水平衡要素观测站2 137处,其中雨量站1 232处、地表水库蓄水量监测站237处、出入境水量监测站471处、水文站123处、蒸发站74处;分行业用水典型监测685处,其中农业灌溉典型377处、生活用水典型181处、牲畜用水典型127处。其他地下水水位观测井2 539眼、地表水大中型引提水工程供水量监测站46处、引黄涵闸及其他调水量监测站77处、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211处和1.37万眼企事业自备井开采量监测站等则分属不同部门监测管理。目前,山东省水资源监测工作已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种类齐全的水资源监测站网,水文部门负责管理的监测站网和运用的监测技术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实测的大量用水量数据为区域用水总量的统计核算奠定了重要基础,区域用水总量监测成果已经作为区域用水总量超标与否的考核依据,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山东省水文部门监测数据加上从相关部门获取的相关资料,基本上能满足当前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管理要求。但是,随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的逐渐深入,水资源监测及相关资料收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其需要。

2.1 监测站网和监测技术亟待进一步健全

监测站网有待进一步健全。小型水库、中小型引提水工程供水量尚未纳入监测范围;灌区排水量监测基本未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网尚不健全,深层地下水开采区、超采区、重要水源地、行政区界附近等地下水位监测井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地下水超采区管理、重要水源地地下水位警戒管理,以及区域地下水采补平衡考核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地下水开采量的核算精度;农业用水典型监测区密度不够,代表性不足。

监测技术尚需进一步提高。地表水供水量、出入境水量等自动化监测程度较低,采用的仪器设备较陈旧落后,人工监测频次难以保证、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测成果的质量;地下水位监测,除个别市建成自动监测系统以外,全省绝大多数监测井仍依靠测绳、测盅等原始工具进行人工观测,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农业用水典型监测区缺乏必要的计量设备。

2.2 人力和财力严重缺乏

水资源监测是传统水文监测的拓展和延伸,是服务于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而产生的,其工作范围和监测领域是不同于传统水文监测的全新范畴。大批水资源监测站点的设立,需要大量的经费,包括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及其它必要的工作经费。资金和人员缺乏,导致近年来的监测工作停滞不前。委托人员不足,培训不够,特别是汛期现有工作人员难以同时兼顾防汛和水资源监测两项任务,导致水资源监测频次不足,成果精度不高。另外,农业用水在区域用水中占有重要比例,农业典型监测成果关系到区域用水总量成果精度,但某些市农业典型监测人员和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监测代表性不足,成果质量难以保证。

2.3 相关部门提交取用水数据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目前,山东省地表水集中供水量(主要指水库供水量和大型引提水工程供水量)主要由水文部门监测,监测技术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和重要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取水量主要由取水单位自行上报当地水利局或由水利局人员上门抄表,在线监测程度低,取水量成果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2.4 监测制度亟待进一步健全

一方面,区域用水总量的统计工作,需要相关的经济、社会资料作为支撑,涉及水利、环保、城建、农业、畜牧、统计等多部门的涉水基础资料,这些资料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用水总量成果的精度。目前,多数市尚未形成规范健全的资料汇交制度,难以保证资料获取的时间性和可靠性。亟待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并将相关部门承担的责任纳入相关制度。

另一方面,2010年山东省水利厅出台的《山东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暂行监测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要求,缺乏必要的指导性,甚至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实践证明,通过区域水量平衡方法推算的区域用水总量成果,影响因素较多,精度难以保证。因此,不断提高取水量监测精度、监测覆盖度,同时深入开展未监测区典型用水监测,采用实测调查法统计区域用水总量,辅以必要的水量平衡检查,才是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的可行且可靠办法。同时,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对现行办法进行修订,以切实指导市、县级区域用水总量的监测统计工作。

3 措施与建议

3.1 努力保障各级监测所需经费

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级财政经费支持。山东省是全国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省份,当前多数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平与之需求相比严重滞后。应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必要的省级财政支持,保障必要的监测经费;另一方面,各市水文局应积极争取当地市、县水利局和市、县级财政支持。通过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保证必要的水资源监测经费,努力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3.2 进一步完善站网和监测技术

结合水利部《用水总量统计方案》相关要求和山东省实际情况,根据供取水工程等级、规模、年取水量等指标相应设立到2020年取用水量监测目标。根据现行《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用水户用水量的监测管理是水利部门职责,水文部门负责区域供水量或取水量的监测。鉴于此,水文部门应根据权属范围进一步完善现行区域取水量监测站网,增加小型水库供水量监测站、中小型引提水工程取水量监测站、万亩以上灌区退水口退水量监测站;将地下水位监测站网规划落到实处,补充深层水开采区、超采区、重要水源地、行政区界附近等处的地下水位监测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灌溉典型区监测站数量,提高农业典型监测的区域代表性。同时,给监测站配备先进仪器、设备,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并对委托的监测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以保证监测成果的精度要求。

3.3 加快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将基层水管人员纳入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去,是提高分散取水监测精度的重要举措。

3.4 尽快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目前,山东省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及重要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开采量资料基本为水利部门掌握,少数市已经建成地下水开采量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对一定取水规模的工业企业及公共供水户取水量实行在线监控。

当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取水在线监控系统,山东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挂靠省水文局,水文部门应抓住机遇,争取实现相关部门取用水量数据共享,获得第一手监测资料,真正发挥好水文部门第三方监督作用,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统计影响。3.5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制度

尽快修订《山东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办法》,以切实指导市、县级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工作。同时,制定《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将水资源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区域水资源监测,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的具体职能,建立相关资料的汇交制度、统一汇交格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监测联动机制,确保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 郑继胜)

TV213.4

B

1009-6159(2014)-12-0004-03

2014-07-30

陈干琴(1977—),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供水量监测站水文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水文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