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03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院校旅游职业

(西京学院 经管二系, 陕西 西安 710123)

【教学研究】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高社

(西京学院 经管二系, 陕西 西安 71012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教学对象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教师队伍中优秀教师缺乏等问题。根据高职教育出于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以及毕业之后在人才市场就业的实际需要,旅游管理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要以用人单位技能要求作为目标来安排。所以,我们需要构建起一个具有开放的、引入外部教学资源的、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从理论环节一直到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都要全面地开展改革。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教学管理

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我国设置有高职教育旅游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1043所,设置有旅游类专业17个,在校生430904人。相关院校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东部相对均衡,西部较弱[1]。这组数据反映出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蓬勃之势。既然在发展中,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以期促进旅游专业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高职院校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使得其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知识素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的欠缺、师资队伍中具有实践经历的人员比例较低、教学管理的制度规定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等方面。

1.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足。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短时间之内很难有成效。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原本知识基础差,使得专业素养的养成难度更大。在教学过程可以发现,高职学生中很多人错字别字一堆,语句不通,语言表达能力很难适应交流需要。文史方面知识的不足令人吃惊。由于从小学开始特别是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环境下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使得进入大学后很多人至少在一年内难以转变,及至有所认识,又进入到大三的实习与就业阶段。学习主动性不足,导致专业能力养成迟滞,对其进入就业阶段的职业适应能力不足。

(2)学生职业道德及心理素质与现实的差距较大,难以适应今后的市场竞争。由于成长的社会背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而社会责任感相对容易缺失[2]。许多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端正,工作中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在事业上稍微遭受了些许不如意就会有强烈的挫折感,甚至失去自信。具备有一定素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就需要培养自己具有职业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旅游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地发展壮大,决定于这个企业的员工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对于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师资力量的结构存有明显的缺陷,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依照有关的统计资料,在当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中,具有行业从业经历的教职人员比例较低。许多的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且不少教师原先所学的专业也不是旅游,实际的情况是教师自己边教边学[3]。有调查显示,约有75%的教师无任何行业经验,拥有一年内行业经验的教师只占到15.5%,一年至三年行业经验的教师仅有14%,三年以上经验的教师不足7%[4]。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时间虽然也有三十余年,但理论的沉淀极为有限。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胜任实际的工作需要,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目标差距较大。

3.培养方案及落实中存在专业特性不足问题。

(1)学生基本操作与训练的时间严重不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更多地需要学生亲自去实践感受,因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更为重要。但现实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的比例约占到一半,而实际操作中很难有保障。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非常紧张,难以满足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要求,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锻炼。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高职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如何形成高职教育特色也在探索之中。目前的实践教学开展确实存在校企衔接不够的问题。

(2)课程设置存在有明显的不合理,课时之间的比例需要重新分配。许多的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片面地要求科目多,而没有考虑到这个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从某个角度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业一样有综合性的特点,表现在课程方面就是涉及课程多,专业特性不是很纯,导致在课时的安排上难以厘清哪个是重点。再者,有一些院校是依据本校现有教学力量来确定所开设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依照自己的设想来开展教学活动,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未能全面考量,教学的实际成效难以达到目标,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高也就较难。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解决途径还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促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就目前紧要的解决办法而言,可采用以下办法:

1.逐渐取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将其细分为多个子专业进行培养。

目前,有一些高职院校实际按照这个办法操作,效果较好。比如某高职院校,主要设置了涉外酒店和会展旅游两个专业,市场定位准确,避免了自身师资不足和学生基础知识差所带来的困扰,效果非常好,市场认可度很高。这一点也和一些学者的观点相契合。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非常庞杂,在现在的学制和模式下,教与学均存在很大限制。高职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半,要把涉及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运输、景区管理、旅游娱乐等方面的管理理论掌握好,难度非常大。浅尝辄止不可,深入掌握又不可。与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学习时间少了一年,基础又较之差了很多,未来的职业竞争力很难与别人相比。如果细分专业,高职的优势才可更好显现。再者,也可以使课程设置更为合理,更符合专业性要求,更具有专业特性。

2.多层次多角度的强化师资力量。

一方面,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和挂职实践制度,为教师进行在职学习提供良好的保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同时在经济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与扶助。让本专业的教师可以随时跟进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向与潮流,获取本专业最新资讯,这样就可以让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保障。同时,通过实际岗位的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借助外力,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报告会、专题课等各种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实际工作的体会与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具有现实意义。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制度。

(1)深化校企合作。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过渡。但校企合作不应限于浅层次的合作,而应就专业及专业方向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课程开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2)建立实习实训制度。通过在本校内部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在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也可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认知实习的更多机会,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

4.强化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

单纯或片面地依赖课堂的教学来建立起学生所具有的良好职业素养,往往事倍功半,效果极有限。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打造好学生对于职业的认识以及对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与认同,这样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其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就会逐渐地建立起来。可以通过与旅行社、酒店、景区企业等联系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学生知识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足,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只能基于这个现实开展育人活动。除过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调整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而且其影响具有持续性。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职院校的旅游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立足实际,考虑学校的专业发展情况,探求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把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培养的建设放到最为重要的位置上。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课题组,中国高职旅游院校年度报告,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83-91).

[2] 邹益民,关于我国饭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国高职旅游院校年度报告,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09-115).

[3] 狄宝荣,王晨光,杨秀冬,国际化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4] 杨卫武,袁怡琴,王翠娟,朱佳,陈慧莎,2010年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年度报告,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42-82).

[责任编辑张君宽]

[电大动态]

我校2014年科研项目申报喜获佳绩

本刊讯我校2014年科研项目申报喜获佳绩。截至目前,我校今年申请校外科研项目共获准立项18项。其中。获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201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项。校长兰新哲教授主持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机教育智能化平台开发与应用"获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智慧教育(手机智能远程教育信息化)"获陕西省信息化重点建设项目立项。

(科研处刘大鹏李帆)

2014-06-29

王高社(1964—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西京学院经管二系教授。

本文系西京学院2012教改项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G718.5

A

1008-4649(2014)03-0091-03

猜你喜欢

院校旅游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旅游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