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洞室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

2014-04-02,,,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洞室边墙保护层

,,,

(1.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2.清华大学 水利系 北京 100084)

近年来,我国在西南、西北地区相继开工或进入规划设计阶段的大型地下水电站日益增多,而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大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工程布置比较困难,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大型地下洞室的方式。由于地下洞室围岩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开挖后应力重分布情况复杂,进而影响到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性[1-5]。目前,对于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研究,多是单纯地研究洞室分层开挖后的应力和位移情况。文献[6]虽然考虑了各个开挖层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也仅限于应力情况,并没有分析位移和塑性区情况。本文以山东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为例,在考虑了各个开挖层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重点分析了洞室分层开挖后的位移和塑性区情况,并且分析了不同的开挖深度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

1 工程概述

我国已于2003年正式启动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目前一期4个大型地面原油储备库已相继建成投用,第二期石油储备库已经着手建设,其中有一部分为地下水封储备库[7]。山东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则为我国第二期石油储备库,是目前国内首例正在实施的地下原油储备库项目。该工程主要由施工巷道、储油洞室等组成。主洞室宽20 m、高30 m,每10 m为一层,分为上、中、下三层。

本文通过FLAC3D软件,选择两种计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第一种是预留底板保护层和取消底板保护层的方案对比分析,具体方案见图1。第二种为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具体方案见图2。

图1 预留底板保护层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模型图

图2 不同开挖方案模型图

2 数值分析

2.1 计算模型

为了便于分析,对于洞室模型进行了简化。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为:模型左侧和右侧限制水平方向移动,模型顶部和底部限制竖直方向移动。洞室围岩选取Ⅲ2类岩体,计算采用的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洞室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表1 计算采用的力学参数

图3 洞室计算模型

2.2 预留底板层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对比分析

预留底板保护层和取消底板保护层的位移云图分别见图4和图5。

图4 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位移云图

图5 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位移云图

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

(1)底板保护层开挖后,洞室围岩变形最大的部位位于第二层左右边墙处。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边墙最大位移为4.16 cm,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边墙最大位移为3.98 cm,较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边墙最大位移减少了0.18 cm。

(2)底板保护层开挖后,底板围岩变形最大的部位位于底板中部。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底板中部最大位移为2.44 cm,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底板中部最大位移为1.74 cm,较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底板中部最大位移减少了0.70 cm。

(3)底板保护层开挖后,在拱顶部位,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最大位移为1.85 cm,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最大位移为1.83 cm,较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最大位移减少了0.02 cm,变化较小。

塑性区图分别见图6和图7。由图6和图7可以看出,底板保护层开挖后,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底板塑性区最大深度为7 m,而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底板塑性区最大深度为5 m,较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最大塑性区深度减小了2 m。

图6 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塑性区图

图7 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塑性区图

2.3 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

为了确定研究结果的规律性,又对改变第三层和第四层开挖深度的方案进行研究。底板最大位移的变化趋势见图8,边墙最大位移的变化趋势见图9。计算没有考虑爆破的影响。

图8 不同开挖方案的底板最大位移变化趋势

图9 不同开挖方案的边墙最大位移变化趋势

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随着第四层深度的增加,底板最大位移和边墙最大位移逐渐减小。当第四层深度增加到10 m时(图2(f)),底板最大位移为1.38 cm,较底板保护层为2 m的方案(图1(a))减少了1.06 cm。

从上述各项数据比较来看,取消底板保护层开挖方案的底板位移和塑性区深度都小于预留保护层的开挖方案。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洞室分层开挖,第三层开挖后,对未开挖部分已经造成了扰动,并且未开挖部分已经处于第三层开挖造成的塑性区内,岩石强度降低;第四层开挖时底板下部受到扰动,而随着第四层深度的增加,底板受扰动减小。第三层和第四层一次性开挖,底板在开挖前还没有受到扰动,或者受到第二层开挖的扰动较小,岩石强度接近原岩强度;开挖之后,底板下部受扰动深度比分步开挖受扰动深度小。

3 结 语

(1)通过对洞室模型的数值计算,由不同方案的边墙和底板位移及底板塑性区深度的对比分析结果可知:取消底板保护层的开挖方案优于预留底板保护层的开挖方案,并且底板上部预留的开挖深度越大越好。

(2)模型数值计算所得的底板塑性区的深度为2~7 m,声波测试获得的松动圈深度为2 m。由于爆破扰动形成的松动圈为不连续介质,岩石基本无承载能力,且容易形成渗水通道,造成底板混凝土上抬。因此,建议对地质不良洞段底板混凝土下的松动圈和塑性区进行注浆处理,注浆深度应为2~7 m。

(3)预留底板保护层方案与取消底板保护层方案的对比分析,采用的是概化模型,不针对具体洞段和地质条件,计算结果可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冯夏庭, 周辉, 李邵军, 等.岩石力学与工程综合集成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26(9): 1737-1744.

[2] 张志国, 肖明, 张雨霆, 等.大型地下洞室三维弹塑性损伤动力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29(5): 982-989.

[3] 黄正加, 盛谦, 吴相超, 等.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弹塑性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21 (s0): 2098-2012.

[4] 杨为民, 陈卫忠, 李术才, 等.快速拉格朗日法分析巨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2):230-234.

[5] 张明, 孙思奥, 李仲奎, 等.地下厂房布置优化及施工过程的显式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s2): 3760-3767.

[6] 邱道宏, 张乐文, 薛翊国,等.地下洞室分步开挖围岩应力变化特征及岩爆预测[J].岩土力学,2011,32(s2):430-436.

[7] 胡德新, 程凤君.水封洞库中的地下水的监测与控制[J].勘察科学技术, 2009 (6): 43-45.

猜你喜欢

洞室边墙保护层
保护层原位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消力池贴坡式混凝土边墙稳定复核
关于隧洞围岩破坏特征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跌坎式底流消力池边墙突扩宽度对池长的影响研究
考虑非独立保护层影响的LOPA改进策略研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有关问题探讨
地下洞室自稳性的尺寸效应研究
河谷地形对面板混凝土堆石坝边墙施工期挤压形变规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寻找空气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