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14-03-31曾凌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曾凌琳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收稿日期:2013-10-10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有付出,也经过志愿服务的锻炼有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笔者作为医学类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指导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密切相关。

一、志愿服务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志愿服务有助于医学生了解社会基层情况

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要走出校门,深入城市社区、郊区、农村乃至贫困山区。在服务过程中,他们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卫生状况、经济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甚至根据服务地实际情况运用科研调研的方法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基层情况,从而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志愿服务有助于医学生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医学专业课业重、专业严谨,医学生往往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而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与多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良好的社交能力不仅是医学生成长为好医生的必要素养,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志愿服务,医学生增加了与社会各阶层的交流。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策划探讨,中期过程实践,或是后期反馈总结,都从主动要求和被动需求两方面推动医学生与志愿服务组织者、被服务者以及实践合作者之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交流,从而切实增强了医学生的社交综合能力,也为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三)志愿服务有助于医学生扎实医学专业知识

医学生在学校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拥有专业理论基础,但在进入医院见习实习之前对于实际病例却没有更为直接感官的认识。医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常与医学相关,例如体检、救护、医疗保健宣传等。开展这些医疗类的志愿服务,不仅能接触实际病例,而且能与患者及被服务者深入交流,将理论知识与病例实际相联系,从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二者相辅相成,进一步扎实医学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医学生专业素养。

(四)志愿服务有助于医学生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医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掌握精湛医术,更要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对象涵盖了孤寡老人、残疾人士、贫困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医学生加深了对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了解,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较好地对病患产生“共情”, 充分为患者着想,从思想根源上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达到“仁者仁心仁术”的和谐统一。

(五)志愿服务有助于医学生提高抗压能力

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高压力、高紧张度的生活,对于学业压力重、就业压力强、工作压力大的医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抗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提高了专业技能,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被服务者和社会的认可,拓展了沟通交流渠道,甚至能在服务中锻炼发挥歌舞、表演、书画、摄影等特长陶冶生活情操。这将有助于医学生缓解压力,提升生活幸福感,全面提高抗压能力,顺利地成长成才。

二、目前医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困境

志愿服务在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成效已初步显现,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别是医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充分认识到现实困难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突破困境,更充分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更好地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生。

(一)医学生志愿服务中志愿者面临的社会支持困难

1.政策建设不全。从1978年至今,志愿服务在中国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年,但相关的政策法规仅有《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社会对志愿服务的政策建设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全面,缺乏对志愿者应有的鼓励、保护和支持,从短期效果上分析,影响到志愿者的热情、权益及志愿服务质量;从长期效应上分析,影响到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及志愿服务的深入、广泛开展。

2.社会认同不高。首先,多数社会群体对于志愿服务的认识还停留在扫扫大街、做做宣传、干干杂活的简单服务层面,不认为学生能够具备较高层次的服务能力;其次,作为特别需要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医院等卫生服务机构应该在对医学生的招聘考评等环节对其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专业技能有着比较高的考评权重,但实际情况是用人单位对与这些内容密切相关的医学生志愿服务履历并不看重,没有形成有效的考评鼓励机制。

(二)医学生志愿服务中组织者面临的保障机制问题

1.经济保障不足。现阶段,我们经常看到志愿服务者不仅是不求回报地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的服务援助,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体力、脑力,甚至还要自己贴补电话费、交通费、工作餐等经济费用。而医学院校作为医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方,由于活动经费有限,往往只能提供宣传经费、招募经费等费用,难以全面顾及志愿者的工作经费保障需求。目前,志愿服务的经费短缺,不能给志愿者提供较高的后勤保障已经对志愿服务的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

2.激励机制不多。开展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不求回报的,但是并不等于激励机制在志愿服务中不重要。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挖掘志愿者的服务潜能,树立志愿者的模范榜样,切实有效地推动志愿服务的有序发展。当前的医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丰富不完善,基本停留在雷锋月或者五四表彰时“搭顺风车”式地评选表彰一批积极分子,但对于模范榜样的事迹挖掘、推广宣传、政策鼓励等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广泛、深入开展。

(三)医学生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供求矛盾问题

1.服务质量不高。志愿服务中,服务对象总是希望能得到相对全面、细致的服务,而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往往因为专业限制,开展的服务项目较为局限,以医疗服务类为主,辅以卫生扫除、简单文体活动等服务内容,不如综合性院校学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种类多、涵盖广、层次高。

2.服务时间不长。由于医学生的学业压力繁重,在课堂学习、课后自习上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导致医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精力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少,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精力也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许多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开展持续性、经常性、稳定性的服务。这两者在服务时间精力上的供求关系也还远没有达到平衡。

三、发展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议

(一)社会层面

1.完善制度保障。全面、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对志愿服务的极大肯定与有效支持。不仅能推动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更能提升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社会关注度与支持力度,增强全民开展志愿服务的意识,将有效推进包括医学生志愿服务在内的社会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

2.扩大社会宣传。通过政策法规的全面制定,舆论媒体的报道宣传,结合志愿服务的有效成果和优秀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拓展宣传途径与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志愿服务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社会认同感。在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从而也能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惠人作用。

(二)学校层面

1.健全激励机制。从学校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切实可行并且能发挥较好效能。学校兼有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和考核者双重身份,能有效实现志愿服务的全程了解与考评。对作为志愿者的学生来说,学校层面给予的激励机制可以包括评优评先,德育考核、入党考察等多层面,并具有反馈环节少,考核指标相对量化,激励成效显效快等特点,可以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鼓励更多的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这既扩大了服务参与人数和服务受益人群,也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更使志愿服务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大学生的育人作用的全面发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增加经费支持。志愿服务的发展离不开经费支持。充足的经费支持能够有效维护志愿者权益,保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可通过财政拨款、校企合作等方式设立志愿服务专项经费,以志愿服务立项申报、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等方式管理经费,合理支出,做到开源节流相结合,逐渐推进志愿服务螺旋式上升发展。

3.形成合作体系。针对医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相对单一,可支配的服务时间相对不足的情况,可从学校层面形成高校间的志愿服务合作体系,形成更全面的志愿者队伍,从志愿者的技能、服务时间安排等方面互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细致、全面的服务。志愿者也能够在高校合作平台上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扩大交际,互相学习,提升自我。

(三)志愿者层面

1.提升服务意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学生,要特别注意避免“简单的事不想做,困难的事做不了”的眼高手低现象,学会在志愿服务中全面审视自己的优缺点,提升服务意识,不怕苦不怕累,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服务他人、奉献自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习能力。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比较专业但也相对单一,处事严谨但也相对缺乏灵活性,诸如此类的特点都催使医学生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应该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在志愿服务的平台上向群众学习,向同伴学习,向社会学习,学习奉献,学习思考,学习统筹协调,学习组织策划,学习专业技能,学习为人处事,学习从点滴提升自我,在志愿服务中达到“利人利己”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善玮,杨洋,赵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江西青年学院学报,2012,(22).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