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院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2014-04-05冷文玉刘国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馆藏军队图书馆

王 忠,冷文玉,刘国伟,郑 刚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军队新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拉开了序幕。济南军区总医院作为试点,成为全军首家接受检查的医院。本次评审依据的是总后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细则》(试行),其中图书馆部分检查涉及四项:①有医学图书馆工作制度和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制度;②有计划、有重点地收集国内外各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文献,藏书(包括电子图书)数量能够满足医务人员需要;③提供网络版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服务 (中文、外文);④开展定题检索、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以及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检查内容当中缺乏对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员素养与构成、馆舍面积、硬件建设、经费投入等重要指标,对馆藏建设和服务能力的评估也模糊不清。

众所周知,医院图书馆属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图书馆,与医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是医务人员再学习、再提高、再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医院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面,对医院早出人才、多出成果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队医院图书馆更具特殊性,除了保障平时管理、科研、教学与临床的需要,还要为平战时,为重大突发事件和卫勤保障提供医学信息服务。但到目前为止,军队医院图书馆仍然没有统一的建设和评估标准,处于“自由发展”状态,这与军队的发展和承担的任务是不相称的,与新形势下提高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不相一致的,因此,有必要通过新的三甲医院评审工作,完善和制定军队医院图书馆建设和评估标准。

1 医院图书馆标准基本现状

全国全军各等级的医院数量庞大,但发展了几十年,大部分医院图书馆仍然处于“无规”发展状态。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全国性的医院图书馆建设标准。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制定了地方性的医院图书馆建设规范,对当地的医院图书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执行力,加之规范的制定存在诸多模糊、笼统的问题,各医院图书馆发展参差不齐。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军队医院图书馆,特别是由于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个别军队医院的图书馆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规范与标准。国外,以美国为例,医院图书馆标准始建于1983年,是一个带有量化指标的、可操的医院图书馆标准,其目的是对计划中新建或已建的医院图书馆进行规划或评估。其后,该标准又经过1994、2002、2007年的3次修改,形成了现在比较完善的主要由10条标准及A、B、C 3个附录构成的07版医院图书馆建设标准[1]。

2 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2.1 实行图书馆职业认证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图书馆在医院中的学科地位 在很多医院图书馆常被看作清闲部门,个别医院图书馆已经成了“老弱病”“收容所”。人员不足、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从而造成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方式陈旧,与临床、科研严重脱节。李燕琼[2]2005报道北京地区28所三甲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为 33.0%;吴晓海等[3]2011报道北京、上海和广州二级医院以上图书馆馆员本科以上学历者为31.9%;杨慧玲[4]2012 年报道广东三甲医院本科以上学历者为46.8%。丁如龄等[5]1995年对军队48所医院图书馆进行了调查,本科以上学历者 23.5%;罗娟等[6]2005 年报道某战区图书馆本科以上人员为23.4%,且图书情报和卫生管理专业人员仅占16.7%。被调查的这些馆员中,精通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寥寥无几,同时具有医学、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复合型型馆员少之又少。而实际工作中,要建设好有特色的规范化医院图书馆,人是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和发展前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三甲医院临床人员本科以上人员接近100%,有的大型三甲医院博士以上学历更是达到70%甚至更高,更为关键的是临床医务人员专业对口率相当高,而图书馆馆员专业对口率则差距巨大。这种差异,造成彼此之间难以交流、无法沟通,更别说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了。国外开展多年的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更是“流于形式”。所以一方面要通过标准的制定,提高现有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行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把好职业素养准入关。

2.2 加大对领导的开发力度,提高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增大医院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投入 经费是图书馆活动的经济基础,为了确保医院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图书馆各项投入。馆舍建设、设备建设、馆藏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在很多医院领导眼中,图书馆是可有可无的单位,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单位,是“入不敷出”的单位,因此很多医院领导不愿意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投资,造成图书馆恶性循环。军队医院图书馆不同于地方,地方医院图书馆由院领导直接负责,属于一级科室,军队医院图书馆隶属于信息科,属于二级科室,医院的信息化更多地以网络化、设备化展现。李燕琼[2]2005年报道北京28所三甲医院2003年图书馆经费投入最多的200万元,最少的只有20万元;杨慧玲[4]2012年在报道广东三甲医院经费最多的118万元,最少的10.6万元,同时还报道图书馆面积最大的1600m2,最少的98m2。军队医院图书馆现状研究的文献较少,其中罗娟等[6]2010年报道某战区三甲医院图书馆经费最多的25万,最少的不到1万元。图书馆的整体经费投入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现在看来,非常有必要对全军的医院图书馆做一全面系统的调研,为制定军队医院图书馆建设和评估标准提供基本数据。

2.3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平时“医教研管”和战时“卫勤信息”服务的需要 提高了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加大了图书馆各项投入,还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发挥图书馆员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医院的“医教研管”各项工作,为领导决策和广大医务人员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满足平时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信息需求,保障平时军事训练和战时作战的信息需求。侯建华等[7]2003年探讨了现代战伤救治与军队医院图书馆的关系,认为现代战伤杀伤威力大,作用时间长,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一线救护人员难以全面掌握,非常需要远程专家协诊和信息支持,有必要建设战区级、全军级战伤专家协助和信息支援网络。

3 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明确医院图书馆的性质、作用和组织结构 明确医院图书馆的馆长、馆员应具备的条件;明确不同级别医院图书馆的人员数量、学历结构和专业性质,逐步实行图书馆行业准入制度。

3.2 明确不同等级医院图书馆的馆舍面积、硬件设备和经费投入额度 明确各医院图书馆除一般馆藏外,要根据各自特点和任务需要,建设特色与特种文献馆藏,特别是作为军区总医院级图书馆在军事文献配置上要着眼于战区,从战区的角度配置信息资源。

3.3 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军医大学图书馆牵头制定统一的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标准 以实现馆际资源共享,同时明确不同级别图书馆应该具备的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及共享馆藏,要做到合理配置,取长补短,不能以资源共享而忽视本馆馆藏建设。

3.4 图书馆员要开展高级情报服务,积极参与医院的“医教研管”工作 积极参与平时重大突发事件及战时卫勤信息保障;要具备全天候的信息保障能力及远程信息投送能力。

当然,军队医院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包括方方面面,上面的论述可能会挂一漏万,但经过同行的努力,势必会日趋完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军队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1] Committee HL SS.Standards for hospital libraries 2007[J].J Med Libr Assoc,2008,96(2):162—169.

[2]李燕琼.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262-265.

[3]吴晓海,赵京湘,李燕琼,等.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信息与图书管理部分的探讨[J].中国医院杂志,2011,15(8):78-80.

[4]杨慧玲.广东省三甲医院图书馆现状及发展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70-73.

[5]丁如龄,刘锦秀.军队医院图书馆专业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8,5(2):186-187.

[6]罗 娟,宋 敏.军队中小型医院图书馆现状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7):661-662.

[7]侯建华,周 薇,王洪强.现代战伤救治与军队医院图书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11(6):63-64.

猜你喜欢

馆藏军队图书馆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军队的4月1日
图书馆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