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陈蒿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50例

2014-04-05武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10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关键词:方中茵陈蒿乙型

王 政 武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10)

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进行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本院接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治疗的患者300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6.3±2.2岁,其中150例作为对照组,男81例,女69例,年龄(46.7±2.4)岁,病程(1.2±1.1)年,150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龄(46.1±2.1)岁,病程(1.3±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应用维生素K1、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等药物,同时补充血浆、人血白蛋白及能量合剂,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进行治疗,处方为:茵陈蒿、赤芍各15g,大黄、栀子、茯苓、泽泻各10g,甘草5g,实际药量随证加减,以上诸药加水煎煮,取水煎液300mL,1剂/d,温服,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疗效标准 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PTA上升至40%以上,TBIL下降至171μmol/L以下;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ridit分析,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98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50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7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慢性乙肝急重症疾病由于其黄疸证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且发病过程中具有变症较多、病情凶险、传变较快等特点[1],因而可归于中医“急黄”、“瘟黄”、“疫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致病机理主要是由于患者外感湿热疫毒,导致湿热壅盛,内蕴中焦,进而熏蒸肝胆,从而导致胆汁不畅而外溢,进而出现黄疸症状[2]。故该病的治疗核心应该在于清热利湿,退黄解毒[3]。茵陈蒿汤为中医治疗黄疸证的首选方剂,其方中茵陈蒿为治疗黄疸证之“要药”,具有清热燥湿、利胆退黄之功效,方中栀子具有通利三焦、清热降火之功效,可引湿热随小便而出;大黄具有通利大便之功效,其可导郁热自大便而下;方中赤芍既可清除入血邪毒,又疏导留滞之瘀;茯苓、泽泻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之功,其可使湿热自小便而去,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共奏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

[1]徐国萍,白 娟,舒静娜,等.茵陈蒿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64-67.

[2]李仁国,胡 鹏.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4):442-444.

[3]赵 峥.猪苓多糖合并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慢性乙型活动型肝炎60例[J].陕西中医,2012,33(9):1117-1118.

[4]李红阁,苏和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探析[J].陕西中医,2012,33(4):463-464.

猜你喜欢

方中茵陈蒿乙型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Chemical characters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qi Lingmao formula(巴芪灵猫方)on experimental liver injury
茵陈蒿汤煎煮工艺的优化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基于心,准于行” 党建与企业发展相融共生
五味子酒助眠
咽干,喝甘桔冰梅饮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初夏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措施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