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流洁净手术间的环境控制管理

2014-04-05杨晓萍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层流管理控制物品

杨晓萍

层流洁净手术间在各医院已被广泛应用,对于降低因术中原因造成的感染起到很大的帮助。手术间是一个医师、护士、患者、进修生、实习生等人员相对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到位,极易造成切口感染、医院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现就层流手术间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有1间百级洁净手术间和6间万级洁净手术间,各项卫生学检测结果显示,均达到规范标准。年均手术10 000余例次,日平均手术25台次,并且接台手术多,手术间周转使用率高。

1.1 人员管理控制

1.1.1 进入手术间的患者管理控制 手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告知患者有关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查看督促术区皮肤清洁准备,术日晨由手术室护士到病区与科室责任护士进行交接,接入手术室后,在专区用对接车交换,协助戴上帽子,检查着装,做防止交叉感染工作。

1.1.2 见习、实习、进修人员的管理 对来医院见习手术的学生、轮转到外科的实习及进修医师,由手术室专科教员进行专科培训,其内容包括无菌观念及进入层流洁净手术间的注意事项,考核合格后登记记录,由专人负责把关,未经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入层流间参观及参加手术。手术室应尽量处理好既要让实习、见习生学到手术操作技能和知识,又要做好控制感染的工作,手术间内无影灯都安装有摄像装置,外连接有显示器,除必需的跟台手术外,可安排实习生等人员在观摩室内观看手术操作过程,减少手术间人员数。

1.1.3 监管区的控制 手术室临管区设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岗位环节,设置工作严谨、细致、责任心强的监管员,主要负责管理手术室所有进出人员,维护手术室的接送工作秩序,按照手术室规章制度要求严格控制人员进入,监督所有进出手术间的人员的着装是否符合规定等。

1.2 层流洁净手术间保洁工作的管理控制 由保洁公司专职保洁人员承担,上岗前对保洁人员进行2周培训。主要是无菌意识、无菌区工作流程及清洁工作,重点部位由手术间的巡回护士负责清洁整理。手术中使用的仪器,由专职护士及麻醉医师专门擦拭、清洁整理。值班护士监督机组人员进行手术间层流洁净处理。

1.3 入出手术间物品管理控制 凡是进入手术间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灭菌处置后才准许进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柜两种灭菌方法实施,手术室所用物品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有些特殊器械应在入手术间之前去掉外包装用专用转运车带入手术室,以防止带入微生物而造成交叉感染。手术前1 d,将所有用物准备充分、完备,指定专人对次日所有手术器械、包清点检查、核准,防止因准备不足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感染机会。

1.4 连台手术的环境管理控制 由于手术患者量大而手术间需求多,连台手术不可避免,前一台与后一台手术之间由保洁人员及巡回护士快速清洁整理室内卫生及物品,更换手术床罩、体位垫,净化机组运作时间百级为15min,万级30min[1],仪器设备准备间要备有足够的手术床垫、体位垫、圈、棉垫等物品以备接台手术时用,杜绝重复应用,防止交叉感染。

1.5 特殊感染患者及急诊手术管理控制 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在手术前1 d申请手术时,在患者信息一览内注明感染的标志,安排手术间时把其放在隔离手术间或放在最后,手术间门外悬挂"隔离"标志,提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术前备物要齐全,避免巡回护士或医师出手术间,需要时,由房间外护士递入。设有固定的急诊手术间,以备急诊手术专用,感染手术和急诊手术结束后,参加手术人员要在手术间内浸泡双手更换拖鞋出手术间,手术间地面、墙壁及手术所用仪器设备用含氯消毒液或有效消毒灭菌剂进行彻底擦拭、消毒处理。

1.6 手术间室内环境控制 手术间的温度及湿度对室内环境可有影响,设定手术间的温度时应考虑到手术的需要在20~25℃之间调整,复杂的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精力高度集中,人的新陈代谢加快,如果手术间温度设置过高,将使医护人员有窒息感,不利于手术操作,湿度控制在40%~60%。

定期监督及督促净化机组技术人员对层流洁净手术间净化系统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如果维护不及时,层流净化设备反而会变成污染源。对高效过滤器检查1次/年,若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 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即更换[2],手术间内的回风口阻尼网及百叶清洁1次/周,并作记录,以保证洁净手术间有效功能。

1.7 手术间环境微生物监测控制方法 指定专人定期对手术间物体及环境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采用手术间回风口动态沉降菌监测法,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采样,百级手术间监测1次/月,万级1次/2个月,对手术间细菌浓度进行监测,采样后要及时将样品送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24 h,对于外科医师和护士术前手的监测,要进行抽检,以保证手术环节、环境符合手术要求。

1.8 层流手术间的具体管理 手术开始后由巡回护士负责手术间的环境监督和管理,手术结束后手术间的管理采用责任制式自检自控的方式进行,每日对手术间的环境卫生,物品摆放以及所储存的无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把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立即整改,做到持续改进。

2 结 果

通过对层流洁净手术间的环境控制,空气监测达标率100%,自2009年01月—2013年01月,共开展手术50000余例,无因手术中原因而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例,有效避免了手术环节交叉感染的发生,提升了临床手术科室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3 讨 论

3.1 洁净手术室环境管理十分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控制好人流、物流,做好进入洁净手术室的人员和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从根本上控制可能的污染源,切断病原微生物进入洁净手术室的途径。有资料表明,人体自身及人的活动是洁净手术间最重要的污染源,手术中穿着无菌服的人员在静态时发菌量为300个/人·min,动态时发菌量为1000 个 /人·min[2],单位时间内人员积聚越多,空气中的尘埃数就越多,则因手术间环境原因而造成的手术感染的概率就会相应增加数倍。

3.2 重视手术室环境管理控制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人人参与环境管理。

3.3 从细节上和从预防的角度抓环境控制 手术间的体位垫、枕垫、枕圈等用物要多用一次性。手术后,手术床垫、托手架、麻醉工作台和无影灯表面被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污染,立即去除,并用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处理;有资料报道含氯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它对金属器械的腐蚀性以及环境的破坏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无血液或体液污染用清洁抹布擦拭后即可,尽量减少因过分应用消毒剂造成对环境及物表的损害。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北京,2012.

[2]黄龙淳.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时间效果的动态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5-6.

[3]王梅娟,周 艳,任 慧,等.医院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方法灭菌效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15-16.

猜你喜欢

层流管理控制物品
称物品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践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层流切应力诱导microRNA-101下调EZH2抑制血管新生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超临界层流翼型优化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