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资讯

2014-04-06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排污权来源污染

【环境新闻】 环保部全面备战新环保法

明年将实施的新环保法对于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对此,环保部副部长潘岳今天提出,环保系统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单位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健全举报违法、公益诉讼等公众参与的程序机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9-23

环保部:环保部门要更深介入国家和地方规划

环保系统要积极参与宏观综合决策,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环保规划要与城市、土地等规划相衔接。环保部门要放眼长远,更深地介入目前的国家和地方规划体系,把环保的本质要求体现在所有规划中,抓住政策环评这一实现科学决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制度,抓紧完善协同机制、建立评估规范;对区域限批既要用好用足,又要严格规范。

来源:新华网2014-09-23

环保“猴皮筋”锻成“高压线”生态文明制度日臻完善

“两高”降低污染环境罪入罪门槛的司法解释发布实施,《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25年来首次“大修”,“大气十条”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发令枪,中组部明确政绩考核不能以GDP论英雄。干部政绩考核“指挥棒”越来越“绿”。2013年底,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大气十条”的责任主体与考核对象,确定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评估考核思路,标志着我国最严格大气环境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正式确立。

来源:人民日报2014-08-26

两部委力推排污管网市场化污水处理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这份名为《关于在城市市政公用领域推广和规范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指导意见》主要目的是推进污水管网市场化,而PPP模式将是主要推广模式。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适用于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近年来,我国财政部一直力推PPP模式,今年4月份还专门组织财政系统培训会议并分享经验。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4-08-29

【政策法规】 鼓励第三方治污“谁污染,谁付费”模式浮出水面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并明确“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上海即将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也出现了鼓励第三方治理的内容。排污单位以合同委托的形式,通过付费,将其污染治理设施或产生的污染交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运营或治理,这就是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的地区普遍采用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

来源:解放日报2014-08-26

禁止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项目进三峡库区

国务院近日就《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作出批复。批复指出,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点的淡水资源库,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化工、医药、电子等污染较重的产业项目,禁止有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产业项目进入库区,以保护三峡水库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8-26

火电企业排污权交易遭禁脱硫脱硝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火电企业(包括其他行业自备电厂,不含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部分)原则上不得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涉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地区不得进行增加本地区污染物总量的排污权交易。分析人士指出,大气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是一项长期工作,火电企业禁止参与排污权的交易,企业自身在脱硫脱硝方面的投资有望提升,脱硫脱硝设备需求望迎来快速增长,行业有望迈入快速发展期。

来源:中证网2014-08-26

【科技动态】 世界气象组织: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9月9日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均创下新高。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 ppm(1 ppm为百万分之一),相当于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初步数据显示,受地球生物圈吸收量降低及排放逐步增加的影响,2012至201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9 ppm,为1984年以来的年度最高增幅。

来源:新华网2014-09-10

大肠杆菌可生产燃料 有望成为替代能源

《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刊登研究称,英国和芬兰科学家经过基因改造,研发出无害内脏的大肠杆菌用于可再生丙烷的生产。路透社表示,该研究不仅为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有望找到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4-09-09

PM2.5可能“祸害”卫星观测

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可能会严重干扰卫星观测。大气中PM2.5等颗粒物越多,地表附近的二氧化氮浓度越高,二氧化氮的卫星观测值就越比地面观测值低。研究小组认为,卫星利用光谱来观测空间到地表的二氧化氮浓度,PM2.5浓度越高,太阳光就越无法充分到达地表,从而导致卫星观测失准,很可能比实际水平低估30%至50%。

来源:光明日报2014-09-04

【环球扫描】 美国城市空气质量20多年来持续改善

美国环保局日前发布了《提交国会的第二次城市空气有毒物质整体报告》,称自国会1990年通过《清洁大气法修订案》以来,24年来全美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美城市空气中的苯污染物减少了66%。苯能诱发癌症,长期暴露在苯污染中,会对骨髓产生影响,导致贫血和白血病。此外,燃煤电厂等人为汞排放也减少了近60%。高浓度汞会对大脑、肾脏和胎儿发育造成损伤。室外空气中的铅含量也下降了84%,铅会导致儿童大脑发育迟缓。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4-08-29

澳大利亚铅采矿造成早期南极污染

美国荒漠研究所的科学家日前在Nature集团期刊《科学报告》发表文章称,早在19世纪末,南极就已经出现了铅污染,而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南部的铅采矿所造成的。研究显示,南极洲的铅以及澳大利亚布罗肯山的铅同位素相同,且南极洲铅污染出现的时间、沉积的速度与布罗肯山采矿的过程十分吻合,因此,澳大利亚南部的采矿点是造成南极洲铅污染的罪魁祸首。“这些最新的记录表明,冶炼、采矿、以及化石燃料燃烧等工业活动,对世界有巨大影响,哪怕是最偏远地区。”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4-07-31

受气候变暖影响世界第三大冰川退缩明显

普若岗日冰原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是世界第三大冰川,按照冰川学界的划分,被归为“冰原”。冰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冰原所处的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在过去30余年间,青藏高原海拔4 000~5 000m高度范围内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8℃,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与此同时,普若岗日冰原已向上收缩约50m。

来源:新华网2014-07-29

猜你喜欢

排污权来源污染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环境初始排污权核算方法比较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的问题与完善市场机制
平湖全面完成关停电镀企业排污权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