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探讨

2014-04-07王乐强

山东水利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临沭县水厂水源地

王乐强

(临沭县水利局,山东临沭 276000)

临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探讨

王乐强

(临沭县水利局,山东临沭 276000)

根据临沭县城乡供水的实际,对城乡供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临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从资金管理、水源地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临沭县;城乡供水;建设规划

1 城乡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临沭县城乡供水正逐步向城乡规模集中供水方向扩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相当数量的农村分散供水工程质量标准较低,管理不到位,无法保证饮水安全,群众反映强烈。二是规模化供水比例占现有工程比例偏低,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建设正在起步,城乡管网统筹建设、监管有待整合。三是城乡供水工程的运营体制和配套管理尚不健全,城乡水价、供水水源管理、水源保护急需加强。四是工程运行管护责任不明晰、管护经费不足。因此,加快推进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2 建设规划思路

2.1 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

根据水源分布和水厂建设情况,经饮用水水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了全县“一大四小”的总体供水格局。“一大”是指依托凌山头水厂、第二水厂、西盘水厂和双龙湖水厂共8.5万t最大日供水能力的供水管网,向全县主要核心区供水,覆盖全县人口41.5万。“四小”是指依托已建成的曹庄水厂、石门水厂、玉山坊前水厂和西盘水厂分别向曹庄镇、石门镇、玉山镇和大兴镇供水,形成相对独立的4个小供水片区。同时,规划建设店头、大兴、青云和玉山4座配水站,将一个大核心区和4个小片区之间的管网互联互通,实现中心区向边远地区的调水,最终形成全县一网的供水格局。

2.2 明晰责权,理顺管理体制

组建临沭县自来水总公司,总公司下设城区、农村2个供水中心,在各镇街和苍马山管委会分别设置农村供水站,在全县每个行政村配备管水员,明确村级管水员的职责和考核制度,落实了管水员的工资待遇,最终形成公司供水中心、镇街供水站、村居管水员3级管理模式,完成高效运营体系的建立。同时,制定相关的监管和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的内部机构和管理运营体系,从外部监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的运营体系等各个方面改造、规范,提升公司的运行管理水平,以适应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管理要求。

2.3 加强管理,确保效益发挥

一是进行水价改革,合理确定城乡各类供水水价,建立全县城乡供水维修基金。坚持既减轻农村群众的负担,又调动农村用水积极性的原则,通过召开水价听证会,重新核定城乡各类水价,合理确定县城和农村水价。二是加强供水工程管理与扶持,建立运行维护基金,确保效益发挥。由县政府制定出台城乡供水维修基金筹集与使用办法,建立全县城乡供水维修基金,弥补供水工程大修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将全县所有用作水源地的水库统一划归县水利局管理,解除或变更镇街与各承包户签订的承包合同。对用于水源地的水库,建立水库水体清洁制度,加强水库及上游河道的水面保洁,并由水利、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水源地的水质不受污染。四是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现代化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实施调水信息化管理,完善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应急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3 困难与问题

3.1 骨干管网建设亟待加快

一方面,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农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群众对供水的水质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尚有近1/2的区域还是单村供水工程供水,这些工程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3.2 村内管网问题制约城乡供水工程运行

农村村内管网大部分是“村村通”时期由村庄自我建设,管材和建设质量标准较低,经过多年运行,目前一部分村庄管网已经无法供水,其他大部分村庄管网带病运行,跑冒滴漏严重,一旦接入大管网,管网承受的压力更大,造成管网覆盖区的一些村庄无法顺利并网。

3.3 部分农村并网积极性不高

在城乡一体化供水推进过程中,相当比例的一些村庄并网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村庄的村级供水工程尚能运行,群众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有水吃就行”阶段,对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目前约一半村庄的供水是免费供水,费用由集体承担,担心并网水价偏高,群众无法接受。

3.4 配套措施和工程管理有待完善

一是重点水源地水质恶化的情况尚未得到彻底根治。凌山头水库的水质恶化情况虽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污染源头尚未得到彻底治理,污染水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他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管理措施也尚未制定落实到位。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信息化、自动化运行程度不高,达不到现代化的运行要求。三是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监管体制、工程运营管理的内部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供水情况下,对农村的供水管理经验较少,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将农村供水进一步管理好。

4 措施与建议

4.1 加快供水主管网的建设

按照确定的总体建设目标,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2016年底达到100%,彻底实现全县一体化供水。

4.2 推进村内管网改造步伐

村内管网改造的压力主要在于改造资金的筹集。上级的财政饮水安全资金可以满足供水主干管网的建设和少量的村庄改造,大部分村的村内管网升级改造资金需要地方自筹解决。为鼓励农村入网并网供水,由水利部门根据主管网的延伸覆盖情况,联合覆盖区域的镇、村制定每年的村内管网计划,改造资金由受益村自筹一半,县财政补助一半的方式解决。为保证施工质量,要统一设计、统一实施、严加监管,由专业队伍施工,不再由村级实施。

4.3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是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编制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信息化调度和自动化控制实施方案,建设全县供水调度中心、管网GIS系统和压力、流量的在线监测系统,即时掌握全县管网的实时情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提升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执法监管能力。自来水总公司设立供水服务热线,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做到迅速及时处理。同时将全面加强执法监管,抽调人员组建供水执法中队,及时查处偷水、破坏供水设施等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供水管理和监管水平,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4.4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保障水质安全

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水库水源地生态整治综合规划,制定综合保护措施并逐步实施。同时,提高现行水质指标化验检测能力,实现浊度、余氯、pH值等主要指标的在线监测,实时掌握水质情况,增强水质变化的应变能力。

4.5 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

成立多部门联合的城乡供水协调机构,加强人员配备,明确管理职能,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镇村城乡供水工作的考核,调动镇村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 张玉燕)

S277.7

B

1009-6159(2014)-12-0046-02

2014-07-04

王乐强(1974—),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临沭县水厂水源地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临沭县启动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天发苗木育苗基地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天发苗木育苗基地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