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痹和络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风湿痹阻证64例

2014-04-05赵平安佟晓辉尚洪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硬皮病风湿局限性

王 闯,赵平安,佟晓辉,尚洪宇,刘 畅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宁夏 银川 750001;3.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北京 100029;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通痹和络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风湿痹阻证64例

王 闯1,赵平安2,佟晓辉3,尚洪宇1,刘 畅4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宁夏 银川 750001;3.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北京 100029;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笔者导师王俊志教授用通痹和络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风湿痹阻证64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4例中,男18例,女46例;年龄18~60岁,平均28岁;病程0.5~11年,平均4.1年;病变部位局限在头面部20例,在躯干四肢部位44例;住院40例,门诊24例。两个月以内未使用任何影响结果判断的药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局部皮肤硬化可见于头面部、躯干或四肢。通常呈单处损害,形态可为片状、带状或滴状,有时也可呈多发性。皮损初起为淡红色、水肿性斑块,质韧。逐渐转变为淡黄或象牙白色、略凹陷,后期出现萎缩,皮肤变薄、发生硬化,触之有皮革样感。有时留有轻度色素沉着。症状轻微,偶有轻度瘙痒、疼痛。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为风湿痹阻证。发病初期,皮肤浮肿,皮纹消失,紧张变厚,按之无凹陷,颜色苍白或黄褐,表面温度偏低,刺痛或麻木,肢端青紫、苍白,遇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加剧。伴有关节痛,或有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经血暗紫。舌紫暗苔薄白,脉濡细。

2 治疗方法

通痹和络汤药用鹿角胶10g,熟地10g,当归15g,白芍15g,鸡血藤20g,川芎15g,麻黄6g,桂枝15g,威灵仙20g,细辛3g,羌活15g,独活15g,地龙20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餐后0.5h温服,每次150mL。

3 疗效标准

治愈:皮肤质地软化,皮肤颜色恢复基本正常或正常,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正常。显效:皮肤质地明显软化,关节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皮损无继续扩大的趋势。有效:皮肤质地变软,关节活动能力改善,皮损范围未明显扩大。无效:皮损无显著变化,或病变范围有所扩大。

4 治疗结果

痊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2%。用药时间最短40天,最长11个月,平均6.3个月。

5 典型病例

李某,女,28岁,2013年11月就诊。双下肢多处皮肤硬化伴萎缩两年,且呈进行性加重,经皮肤活检做病理确诊为局限性硬皮病,曾口服雷公藤片、丹参片、积雪苷片、血府逐瘀胶囊及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查心、肝、肺功能正常。左下肢内侧自腹股沟部至足踝部、右大腿前面及右足背的皮肤呈现显著皮肤硬化、萎缩伴色素沉着,皮肤坚硬,难以捏起,呈现显著蜡样光泽,左膝、左踝关节功能严重受限,表面温度偏低,刺痛或麻木,肢端苍白,遇寒冷或情绪激动时青紫。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经血紫暗。舌紫暗苔薄白,脉濡细。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及肝肾功能均显示正常,抗ANA抗体(-),血沉30mm/h。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给予通痹和络汤14剂,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餐后0.5h温服。服药14剂后皮肤坚韧感略好转,上方加减变化共治疗3个月,双下肢病变皮肤软化,右膝、踝关节活动自如,血沉14mm/h。停药2年未见复发。

6 讨 论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以皮肤肿胀、硬化、后期萎缩为特征,属于中医“痹证”、“皮痹”范畴,《素问·痹论篇》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皮寒。”病因与风寒湿三邪有密切关系。由于素体气血亏虚、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肤经络之间,气血凝滞皮肤失荣受损而发病。治疗应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原则。

通痹和络汤是王俊志老师治疗局限性硬皮病风湿痹阻证的经验方,方中熟地、鹿角胶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桂枝通阳散寒,温经除痹,并引诸药达于肌表。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养血和血,通经和络。麻黄、桂枝、细辛温经散寒,宣通经络。地龙、威灵仙除湿通络,搜提肌肤中之陈寒固冷。炙甘草扶助正气,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以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主,活血化瘀、散寒除湿、通络除痹为辅。研究证实,硬皮病患者存在明显血管异常,其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有广泛改变,微动脉有固定性阻塞和血管痉挛。而熟地、鹿角胶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活血药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能显著抑制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地龙和威灵仙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麻黄、桂枝、细辛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防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通痹和络汤治疗局限性硬皮病风湿痹阻证既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又有抗纤维化、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60.

R255.682.9

B

1004-2814(2014)12-1100-01

2014-07-28

刘 畅

猜你喜欢

硬皮病风湿局限性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