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内涵的哲学思考

2014-04-06夏东民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灵美美丽中国美丽

夏东民,罗 健

(1.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2.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提“美丽中国”建设,表明我们党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这一鲜明亮丽的文学术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但对这一术语的理解不少人是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认为这是着眼于生态建设任务的紧迫性而言的。我们以为,“美丽中国”不能仅局限于“生态美”,它有着更为丰富而宽泛的内涵。

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在这里,提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反过来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都有支撑作用。因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必须延伸到人与人的关系、延伸到人自身的道德素养问题。只有提升人的道德素养,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生态范围的狭隘视阈来谈生态建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由此,“美丽中国”建设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生态视阈,推进生态文明需要全面的建设、需要所有人的合力,实现生态文明除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外,还需要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归根结底需要社会整体文明的全面进步。

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相和谐的综合性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建设根本目的是推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和谐最终旨归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美丽”的国家。或者说,之所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目标就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即生态美、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即心灵美、人与人的和谐之美即社会美。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的过程也即我们不断超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因此,“美丽中国”的建设就不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了“美丽中国”以更丰富的内涵。

再次,从哲学角度分析,“美丽中国”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之美。“美是和谐,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感性与理性、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和谐统一。”[2]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类在实践活动当中与对象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审美活动的主体就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类自身。“和谐美学必须从建设和培育健全的审美主体着手,即必须培育健全的个人。”[3]人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格和谐与心智的全面发展,不断达至感性与理性的均衡和谐,逐渐实现人的主体性与对象性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和谐美学的建构不但需要人自身的和谐与健全,还需要审美客体即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谐美学的建构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互为一体的,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美学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3]此外,和谐美学的建构要求审美关系的统一,即要求审美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同外部对象世界之间实现动态的共存与融合。“要缩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使个人从孤立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归社会和集体;使人类从与自然的隔离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接近、和谐与统一。”[3]和谐作为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其落脚点和旨归最终都是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是关心人、重视人的,是主张解放全人类的”[4]。从和谐美的角度探讨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当指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达成的全面和谐关系而形成为一种整体的“和谐”美。

二、“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

我们认为,“美丽中国”的内涵应该拓展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即生态美、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即心灵美、人与人的和谐之美即社会美。

(一)生态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其实质是生态美的保持与建设。生态美是在自然人化的基础上的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本真化的统一,其中人的自然化是指人自觉地保持对自然的谦卑态度,把自然当作自己情感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在与自然的情感联系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自然的本真化就是让自然成其为自然,而不是成其为任人类无限制地索取的能源库[5]。当然,自然的本真地位需要由人去确认,自然本真化需要人的参与,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让自然本真化。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生存质量的持续提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乎人的生存根基与发展前景,直接影响人的生存、生活质量问题。当代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从生态美学角度看,科学发展的要义之一就是建设生态美,不仅要排除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美的破坏,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的持续建设满足人们对生态美的精神需求。“优良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客观的审美对象,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6]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式。

当代中国建设生态美,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增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确立自然的本真地位;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正当的生态权益,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美”的需求。为此,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这是对生态美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心灵美: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

心灵美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人与自身的和谐,需要心灵美的塑造与保持。“人的和谐主要是人格的和谐与心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超越了物质局限的自由的人——审美的人。”[7]一个具有心灵美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是追求“真、善、美”的人,是努力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不愿意追求真、善、美的人,其思想道德行为往往无法符合社会主导的先进道德要求,其人格、心智往往无法获得全面发展。相反,人与自身最终难以达到和谐,也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一些人道德评价标准失衡,对道德要求迷惘,整个社会出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道德缺失现象。道德缺失、信任危机给社会带来很多危害,尤其是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加剧了人自身的精神痛苦。一些人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增多,人格被扭曲,恐惧、焦虑等精神症状程度不等地在社会各个角落蔓延。人作为审美主体出现了一些偏怪和不健全现象,社会审美的形式标准也发生了偏差。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人们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功利,根本原因是思想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的不协调发展必然造成人的不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必然要塑造人的心灵美,倡导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1]加强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与自身和谐的直接体现,也是不断塑造人与自身和谐之美的重要路径。

(三)社会美:人与人的和谐之美

社会美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之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需要社会美的塑造与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相互支持、彼此关爱的美好社会;不仅是一个利益协调、公平公正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暖的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之美突出地体现在既尊重个人的自由与个性,又保持彼此的相互关爱与依存,在利益协调、社会公正基础上以审美化的温暖人情——亲情、友情和真情来弥补市场经济社会中人际关系出现的冷漠。没有情感美的参与,人与人的和谐便无法完整地、真正地实现。

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的无序性在加大,传统的社会规范逐渐丧失自己的力量。社会存在的大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突出表现在少数党员干部的腐败、社会保障上的乏力或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阶层与阶层的对立,引发了社会关系的紧张。利益的失衡、公平公正的欠完善、道德的危机直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冲突的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不得不成为人们所面对的审美客体,这样的审美客体难以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之美也就难以产生。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社会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社会美需要所有人的行动,也能为所有人共享。“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1]

三、“美丽中国”内涵的辩证意蕴

“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是紧密相关的辩证统一体,其中,生态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自然前提;心灵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道德基础;社会美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合力之源。

(一)生态美:“美丽中国”建设的自然前提

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紧密联系,受着宏观生态系统的制约。社会有机体以自然生态为前提,同自然有机体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等方面的变换。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中产生着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历史关系。“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8]。只有以自然生态为前提,社会生产才能持续进行,才能保障社会有机整体的稳健运行。没有健全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障,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甚至无法进行,也就不可能存在有序的社会。在一定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必然延伸并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要受制于具体的和特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健全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就失去了自然的生态美,而享受自然的生态美是人的本性需求,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就必然影响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因此,生态美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自然前提就是要求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支持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需要对生态环境以美的呵护;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以美的原则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和谐,最终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和谐。总之,生态美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自然前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既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又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二)心灵美:“美丽中国”建设的道德基础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把人们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活动区分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与社会制度紧密联系的意识形态观念。马克思说:“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9]马克思实际上已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协调发展,只有人们的智慧和道德水平同时得到极大提高,才能建设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毛泽东也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0]建设美丽中国,整个社会需要较高的精神文明状态,需要高素质的社会道德主体。

从个体意义上来看,人的心灵美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体具有心灵美,才可能做到彼此善待,人与人之间才会有和谐的关系;社会主体具有心灵美,才可能具有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正义感,才能尊重并保护自然。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谈道,在未来的社会里,必须“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11]。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心灵美的人。社会、自然都要靠人的实践活动来改造,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具有最美心灵的中国人,美丽中国建设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美丽中国”的美既体现在山川、文化、历史方面,更体现在人文道德——具有美丽生命的人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丽中国”展现的是一种温暖感人的人文道德之美。

(三)社会美:“美丽中国”建设的合力之源

美丽中国,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图景,必须合力推进建设,社会美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合力之源。马克思说:“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8]马克思的话告诉我们,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或者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范围内,也即人们只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合力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社会虽然有着不同的个体利益欲求,不同的主体力量,但其结果却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整体的效果。恩格斯认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2]恩格斯实际上是指出,社会的发展受着客观的、整体的合力推动。但在一定时期,社会合力的程度不一,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存在着差异。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即呈现为社会美的状态中,社会合力的程度就高,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就快。邓小平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13]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社会美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合力之源。

社会美影响着自然美的实现。社会关系一旦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而实现。人与人的关系必然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人与自然对立的深刻原因要从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原因中去寻找。这种自然宗教或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反过来也是一样。这里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这正是因为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8]另外,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是一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8]。人作为环境的产物,社会美也必然影响着个体的心灵美,人正是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塑造着自我的心灵美。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丽中国”不仅需要个体的心灵美,更需要的是整体的社会美。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周来样,韩贻杰.和谐美学的探索与建设[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1):119—129.

[3]梁振南,蒋爱先.和谐美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J].学术论坛,2009,(9):11—15.

[4]黎德化,程广云.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徐碧辉.美与和谐及其社会建构[J].哲学动态,2007,(10):31—35.

[6]方世南.马克思恩格斯弱者权益保护思想[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7]彭青,肖向梅.美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56—5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心灵美美丽中国美丽
什么是“五讲四美”?
心灵美的小兔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阅读理解三则
“心灵美”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