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书法:助成海瑞人格的立体塑造

2014-04-01余咏梅李景新

关键词:海瑞书法

余咏梅,李景新

(1.琼州学院教育科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海瑞素以政治家身份著称于世,尤其在由吴晗《海瑞罢官》被批判而掀起的一场政治运动以后,海瑞基本上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单一面孔活在人们心中。诚然,一心为公为民、积极进取的铁面青天形象确实为海瑞的标志性特征,但是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其人格构成不可能是单一的。对于其形象构成的非主要因素,更需要进行研究,进行发现,才能突破历史话语、政治话语所塑造的单一和刻板,才能还海瑞一个活动的立体的形象。研究方法可以是多样的,而直接研究海瑞留下的文字遗产是直指海瑞人格构成的不可替代的途径。笔者通过对海瑞本人的散文、诗歌、书法的解读,发现这些形式在海瑞的人生中是被不同对待的,这三种形式的成果在海瑞人格构成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文章(广义散文)在海瑞心目中具有无以逾越的地位,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基本都是通过文章阐述出来,其注重事功的入世人格主要在文章中树立起来,代表着海瑞人格的主要因素,故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列。海瑞很少作诗,但他也通过散文表达了他对诗的看法。他认为人的才华,不可缺少诗的训练,无诗徒文,文也难达完美。就他留下的不多的诗作来看,诗中流露了他那板着面孔积极于事功之外的另一种心情,即向往自然、自由的闲逸情怀,也许这情怀是转瞬即逝的,但也构成了其人格的另一方面。人们很难把“海瑞”与“艺术人生”联系起来,但是书法的成就却使“海瑞”这个符号增加了艺术的内涵。不能过高估计海瑞书法创作的成就,但海瑞的艺术品格主要是通过书法构成的。诗歌与书法不是构成海瑞人格的主要因素,但是缺乏了对其诗歌、书法创作的认识,海瑞人格仍然是平面的。如果说散文中透露的是海瑞的用世品格的话,那么诗歌和书法则补充了其闲逸品格和艺术品格,有了诗歌和书法的参与,才能助成海瑞人格的立体塑造。

诗歌:海瑞人生的闲逸品格

海瑞的散文数量虽然占绝对多数,但海瑞的文学气质,在其散文中却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体现在诗歌上更多一些。诗中所表现的比较丰富的情感,尤其是闲逸的一面,对认识海瑞人格的另一面,认识其人生的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谈海瑞诗歌也有问题:一是其流传的作品数量不多,只有20多首;二是这20多首作品的真伪,也还是有些扑朔迷离。周济夫曾作短文考证海瑞诗的真伪,缘起于收入《海瑞集》的27首作品,有21首又见于林士元的《北泉草堂遗稿》之中。周济夫经过一番考证,认为“这些诗的著作权还是应该归于海瑞”。其中《赠竹园隐者》、《送诸生小试遇雨》、《春日阻风部中限韵》、《乐耕堂》、《午日卓明堂议修筑北冲河口》、《贞节周母莫孺人》6首,可确考为海瑞所作,其他作品也不能一一考定。作为对周济夫文章的回应,麦穗作文认为《樵溪行送郑一鹏给谏》、《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闻警和顾以新三首》等篇不是海瑞所作①见麦穗《读海瑞诗存疑》,该文发于《海南史志》1993年第3期。,而周济夫则认为其证据不足,不可断然判断非海瑞之作。但是周济夫自己也有疑惑,觉得《海瑞集》中的作品也并不能确定全部都是海瑞的,原因是海瑞著作在明清两代多次编刻,但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曾对颜、王国栋重编时,才收入海瑞的诗歌;陈是集所编的明代海南诗歌总集《溟南诗选》原也没有收录海瑞作品,民国时代王国宪重印此书时才补入海瑞的诗歌;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海瑞集》时又有所增补,所依据的是流传墨本及方志族谱之类的,很难说是可靠的②周济夫的文章中显示出作者比较倾向于是海瑞作的观点,但十分谨慎,所以有不确定的语气在内。以上周济夫的论证均见周济夫《琼台小札》第155-160页。。

不过,在没有确凿证据做出相反的结论之前,笔者还是愿意把《海瑞集》中的诗看作是海瑞的作品,最起码其中一部分,肯定是海瑞所创作。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决定了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唐代重诗赋,宋代重策论,海瑞则认为只重策论不重诗赋的科举体系是有缺失。他说:“余谓同一文章取士,如以其文而已,兼唐及宋为得。我朝之阙,亦宋人之阙也。使之文不为使之诗,文且可以全乎哉!”[1]333他的意思是,作为人的素质,诗与文应该并重,只让读书人习文,不让其习诗,那么他所写的文章也不会达到完美。由此推之,海瑞之为诗人,那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清代最有才情性灵的大诗人袁枚,乃唯一能见到的对海瑞诗歌做出评价的古人。他在《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条文字:

海刚峰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尝见鹫峰寺壁上有《赠竹园隐者》云:“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羊求忘地远,松竹到门多。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末书“海瑞”二字,笔力苍秀。[2]

《赠竹园隐者》能进入重视性灵的随园之视野,大概是因为它代表着海瑞诗歌“清和”之风而近于性灵吧。海瑞一生以积极用世为本色,这篇作品则是赠给隐者的。诗中引用了蒋诩三径的典故。据《三辅决录·逃名》载,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3]。海瑞把自己比作二仲,把隐者比作蒋诩,显然暗示着自己常来造访隐者。有人认为此诗是海瑞“闲居故乡时所作”[4],不管是否赋闲时所作,都说明海瑞人格中有闲逸的一面。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自然、潇散、简远的隐逸生活,流露出作者对自然、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与此诗风格近似的是《晚霁行》,上半部分感叹匆匆于役的行人,下半部分写道:“鸟鸣入春林,鸡栖掩屯栅。风波大如许,且止无远适。我有十丈琴,与君永今夕。”[1]513诗中的“风波”有象征之意,面对风波,还是不要远行了,在这鸟鸣鸡栖、朴素而平安的地方,携琴伴友,才是理想的境界。

《秋日访王龙津观物园》是表现海瑞闲逸情怀的另一首诗:

碧苔山深草堂洁,王子情□野性悠。修竹烟霞凝玉局,万松风露接清秋。放歌剧饮不尽意,落日出林还泛舟。山童载酒更呼酌,天畔雷鸣翻白鸥③按:此据中华书局版《海瑞集》,“□”为缺字,其他版本有为“怀”者,可能是推理性的补充。。[1]507

诗的前四句描写王龙津观物园隐藏在深山中,碧苔、修竹、烟霞、松木、风露,洁净优美,清秋怡人,正与主人的野逸之情怀完全相合。后半首重点叙写纵逸自由的生活,放歌剧饮到黄昏日落尚不尽意,还乘兴出林携酒泛舟而酌,正当此际,伴随着隐隐雷声,天畔白鸥飞起。这景这情,寓含了作者对野逸生活的赞美。

《赠肖珏》的意象更为丰富一些:

会向石莲寻静机,云根法社自希夷。铿然不尽春风咏,一曲高山遇子期。[1]511

第一句意象涉及到佛教。佛教崇奉白莲。我国东晋时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刘遗民等一百余人结社,精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慧远挖池植白莲﹐因此该僧团称为白莲社,这是净土宗的重要一枝。第二句涉及道教。希夷即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陈抟老祖,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相融合,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第三句涉及儒家中的隐逸一派。据《论语》载,孔子曾让其弟子各言其志,至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6]曾皙所描绘的图景,表现的是一种在和平之世悠闲而居的生活理想,孔子表示赞许。这首诗所赠肖珏为何人,无可考,但从诗的意象看,一定是一位兼通儒、释、道而疏于世事的高人。作品的最后一句表明海瑞把这个人看作了知己,实际上暗示了海瑞对这种高人及其生活的赞许。

关于乐耕亭的一诗一文最能代表海瑞诗、文中的不同情怀。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邱浚的曾孙邱郊在琼山墨客村建造乐耕亭,海瑞时年32岁,为其作一文一诗。散文《乐耕亭记》虽名为记,而主要篇幅在议论,表示对作亭者重农躬耕的赞许,认为能如此,必能恪守儒家为人之道。文末议论道:“若夫流连光景,假此亭为游聚之地,瞻玉堂有述,亦殃也,乌乎孝!始而士,今而农,不为五民之蠹。”[1]489作者借此阐述了他的儒家思想观念。《乐耕堂》诗则完全是另一番情致:

源头活水溢平川,桃色花香总自然。海上疑成真世界,人间谁信不神仙。棋惊宿鸟摇深竹,

歌遏行云入九天。良会莫教轻住别,每逢流水惜芳年。[1]510

这首诗应该是在乐耕亭的一次雅聚上所作,景色这么美好,静可棋,喧可歌,在海岛之上的这个处所,难道不是真人之界,神仙之境?末联谓千万不要辜负这美好的雅会,而让美好的年华像流水一样流过,与文中反对流连光景、耽于游聚的观点判若两人。与文中的海瑞相比,这简直是另一个海瑞。

海瑞散文绝少写景,即便是那三篇最有可能写景的《乐耕亭记》、《修学宫记》、《借山亭记》,也几乎没有写景的句子。海瑞的诗则大多数都有写景句,许多诗是以写景为主,融情入景。《吕梁洪》写道:

吕梁之险亦奇观,石壁惊涛走万滩。楚缆吴樯天上度,朔云燕树镜中看。日黄山阁湖光皱,

雪白江村草色寒。隔岸鞦韆春不歇,桃花开遍曲栏干。[1]508

这首诗全部在写景,景色开阔,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末联最有意趣,于欣赏开阔的景色之时,忽然看到隔岸有秋千荡漾,曲折的栏杆周围开遍了鲜艳的桃花,表示着春色正浓,荡秋千之人虽没有出现,而其与春色争艳的情态宛然纸上,可谓点睛之笔。这里透露了作者铁面之下内心的一丝婉约闲雅之情。《病中立秋》:

三伏初收展病扉,夜深风路漾霏微。碧梧已应金空落,流火新随斗柄飞。燕倦客思怀绿野,

莲知老至褪红衣。玉箫万里堪肠断,何处沧州映紫薇。[1]509

在人们的心目中,海瑞的一生是积极进取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但这首因病与秋意而感发创作的诗作,却显露出消极的情绪。诗的大部分句子都在写景,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渲染萧索气氛,暗示老病思归的心态。情感色彩与欣赏隐士生活的轻松心情不同,却是海瑞闲逸人格的另一种流露。

多写景色,固然与诗歌体裁的特点有关,因为诗歌强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但是与其散文相比较,则可知其中微妙。散文题材多样,政论散文固然不需要写景,但是文学艺术性质强的散文,写景则是表现思想感情的重要的手段,不要说唐宋八大家,就是与海瑞同一个朝代的归有光、张岱等散文大家,都有众多以写景抒情而著称的散文佳品,而在海瑞散文作品中,很难找到借景色描写而表现思想感情的作品。这足以说明海瑞对于诗歌、散文两大体裁的观念是不同的。

海瑞诗中表现了较为复杂的感情。《玄鹤篇》歌颂了鹤之高洁淡雅,却与远离尘世的仙鹤不同,“洁身岂离群,澹素乃无庸”,洁身不意味着一定要离群,澹素正是非平庸的基础,暗示了海瑞既要洁身自好,又要积极用世的取向。诗的末尾几句写道:“敢以落魄怀,长鸣向仓前。愿祈圆景光,恒与今夕同。月不知天上,鹤不老樊中。”[1]505虽落魄而不减进取之心的精神在诗句中表达了出来。海瑞形象以积极进取的儒家用世思想为特色,而《游蜂叹》却通过对蜂的吟咏,表现了“功成身则退,何事中肠热”[1]505的感情。但是真正赋闲之时,他又心中郁闷,“簿书多暇偏乘兴,潦倒尊中月漫簪”[1]507(《游归上之滴水岩》)又放不下廊庙,“漫指白云浮故国,忽因清梦落朝班”[1]507(《七夕立秋值雨》)又希望重新振作起来,“鸿鹄沧溟栖,以俟风云将”[1]513。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海瑞诗歌与其散文品格具有非常大的区别。海瑞论诗没有系统的思想,有时注重温柔敦厚的人品对于诗歌的影响,但在心学盛行的时代,他又强调“诗者心之声”[1]336(《青山挽诗序》),诗“不多言而内见蕴藉,外著风流”[1]333(《注唐诗鼓吹序》),又举严沧浪论诗语“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表达他的观点[1]333(《注唐诗鼓吹序》),这使海瑞在诗歌创作方面能够真实地流露生活中的心情,舒缓其在政治事功方面的压力。故其诗却多为写景抒情,尤以表达闲逸情怀的作品最为显眼。风格清雅和美,注重意境,注重语言,少经国之事业,而多情调与美感。能得袁枚之评,说明诗歌确实体现了海瑞人格的另一面。唐朝的韩愈也有类似情况,只是相反而已,韩愈在散文方面主张文以载道、文从字顺,而在诗歌方面主张不平则鸣,奇崛怪异。所以,在同一个人物身上表现出文风、诗风之不同,也没有什么大奇异的。

书画:海瑞人生的艺术品格

梁继在一本《海瑞行书字帖》中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海瑞书法:“有人称海瑞的行书天下第一,实不为过。”[6]笔者不知道谁称过“海瑞的行书天下第一”,但有人说这评价“实不为过”,确实有点过了。平心而论,海瑞算不上艺术人生,或者说算不上艺术栖居者。但不是艺术栖居,并非此人没有艺术品格。就艺术而言,其书法所达到的水平,笔者以为是超过其诗歌的,堪称一家。虽然有人发现海瑞也是一个优秀的画家,但也只是在个别文献中发现一些迹象而已④谢文用《广东画人录》有一条记载:“江苏吴县潘世璜藏有他画的山水扇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有他画的《墨兰》,上有书画家吴荣光、罗天池等人题跋。”岭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海瑞绘画传世极少,且不可靠,与其书法很难同日而语。但是要把其书法抬得太高,则不符合事实。梁继对海瑞书法地位的评价是:“海瑞在明代书法家群体中是一流之尾,若放在二流书家中,则可属顶尖人物。”[6]笔者认为此评价虽然有点偏高,但基本上还是接近事实的。

明代书法是个由台阁风气盛行转向狂逸风气盛行的时代。一流书法家如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徐渭、王铎、黄道周、傅山、王宠、唐寅,都是独领风骚,而以书法家之名著称于中国书法史的,评价者如云。海瑞并不以书法家知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其书名被其政名所掩之故⑤如梁继说:“故时人及后人每言及海瑞多谓其为杰出的政治家,而鲜有论其书法者。”(《略论海瑞的书法艺术》,见《文史杂志》2000年第5期),黎向群说:“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相比之下,其极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却知者不多,同样其书法画家的身份,也被人们忽略。)(《人有比干之忠 书具平原之骨——海瑞的学术思想及其书法》,见《书法》2012第6期)。,但这理由是很勉强的。书法史上的一流书法家,许多都是在政治上有卓著建树的,如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苏东坡、董其昌,哪一个都不比海瑞在政治上的声望低,但是他们的书名都没有被其政声所掩盖。由此看来,“政声掩盖书名”说是难以成立的。事实情况是要看你的实际书法水平如何,书法水平果然高了,政声只会给书名添砖加瓦,而不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海瑞书法之所以没有被人们看重,是因为其艺术水平没有达到一流水平。考察前人对海瑞书法水平的评价,数量并不多,最为著名的一条是康有为从碑学角度在论述明人行书时提到海瑞:“明人无不能行书,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乃至海刚峰之强项,其笔法奇矫亦可观。”[7]从康有为的语气可知,明人都能作行书,行书甚至于可谓海瑞的强项,而此强项,只是“亦可观”而已,并没有给予更高的评价。梁继在对比了明代诸大家之后评价说:“我们将海瑞放在这个书法群体中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海瑞的书法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拟二王及唐宋远不及文征明之精,放纵心绪又不及徐渭、祝枝山之狂,其书有传统,也有己意,但无论如何,其书在明代书坛上还未达到最高处。”[6]梁健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这也是海瑞书法一直没有被世人重视的原因。

但如果放在海南书法史上看,则另当别论。由于种种原因,海南文化一直处于缓慢发展过程中,至明清进入全盛期。但是由于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很难使书法艺术一下子达到兴盛。从整个海南历史看,海南籍书法家的数量是很有限的。宋代恐怕只有白玉蟾一人,元代尚难发现有书法家产生过,至明清两代,才比较多地出现书法家,其中有成就的有张岳崧、潘存、钟芳、王弘诲、张绩、王应斗、莫少悳等。与这些书法家相比,海瑞书法属于一流,绝无异议。张岳崧、莫少悳都曾题跋过海瑞的书法,从中可看出海南书法家、学者对海瑞书法的崇敬之情。

海瑞书法没有达到中国书法家的一流水平,不等于说书法在他个人素质中不重要。事实上,书法素质在海瑞人格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代表着其人格结构中最鲜明的艺术素质。长期以来,海瑞一直是一位铁面无私的平面人物,有了书法素质的介入,海瑞形象才立体起来,丰满起来,活动起来。研究海瑞书法,对还原海瑞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自从清代张岳崧谓海瑞书法罕传、商人往往以恶劣笔札伪托⑥张岳崧在海瑞书法《上吕调阳书》上题跋曰:“忠介公气节凛然……顾书翰罕传,市贾往往以恶劣笔札委托,予所见绝少真迹。”见《筠心堂文集》。,以及民国李仙根谓海瑞书法世多赝品之后⑦李仙根评海瑞书法曰“世多赝品”,见《岭南书风》,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1991年编《岭南书艺》第2期。,对海瑞书法,人们似乎就不知该怎么办了。现在笔者不妨挑几件比较可靠、富有代表性的海瑞各体书法,来做一些简短的品论,以见海瑞书法风貌。

榜书:“寿”字富含“孝”文化海口五公祠中藏有一块独具一格的“寿”字碑刻,乃海瑞为其母亲七十寿辰而书。从书法本体而论,此字一笔呵成,用笔刚健而丰盈,兼具颜、柳之风力,结体独特,在“寿”字书法中具有鲜明的个性,乃海瑞榜书中的代表之作。然而引起无数游客驻足赞叹的,却不在此,而在从这个一笔字中,能够分解出许多字来,有人分解为“生老百年”,与整体合起来为“寿生老百年”;有人分析为“生母七十”,有人分解出“生老百年春来寿”;也有人说这个字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图,正看倒看都一样。这些民间解读给此字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趣味。汉字,既是文字,又是文化。笔者目前尚无法确知海瑞书写此字的原始创意,但海瑞以孝著称,他因做官而不能时时在身旁孝敬母亲而感愧疚,其《乞终养疏》即为请求辞官终养母亲而作的上疏,为其散文中抒情色彩最浓厚的作品,而此“寿”字的造型确实能看出上述诸字的分解来。由此,如果笔者推断海瑞是抱者浓厚的孝心而将中国的孝文化暗藏在笔画造型之中,也是可以成立的。

对联:八字之中见胸怀对联乃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唯有汉字方能完成⑧越南古代一直使用汉字书写对联,后来创立自己的拼音文字之后,也有用拼音文字书写对联的,但已经失去了对联书写的形式之美,很难称得上楹联书法了。。对联在文学上富有洗练、对称之美,书法上具有独特的美感,成为中国文人所喜爱的抒怀寄志的文学艺术形式。《琼山县志》有一条记载:忠介公墨迹有“读圣贤书,干国家事”八字,今藏在杜孝廉以宽家……外间摩刻为联,皆从墨迹钩出,未甚得神。”[8]这里所谓真迹,现在没有人见过。今所见翻刻本拓片有上下联为“干国家事,读圣贤书”者,乃是传刻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情况。从翻刻本看,整件以行草出之,而带楷意,丰润中见刚健,气势雄浑,若是原件,必为佳作。人们常说海瑞书源自颜鲁公,以这件作品而言,可以相信。海瑞一生恪守儒家经典,其所著论一卷、四书讲义一卷,皆专注于圣贤之书;海瑞一生忠君爱国,以国家事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件作品以十分简练的八个字,浑厚壮美的书法,把海瑞的品行胸怀展示了出来。

楷书:书写《管子》系民情人们常把一通书札《奉别帖》看作海瑞小楷代表作,如一本书上说:“海瑞的小楷……他有一帧《奉别帖》,也称《致玉山书》,今藏山东文物总店,许多版本的书法集子都录此作为海瑞书法的代表作。”[9]63但是笔者觉得如果把《奉别帖》作为海瑞代表作,未免失察。此札虽然信笔而书,颇有姿态,但行气不足,章法低下,放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书札之中,实在不算是好作品。又有人称海瑞小楷《金刚经》为“公之第一书迹”[10]但有学者认为这件《金刚经》小楷“很有可能是赝品”[9]64。笔者认为真正代表海瑞小楷水平的,是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春天,海瑞所书《管子》中的《权修》章。此书后有清代嘉庆乙卯冬天费丙章的跋语:“是卷为忠介公真迹,展玩一过,觉刚正之气,奕奕如生。”此碑“原嵌于琼台书院先贤祠壁,解放后移筑于五公祠左壁。”[11]162此书结体庄正,笔力刚健,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骨力端翔,可谓海瑞楷书之精品。周济夫谓“工楷书写此文,也许便是出于他的爱民之心吧”[11]162,以海瑞性格观之,不是没有道理。

行书:唐诗四帖见奇矫《辽宁档案》转摘了权威刊物《新华文摘》上的文章云:“最近在美国休斯顿的一位华侨家中发现了中国明朝御史海瑞亲手书写的四首唐诗,经有关专家鉴定,这些唐诗确系海瑞遗墨真迹。”[12]该文中还说明海口市海瑞陈列室所存海瑞书法碑刻,其中四块被康有为推为“笔法奇矫”,原件即此次发现的四幅作品。这四幅作品所书内容为唐代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城》、权德舆的《送孔征士》、温庭筠的《早秋山户》、马戴的《过野叟居》。有人怀疑唐诗四帖并非海瑞作品,却没有证据。笔者认为,此四幅行草书最显海瑞气格。康有为在论及明代行书时谓海瑞行书,“笔法奇矫”,从其他人对海瑞书法的评价,如笔力苍秀(袁枚),刚正之气奕奕如生(费丙章),字体雄劲(张岳崧),不难看出海瑞书法的主要风格。梁继谓海瑞书法“用笔矫健,自如挥洒间,奔放豪爽,多现雄放之气,一破台阁流风。”[6]唐诗四帖笔力超拔,线条刚健,变化多端,粗线有平原之丰,细线取武穆之劲,结体以元章为势,苍辣奇矫,符合海瑞性格,也与诸人的评价相契合。从明代开始,书法章法开始崇尚大尺幅,这四幅作品为纵向宽条,显出大尺幅之开张,与时代风气是一致的。笔者以为《唐诗四帖》堪称忠介书法有意识创作中的极品。

草书:自书诗稿赠友人《书法》杂志刊发黎向群文章,对海瑞的一件草书作品推崇备至。该文谓“真正代表其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当数广东省博物馆藏其行草书信札(拓本)一通”,“此书札属于手稿形式,较能代表海瑞书法风格的作品”[13]。该文说属于“手稿”是对的,说是“书信”则是错误的。该书末尾落款为“小弟海瑞顿首书”,其中的“顿首”字样,可能是误解为书信的原因。称朋友为“中麓年兄先生”,可知对方乃为与自己同年科考的,比自己年长,为海瑞所特别敬重者,故用了“顿首”二字。与信札中的“顿首”不同,信札的“顿首”后面是不加“书”字的,其实这是海瑞自书《七夕立秋值雨》、《游滴水岩》等诗赠送朋友之作。虽然黎向群文章误之为信札,但是其评价还是颇有眼光:“既宽博飘飞动,又奇崛飘逸。……通篇写来轻松自如,轻重相间,合符节拍,以崇尚宋人‘尚意’的笔调为主,逐渐淡化了刻意追求颜真卿圆浑厚重的笔致;在强调中锋用笔的同时,更多地兼用侧锋,使转翻折笔,使作品线条在雄强园厚中见灵动的质感,点画间展现了海瑞人性化的一面,一改海瑞‘铁骨铮铮’的面貌。”[13]的确,这是一件兼收颜、米,略带章草笔意,挥洒自如而又极度张扬的作品,堪当“潇散”二字风韵。

通过上述几件作品的分析,一个兼具多种书体、颇能在书法中体现个人性情品格的书法家,活动在我们面前。海瑞曾评论方孝孺临习大麻姑时说:“颜鲁公为有唐一代伟人,忠烈之气,争光日月。其书法为后人圭臬。石刻如抚州麻姑仙坛记大字本,笔力整峭,真为杰构。国初方正学先生忠事建文,殉身靖难,其激烈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仿及之,可歌可泣。此卷临仙坛记大字本,字里行间有寻丈之势。折钗屋漏,亦隐跃纸上,并有抽刀断水之妙。始谓忠臣烈士,无论何艺,时时流露性情。今展此作,非大本先立,焉能如是耶!”[1]337从这段评语中,可以了解海瑞评书,“大本”为先,大本立则性情时时流露。海瑞本人即以清正刚廉著称,故其书法自然流露刚正之气。清人孔广陶在海瑞自书诗帖后题跋云:“人有比干之忠,书具平原之骨,庄诵一过,顽廉懦立。”⑨原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正是此意。

[1]海瑞.海瑞集[M].陈义钟,编校.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袁枚.随园诗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448.

[3]于石,王光汉,徐成志.常用典故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477.

[4]海瑞.海忠介公全集[M].朱逸辉,劳定贵,张昌礼,校注.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1998:752.

[5]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70.

[6]梁继.略论海瑞的书法艺术[J].文史杂志,2000(5):53-55.

[7]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860.

[8]朱为潮,徐淦,主修.李熙,王国宪,总纂.民国琼山县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1855.

[9]王家儒,黄承利.海南书法美术[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

[10]麦华三.岭南书法丛谭[M]∥广东文物:卷8.上海:上海书店,1990:716.

[11]周济夫.琼台小札[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12]海瑞遗墨真迹在美发现[J].辽宁档案,1989(5):19.

[13]黎向群.人有比干之忠,书具平原之骨——海瑞的学术思想及其书法[J].书法,2012(6):94-97.

猜你喜欢

海瑞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海瑞定理Ⅰ”的历史性反思
书法欣赏
书法类
天下钱粮减三分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Location Scal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