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乘3培训模式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2014-04-02向岚龚立军张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危重病参训护士长

向岚 龚立军 张海英

(兰州军区总医院护理部,甘肃兰州 730050)

3乘3培训模式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向岚 龚立军 张海英

(兰州军区总医院护理部,甘肃兰州 730050)

目的 进一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克服长期以来培训中心以考带评给培训人员心理上带来的压力。方法培训中心引用交流专家伯特·戴克的3乘3培训模式,客观均衡的反馈问题,使参训人员在训练中得到鼓舞,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结果 通过培训,护士增强了自信心,提高对技术操作水平与临战时的快速应变能力,提高医生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抢救中双方配合的协调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结论3乘3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值得推广。

护理培训 3乘3培训模式 整体素质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的不断增多,每年医院新增护士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因此,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培训工作以常规考试作为评估标准,使临床护士心理上或多或少有了一定压力,甚至造成护理队伍的不稳定。2011年,我院内科病区实行以局部培训带动整体队伍,在制定与专科相适应培训方案的基础上,结合3乘3培训模式进行培训。3乘3培训模式让训练的护士在得到有价值训培的同时感到鼓舞,促使其倍加努力,快速成长,减轻心理压力。通过近两年的培训,不仅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提高了护士临战时的自信与快速应变能力,

护理队伍也相对得到了稳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内科共10个科室护理人员183人,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6.3岁。其中,护龄3年以下护士84人,占总人数的46%,3~5年护士39人,占总人数的21%,5年以上护士60人,占总人数的33%。培训小组护士12名,年龄24~32岁,护士5人,护师9人,护龄5~13年。

1.2 组织结构

1.2.1 参训人员与训练场地 参训人员为内科10个科室所属护理人员。训练场地设置在平时抢救次数多,抢救器械完善的科室,我们将心内科、呼吸科设置为培训基地。

1.2.2 培训小组组成 成立两个培训小组,由内科总护士长、科室护士长以及12名培训小组成员组成,总护士长担任组长,培训小组长由心内、呼吸内科护士长担任,心内、呼吸科设有CCU及ICU病房,平时收治危重病人多,两名护士长有较强的实战能力,且每年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优异。

1.2.3 组员入选条件 科室推荐和参照护理部年度考核成绩筛选出12名,分为两组,小组人员尽量能够覆盖每个科室,以便指导科室日常训练。要求培训小组成员必须全面掌握培训内容,考核通过后才能参与培训工作。

2 实施方法

2.1 培训计划的制定 总护士长和科室护士长共同制定与各科室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与评价标准,计划内容不宜过多,全面围绕临床并结合实际,培训分季度与年度两个目标实施,评价标准有次、季度与年度三项标准,培训工作可以与护理部培训相结合,且重点突出急救护理与技能。内容包括:(1)常见急救护理预案,常用仪器的使用与急救操作技能,如简易呼吸机、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痰术、CPR技术等;(2)科室主治以上医师、护士长与专科小教员每月轮流进行危重病人急救知识专题讲座,熟悉专科疾病发生与护理的特点,掌握常见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与观察要点,熟悉专科疾病、现代急救、危重病人监护技术及心理护理等。

2.2 培训计划的实施 总护士长每月第一周,组织小组成员培训,其余三周由培训小组按计划对所分管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次培训按照评估标准对个人进行3乘3式讲评并打出分值,每季度依据分值对参训人员进行阶段评估,年底按季度分值完成年度评估,次评结果可作为科室月考核成绩。年底针对护理部年度技能考核,结合病区参训人员培训情况,对不同个体存在的问题在自训的基础上,设定每周四进行迎考培训(时间自定,提前预约,小组成员轮流值日),直至考试结束。培训期间对达到培训标准的护士可以有计划分派到ICU轮转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

2.3 3乘3培训模式的应用 3乘3培训模式是交流专家伯特·戴克提出的。即评估者在分析别人的表现和行为时,给出一个均衡的反应,三个优点(保留点)和三个缺点(改进点),它简短、温和、均衡,非常适合于想要直达主题的领导人,同时让被评估人在得到有价值的教训同时感到鼓舞,促使其倍加努力[1]。结合3乘3培训模式,我们在小组或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要求负责培训人员针对每个护士的问题或者在全面广泛的观点上,提出3点值得表扬学习的地方,如反应迅速、判断准确、操作熟练,同时提出需改进或进一步加强的3各方面,如提高穿刺率,无菌观念不强、对患者保护意识差,并针对正反两个方面的讲评在此基础做进一步细致的分析总结,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讲评来提高护士的自信心,强烈的自信心不仅有助于护士更有能力地控制自己的工作效果,还能提高她们独立判断和独立决策的能力,提高护士的胜任感,而护士的胜任感取决于护士本人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和护理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临床经验的丰富程度。3乘3培训模式能够比较客观均衡反馈问题,避免有些人只喜欢提出优点而不愿意提出缺点,还有些人过于苛刻,使被培训者得不到鼓励,这对于接受反馈的人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其次,3是个合适的数字,过于繁杂的信息不利于被培训者认识问题,用简明的语言和清晰的表述便于理解和改进。此外,3乘3培训模式可以运用在任何场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年轻人激励作用,使训练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参训的方式,消除了护士习惯在茶余饭后对训练的不满情绪,并且乐于积极主动参与评估,逐渐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约束。

3 效果与体会

通过3乘3培训模式在护理培训中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增加了医生对护士的信任度,抢救中双方配合的协调性增加;另一方面,提高了护士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医护双向满意度增加。而现场急救护理人员的娴熟技能、医护配合的协调与高效率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2],解决了过去医生普遍反应护士在抢救中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对病情观察,主动急救操作能力较差,抢救现场较为忙乱等问题。实践证明,应用交流专家伯特·戴克的培训模式,缓解了长期以来以考代评,间断培训考核对参训人员带来的精神压力与负性情绪,持续培训中结合3乘3模式,不仅能使参训者主动接受培训,还能使其积极参与科室的教学培训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培训,培训小组成员不仅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而且提高了自身的带教能力,兼具了受训者和培训师双重角色。两年来的培训结果表明,满意度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达100%,其中,对护理培训组织管理非常满意为97%,对培训内容非常满意为91%,对培训与授课老师培训效果非常满意95%,对培训总体效果非常满意98%。病区培训工作的开展,由于时间安排上较随意,避免了护士因上夜班不能按时参加院级培训或培训效率不高的问题,消除了每次培训护士过于集中,影响培训效果等弊端。

[1]Bert Decker.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Leaders[M].CRiSP,2009:131-138.

[2]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Nurse training 3*3training modes Quality

R472

C

1002-6975(2014)09-0790-02

向岚(196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总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13-11-20)

猜你喜欢

危重病参训护士长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