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环境行为管理研究
——以H省为例

2014-04-06许鹏飞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境评价信息

陈 静,吕 丹,许鹏飞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

企业环境行为管理研究
——以H省为例

陈 静,吕 丹,许鹏飞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4)

有效防治工业污染、改善环境是工业企业的基本责任。以能够反映企业环境行为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的百分制量化评价体系,对H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的环境守法行为、企业污染控制行为、环境信息公开行为等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省企业环境行为有较大提升空间,重污染行业形势令人担忧,由此明确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并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措施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建议。

环境行为;企业;评价;建议

企业是工业污染防治的主体,其环境行为决定了工业污染防治的水平。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增强,要求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的愿望日益迫切,而企业环境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往往受到多重压力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企业环境行为表现。本研究以能够反映企业环境行为的相关信息为基础,对H省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排污工业企业环境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1 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的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自身的环保意识还较薄弱,工业企业产生各类污染,必然会引起环境问题。日欧美发达国家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的杰出代表,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规定首先体现于他们对社会责任规定的法律法规中,其次是企业对环境责任履行的自觉性与政府的监督和督促相结合,共同努力推动企业社会环境责任[1]。21世纪初,我国部分省、市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并逐步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2 评价体系

2.1 样本设计

H省各类企业达40余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2万家,其中环保重点调查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占H省污染物负荷比为85%[2]。选取国家、省级的重点监控企业样本474个,其4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在40.4%~83.1%之间,平均占比60.5%,而其工业总产值占重点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7%。因此,通过对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基本可以反映H省企业环境行为的整体概况。

2.2 评价方法

实行量化百分制评价。企业环境行为既与外部的环境规制压力和区位条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又受内部的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结合H省环境保护工作特点和企业环境行为的特性,借鉴专家意见、外省相近规则进行修正和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指标分值权重。

在数据来源上,以要求信息公开的方式从环保部门及各类统计年鉴、媒体等相关渠道获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其来源的合法性;在评价分析及数据处理上,提出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指标,并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大量信息数据的集中统一处理;针对部分指标数据不完整的情况,通过对不同情况赋予平均分值,以保障最大化的公平和合理。

2.3 评价内容

例3:原文:I need you to go to London and meet someone,a Richard Bromley in SO15.

设置5类22项评价指标,基本覆盖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内容[3]。

2.3.1 环境守法行为

涵盖企业是否按期缴纳排污费,如期申报排污状况情况,环境统计情况,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置和利用情况6项内容,主要评价企业在日常环境活动中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行为。

2.3.2 企业污染控制行为

涵盖企业持证排污情况、主要污染物[4]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达标率、监督性监测达标率情况4项评价内容,主要评价企业在执行环境政策过程中进行污染控制的行为。

2.3.3 环境信息公开行为

涵盖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排污信息、厂区环境质量信息等信息的公开情况,主要评价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情况。

2.3.4 社会影响行为

涵盖群众投诉及污染纠纷情况、企业违法处罚情况两项内容,主要针对参评企业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2.3.5 清洁生产行为

反映参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及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情况。

3 评价分析

3.1 整体分析

H省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整体平均67.19分;分值在70分以下的有280家,占62.4%。五类行为指标的得分情况依次为社会影响行为(91.50%)>清洁生产(75.17%)>环境守法行为(73.77%)>企业污染控制行为(67.8%)>环境信息公开行为(3.20%),其中环境守法行为中的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行,环境信息公开行为中的企业环境管理信息与企业排污信息得分偏低。

参评企业中,国控企业占86.64%;省控企业占13.36%,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分值在38.41~86.19分之间。国控企业除环境守法行为得分低于省控企业外,其余四大项指标成绩均高于省控企业,省控企业环境行为与国控企业存在一定差距。

评价结果表明H省企业环境行为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行为表现欠缺,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未将环境管理信息、排污信息和厂区环境质量信息自觉及时公开,同时政府也没有强制措施,社会缺少舆论监督等。

3.2 重点减排行业分析

国家及H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将火电、钢铁、造纸、纺织印染、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列为污染物减排重点行业,按行业评价得分在64.19~70.00分之间,表明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行为不佳,形势令人担忧。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动力不足,压力不够,加强和改善企业环境行为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全面实施多项环保设施改造工程,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从而改善重污染行业的整体环境行为。

4 企业环境行为研究结果与改进建议

环境行为评价情况既可表明企业环境行为得分率或评价满意度,也可反映企业环境行为缺失的程度或差距的大小,可促使企业提高绩效[5]。要促进其有所改进,应从三方面着手:从企业角度,积极主动改善自身环境行为;从政府角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条例,实现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有效约束;从社会角度,通过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和影响企业改善环境行为。

4.1 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由于其规模、行业、业绩、管理者环保意识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同,造成不同的环境行为和表现[6]。各企业可依据自身实际状况,从三方面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行为:一是增强环境保护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规范企业自身环境行为,将环境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纳入经营战略,使其成为企业不断努力改进的目标[7];二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结合环境保护规章政策要求,制定环保工作计划或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环境意识,使之共同为改进企业环境行为努力;三是企业采取全方位的环境行为,注意宏观方针的指导与微观措施的实施相结合,在生产运营中的每一环节都采取环境行为,积极采用节能减排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依托技术创新更有效地集约利用能源与资源,尽量减少污染物质排放,实现绿色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环境行为的最优化效应[8]。

4.2 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完善环境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调节企业的环境成本负担,从而推动企业采取积极的环境行为;鼓励企业自愿进行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推动绿色消费,引导市场减少对环境影响严重的非绿色产品的需求,为绿色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大力支持。二是实施有效政策引导,采取激励措施:定期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企业和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信息不对称格局,也利于企业间互相学习提高[9];提供环境培训和环境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从资金方面建立企业环保投资援助机制,施行环境优惠政策,通过环保资金奖励、减免费税等手段激励企业采取环境行为。三是完善环境规章制度,加强环保制度创新,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环境监察等制度,对社会监督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保证公正执法,加强执法队伍思想、作风等方面的建设。

4.3 发挥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

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无论个人或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都应肩负起环境保护责任,依靠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监督企业不良环境行为;同时,环境管理部门要给予社会监督以支持和帮助,对社会监督反映的企业不良行为,能及时、坚决进行查处,依据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处理;再者,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宣传舆论监督作用,利用自身优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社会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氛围,促进和影响企业自觉改善环境行为。

[1]黎友焕,龚成威.环境规制下的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及启示[J].世界环境,2008(3):26-29.

[2]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88.

[3]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EB/OL].(2007-04-20).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4/20/content_589673.htm.

[4]国务院.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EB/OL].(2011-12-15). http://baike.baidu.com/view/7132878.htm?fr=Aladdin.

[5]周曙东.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2):181-183.

[6]孟庆峰,李真,盛昭瀚,等.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9):101-106.

[7]李富贵,甘复兴,邓德明,等.企业环境行为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49-51.

[8]潘霖.中国企业环境行为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徐易伟,栾胜基.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J].企业环保,2004(6):50-53.

(编辑:周利海)

A Study o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Management——Taking H Province for Example

Chen Jing,Lv Dan,Xu Pengfei
(Henan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Zhengzhou Henan 450004,China)

Effectively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re the fundamental responsibilitie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reflecting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H Province,through establishing a percentil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evaluated and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the representative and typical key pollut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H province has more room for growth and heavy pollution industry's situation is worrying.The purpose is to clarify the key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improving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enterprise and society.

environmental behaviors;enterprises;evaluation;suggestions

X3

A 文章编号:1008-813X(2014)05-0001-04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4.05.04

2014-07-14

陈静(1971-),女,河南驻马店人,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评价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订阅信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展会信息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