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县小农水工程项目建管经验

2014-04-07许英

山东水利 2014年12期
关键词:平原县泵站用水

许英

(平原县水务局,山东平原 253100)

平原县小农水工程项目建管经验

许英

(平原县水务局,山东平原 253100)

平原县小农水工程包括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领导重视,政策支持,措施得力,监管有效,取得了一定经验。工程实施中,创新机制,探索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项目区的无缝隙覆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平原县;小农水项目;建设管理

平原县位于鲁西北,境内潘庄引黄总干穿镜而过、水网体系纵横贯通,农田灌溉水源充足。按照地势高低,全县农田灌溉分为两大灌区即自流灌区和提水灌区,其中自流灌区13个,大多分布在马颊河以东和引黄总干周边;提水灌区7个,主要分布在马颊河以西的乡镇,包括恩城、王打卦、王杲铺3个乡镇。这些乡镇虽与马颊河、马减竖河自南向北平行穿过,但因地势高,属于农业灌溉用水远高难地区,再加上工程年久失修,配套功能差,农田灌溉仍需三级提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1 基本情况

平原县的小农水工程包括上一轮建设完成的2010—2012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和第二轮的2013—2015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该项目位于恩城、王杲铺、王打卦3个乡镇。2010—2012年共计完成工程投资10 090万元,新建提水泵站36座,铺设管道871 km,建设高节水灌溉面积8 933.33 hm2。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连年获全省验收及绩效考评优秀,并荣获3年总评优秀;2013—2015年项目完成后,新建泵站23座,铺设管道562 km,清淤治理沟渠40 km,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47万hm2,约占全县灌溉面积的30%,成为全省最大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

2 主要经验做法

2.1 广纳民意,高起点规划

坚持纳民意、讲科学、重实效,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成片连片推进,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在建设方案制定前,反复论证,充分了解项目区群众所急所盼,深入探讨工程实施、筹资投劳和建后管理等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当地实际。建设方案基本确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多次邀请省市水利专家来该县指导规划设计,对泵站、管道、管径、水压力等进行了科学测算,并对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极大的提高了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2 凝聚合力,高效能推进

项目建设点多、线长、面广,需要各级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一是工作机制到位。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水利、财政、发改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与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定期对工程建设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尊重民意、集中民智,调动民力,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形成领导一线指挥,部门全力配合,县乡密切联动,干群热情参与的良性机制。二是资金配套到位。在县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项目实施,并及时落实到位。同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定期审核资金支出情况,确保各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三是政策支持到位。平原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小麦产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平原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到财政扶持、运行模式、奖惩措施都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3 强化监管,高标准建设

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为此,做好如下工作:一是严格建设程序,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四制”管理,材料和施工队伍全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投标,并委托省级监理中心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理。同时,建立了调度会和施工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二是确保管材质量。投资50万元购置了先进的PE、PVC及玻璃钢管材检测设备,对供货商的各种型号管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对全部供货商派员驻厂监督,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工地,保证了管材的生产质量。三是强化技术支撑。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运用,自主研发设计了新型移动水表,采用防堵专用表芯,既防止了水表堵塞又实现了与出水口的快速连接;泵站进水池全部采用封闭结构,并创造性地采取了“拦污栅+拦污网”的双层过滤方式,有效净化了入口水源;出水口全部采用ABS工程塑料材质,耐用、抗老化且防盗;闸阀开关采用磁力锁装置,防止无序自行开启。

2.4 创新机制,长效化管理

为切实解决项目建成后管护难题,探索出“中心+协会”的管理模式,由“中心”统一管理,“协会”具体操作,确保了工程的长期有序运行。在运行管理上,成立平原县农村灌溉供水中心,主要负责调度灌区水源、编制用水计划、管理用水协会等。协会由灌区用水户组成,负责登记用水信息、确定轮灌顺序、组织群众有序灌溉。同时泵站配备机手和若干水管员,泵站机手负责泵站的开启、运行管理和各用水户水量核定。水管员负责按轮灌制度有序开启出水口。在人员管理上,由县水利部门统一调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中心”,由用水户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和用水户代表并组建“协会”。水管员和泵站机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服装、持证上岗”。在水费收取上,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每次由协会依据灌溉面积收取水费交中心。在水费管理上实行“两级(中心、协会)管账,一级(中心)管钱,每次灌溉结束后,水费多退少补或转入下次抵顶,并对水价水量进行张榜公示,年底进行财务审计,让广大农民群众用方便水、看明白账、交放心钱。

2.5 实行“五个一”的工程建设模式

“五个一”即“一泵、一网、一卡、一表、一带”。“一泵”是指泵站,它是向系统加压输水的核心部分。单站控制面积一般为200~300 hm2,结束了千家万户安泵抽水浇地的历史;“一网”是指输配水管网、无缝隙覆盖。遍布系统的每个角落,实现了以管代渠、灌排分设;“一卡”是指站首系统的IC智能充值卡取电,控制泵站的开启;“一表”是指安装于栓体的移动水表,由水管员管理;“一带”是指田间出水口移动水表以下连接的小白龙输水带,向农户畦田配水,方便快捷。

2.6 运行效益显著

项目的实施,由过去的“灌排合一,分散提水,土渠输水,大水漫灌”,变为现在的“灌排分设,集中供水,管道输水,高效节水”,破解了农业用水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平原县农业粮食实现十二年连丰,实现了省钱、省水、省地、省工、省心,增产增效。

3 结语

目前,因项目资金有限,系统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测水、量水等设施不够完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工及各类原材料不断上涨,造成建设资金缩水,影响了建设标准。因项目的成功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项目毗邻的农民多次要求尽快扩大项目覆盖范围,但受地方财力限制,仅靠县乡两级投入,很难全面推广。

实践证明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适合提水灌区应用,建议增加项目投资,提高省级以上项目建设投资比例,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年限以满足地方的迫切需要。

(责任编辑 赵其芬)

F323.213

B

1009-6159(2014)-12-0048-02

2014-09-28

许英(1968—),女,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平原县泵站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节约洗碗用水
果园天敌(续)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续)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