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执法作战指挥训练方法构成

2014-04-06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受训者教员技能

高 琦

(四川警察学院 警训部,四川 泸州646000)

警察执法作战的训练方法应灵活运用,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由五个环节组成,本文将对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战例研究、编组作业和综合演习这五个环节依次进行分析。

一、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受训人员执法作战指挥训练的必备环节。受训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准备”二字,它为下一个实施阶段打下基础,它帮助教员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同时也能使学员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其主要有五个步骤。

1.研究训练大纲。了解训练的本质内容以及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训练任务、准备事项等等。

2.学习计划的制定。制定学习计划能够使我们明确理论知识学习的指导思想、内容、基本要求及质量指标等。

3.编写或选择理论教材。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学习资料,因此编写一份详细的讲义可以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

4.编拟理论辅导提纲。在编拟时要注意明确学习的目的、科目、内容、步骤、时间分配、基本要求等,为学员学习提供指导要点。

5.备课试教。备课主要是为了让教员能够在授课前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做好充足的准备。试教是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模拟授课的大致流程。

(二)实施阶段

1.理论辅导。通常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教员将应掌握的基本内容、难点、疑点及重点进行大概提示、有针对性的讲解,也可以采取理论提示的方法或解疑的方法进行理论辅导。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方便学员理解,将每门课程的理论体系、重难点知识等问题讲述清楚,并准确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

2.个人自学。学员要通过自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相关的知识。它是一个深入熟悉的过程,自学要把握好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员应明确理论知识的重难点,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员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员在学生自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学员自身的求知欲应加强,对知识越渴求、兴趣越大,学习起来就越有动力,效果就越显著。学员还应有较强的意志力,要不断督促自己去接受新知识,这样才能在理论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分组研究。分组研究是作战指挥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为帮助受训者更好地学习,将他们分编成若干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组员各抒已见,汲取好的观点,互相启发学习。当然也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教员要根据理论学习的目的、内容和个人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解决的重难点;二是受训者自身也要做好充足准备,配合教员的授课,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小结讲评。这是实施阶段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是对理论学习情况的总结,是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步骤。在总结时,教员要对理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对于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员和学员可以一起进行研讨;受训者应对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所以教员应进行必要的组织引导。小结讲评也可以采取另一方法:受训者发言谈学习体会,然后教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归纳,这样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效果得以巩固。

二、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学习掌握警察执法作战指挥基本技能的方法,技能训练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授课者规范的示范、受训者的反复练习而使受训者形成技能的训练过程,它在指挥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讲解示范

这是技能训练的第一步,教员应为受训者进行准确的示范,可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讲解要按照一定流程把问题一个个地讲解清楚。教员对训练不应操之过急,不应贪多求全,对于不容易掌握的技能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使受训者能真正熟练掌握。

(二)个人训练

个人训练是掌握技能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也是受训者最易出错的部分。受训者有自己的主观思想,而且对操作步骤并不是特别熟悉,在训练时难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范来执行。尤其一些初学者没有一定的基础,动作操作错误较多,教员就需要及时纠正学员的错误操作,解决学员的问题,从而提高学员整体的学习效果。

(三)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是对技能的训练效果和学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考查的阶段。可采取分项、分阶段的方式将技能训练的内容分为若干个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设定一个标准,根据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三、战例研究

战例研究是通过对已往作战指挥实例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学习更多的实战经验的训练方法。在实例研究中,受训者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总结以往作战指挥的得与失,找出其变化规律,并找到自己应学习的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战例研究通常采用三种方法进行。

(一)战例介绍

战例介绍是选取典型的作战指挥实例进行研究学习,有针对性地介绍战例中的背景、处理手段以及过程等。学习研究作战指挥理论的方法主要有四步,即明确计划、介绍战例、组织讨论、小结讲评。第一步,对战例的题目、目的、内容、要求等进行宣布。第二步,通过沙盘或是战例图等学习工具介绍作战的过程、作战的手段以及作战的经验等。为了使学员印象深刻,一定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第三步,是分组重点研讨战例中的失与得,总结作战指挥思想。第四步,有选择性地讲解学习思路和战例体现的作战指挥思想和经验教训等。对战例分析时,要抓住重点,对有指导意义的地方要加以强调,以加深印象。

(二)战例剖析

战例剖析是对以往战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其内在规律的阶段,主要按准备、逐段研究、归纳总结三步进行。

1.准备。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应考虑到多种情况如敌情、我方的战斗企图、编制装备、地形条件等,还要明确研究计划,熟悉战例的背景、战前态势,了解上级的意图等,这是训练应具备的前期准备条件。

2.逐段研究。将战例按战斗的阶段分段分别进行研究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关系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可以从警匪双方思考中总结经验,还要根据条件的变化有所变通地处理问题,不能盲目地一成不变地遵循旧方法。

3.归纳总结。对战例中体现的作战指挥思想以及对未来作战指挥的指导作用归纳总结,并对每个部分的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

(三)战例作业

此阶段要求学员把自己假想成战例中的指挥人员来完成作战指挥作业。按三步进行,分为作业准备、组织作业实施和总结讲评。

1.作业准备。提出要求执行的事项,介绍战例的基本情况。

2.组织作业实施。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分段作业法和连贯作业法。比较常用的是分段作业法,其步骤是组织完成作业、进行组织内部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3.总结讲评。对作业的情况进行讲评,总结归纳,对作业中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以加强对执法作战指挥的认识。

四、编组作业

编组作业是通过假定角色的方式进行执法作战指挥训练,其作用是:帮助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加强技能的训练;培养指挥员和指挥机关人员的整体协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熟悉组织指挥作战工作的程序和内容。编组作业通常按照三个步骤进行。

(一)作业准备

准备时不仅要明确组织机构人员各自的分工情况,还要了解作业的课题、目标以及基本要求等。受训者不但要了解作业的基本情况,还要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作业实施

受训者应明确作业的要求和执行事项。编组内的各人员按其相应的职责应独立完成各自应做的事项。在实施阶段中,教员应仔细检查每一位受训者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受训者在实施阶段中产生了问题,不要马上帮助其改正错误,而应慢慢加以引导,使受训者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这样更能加深受训者的印象;如遇突发事件,可中止作业的实施,组织讨论后再继续作业,结束后还要组织讨论、总结。

(三)小结讲评

教员要对作业情况进行小结,提出并解决作业中的相关问题,阐述其有关理论,并制定下一步的相关计划。

五、综合演习

综合演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类:1.按演习对象可分为:首长机关演习、首长机关带部分实警演习、实警演习。2.按演习的阶段可分为:分段演习和连贯演习。3.按演习的方式可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地演习;单方实警虚拟对抗演习、双方警匪虚拟对抗演习等;4.按性质可分为:示范性演习、检验性演习和考核性演习等等。5.按使用工具可分为:文字方案对抗演习、沙盘对抗演习、实警现地对抗演习等。

(一)综合演习的组成

综合演习是一种更加贴近实际作战的训练方法,是在假定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近似实战的作战指挥训练,它以对抗为核心,能帮助受训者更好地训练。受训者在进行综合演练前都要完成作战指挥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综合演习属于作战指挥训练的高级阶段,它能成就更多的指挥方面的人才,提高组织机关作战指挥的综合能力。从演习对象看,综合演习主要包括首长机关演习、对抗演习和实兵演习三个部分。

1.首长机关演习

首长机关演习的训练对象主要为指挥机关和指挥员。演习形式有单级演习和多级演习,还有利用自动化模拟对抗训练系统进行演习以及室内利用地图、沙盘演习等。要求做到“主官全、警种全、部门全、指挥辅助人员具体岗位全”,目的是帮助提高其组织指挥能力。

2.实兵演习

实兵演习一般应该在警力和首长机关演习的前提下进行实兵演习,再依据实际的情况适当地调高难度,实兵演习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还要协同紧、保障好、指挥灵。

3.对抗演习

对抗演习是指两个演习实体互相假设对方是敌人,相互对抗的演习训练。对抗演习应在教员的统一组织与协调下进行。对抗演习要求教员在设计假定情况时,在假定的情况下要故意地预留出空间和内容来进行演习,然后渐渐地有提示性地给予受训者新的假定调整,使受训者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给予判断并进行处理。对抗演习的特点是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对抗演习最基本的类型为“警匪”对抗,其基本要求是:第一,尊重自己的对手,相互帮助培养;第二,要不断制造矛盾,因为矛盾是一切对抗的起因;第三,要把握重点,提高对抗的真实性。

(二)综合演习的步骤

作战指挥综合演习一般程序为三个阶段,具体为:

1.演习准备。其主要工作包括七点:学习并研究训练的大致纲要,制定出演习计划;选择场地;组建导演机构;拟制演习的文书,包括假定和实施的计划;准备场地的器具;训练调理人员及情况显示人员;完善组织后勤服务等。

2.演习实施。它是完成好演习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重点在于对导演方法的把握,导演方法主要有三种:计划导演是按照演习的目的,根据预先确定方案有计划性地进行推演;随机导演是依据演习的课题、演习问题等来制定计划,并设计多种方案备用。如果在演习中出现问题,如过度使用火力、组织指挥失序、警方违法、过度使用警力等问题影响了演习的继续,可以采取相应手段,比如判定违法、受挫、增加战场各种干扰、增加处置艰难度和处置危险度以及增加新锐力量等来处理情况,改变不利因素;第三种为计划导演与随机导演相结合,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可以采用计划导演也可以采用随机导演,对于不同的演习阶段采取不同的导演方法进行导调。

教员在制定对抗演习计划时应进行全面的规划,要紧紧把握诸多因素,场地设施、技术装备、案件的性质、对抗的形式、通讯工具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在进行对抗演习时,导演人员应不时地对演习情况加以新的假定因素,这样可以训练受训者的反应能力,训练他们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抗演习要求训练计划周密严谨、步骤清晰明了,能帮助提高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受训者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3.演习总结。不管组织哪一种演习,都需要总结讲评,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提高。教员在进行演习情况的总结时,不仅要充分肯定受训者的成绩,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同时还要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中要把握三点:第一,弄清导调人员对演习的基本评价及裁决结果,从中分析利弊。第二,弄清裁决的依据、标准以及思路等等。第三,对裁决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加以讨论消化,以促进每一个受训人员在执法作战指挥能力方面都能有一个质的提高。

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战例研究、编组作业、综合演习这五个必要环节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它不仅使得警察作战指挥训练方法更为详细、更为系统,而且对训练方法的实验性探讨也有了推进。如果对这一体系能熟练掌握、认真执行的话,那么这种训练方法体系将有利于提高警察的执法作战指挥的能力。

[1]吴铨叙.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邢连杰.科技练兵方法指要[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学惠.外军作战与训练思想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 00.

猜你喜欢

受训者教员技能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