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乌腺金丝桃资源学调查

2014-03-29孟祥丽赵玉佳徐艳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3期
关键词:蓄积量牡丹江金丝

孟祥丽,赵玉佳,徐艳敏,刘 娟

(1.牡丹江医学院 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牡丹江医学院 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3.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乌腺金丝桃(HypericumattenuatumChoisy.)别名赶山鞭,为滕黄科(Guttiferae,Hypericaceae)金丝桃属(HypericumL.) 植物。金丝桃属植物的一些种在国内外广为药用,主要用于其抗抑郁、抗肿瘤、抗病毒、镇痛、抗菌、抗炎、收敛等[1]。金丝桃属植物大多为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喜阳光,可成片生长于山坡、草丛、林下、林缘或河沟旁,海拔0~4 300 m除南北两极地或荒漠地及大部分热带低地外,世界广布,为温带分布植物[2]。乌腺金丝桃主要生于较湿润的丘陵坡地、山野路旁、林内及林缘,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另外,乌腺金丝桃在朝鲜、蒙古、俄罗斯有分布[3-4]。传统中医药学认为其性平,味辛苦涩,能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主要用于治疗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内脏出血、细菌感染、炎症等[5]。尤其是与目前该属中研究应用最多的贯叶金丝桃同属于贯叶连翘组[6],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乌腺金丝桃的研究更受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黑龙江省分布的乌腺金丝桃的群丛类型,并采用样方调查法调查了单位面积蓄积量。明确了乌腺金丝桃在黑龙江省的资源分布,为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理分布

调查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考察研究乌腺金丝桃在黑龙江省的分布。查阅的文献有《中国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东北植物检索表》《中国小兴安岭植被》。

1.2 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2 实验结果

2.1 地理分布

调查结果为:乌腺金丝桃分布于黑龙江省的双城市、阿城市、密山市、虎林市、伊春市、佳木斯市、勃利县、饶河县、宝清县、鹤岗市、萝北县、爱辉县及呼玛县等。

2.2 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2.2.1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 cm,全株散生黑色腺点。根茎具发达的侧根及须根。茎直立,圆柱形,淡棕褐色,具2棱。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2 cm,宽0.3~1cm,基部渐狭或微心形,略抱茎,无柄,先端渐尖或钝圆,全缘,两面无毛。花黄色,直径1.5~2.5 cm,单一或数朵集成顶生及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5,卵状披针形;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多数,成3束;子房上位,棕褐色,3室。蒴果卵状圆锥形,长0.8~1.0 cm,宽0.4~0.6 cm;种子多数,柱形,微弯,棕色,长约1 mm,表面具小蜂窝状,一侧具极细小不明显的翼。花期7~8月,果期8~9月。

2.2.2 生态环境 主要为榛子灌丛Ass.Corylusheterophylla(猴石山)

灌木层以榛(Corylusheterophylla)为优势种,混生刺玫蔷薇(Rosadavurica);草本层有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茜草(Rubiacordifolia)、三花龙胆(Gentianatriflora)、仙鹤草(Agrimoniapilosa)、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等。此群落类型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山缘,阳坡为主。

单位面积蓄积量:经过测量与计算,株密度为0.330.19株/m2、株干重25.4318.16 g,折算产量为5.60 kg/667 m2。

3 结 论

黑龙江省乌腺金丝桃有1种群丛类型:榛子灌丛,其单位面积蓄积量为5.60 kg/667 m2。

4 讨 论

乌腺金丝桃虽然与贯叶连翘同属一组,所含活性成分相似,有可能作为贯叶金丝桃的代用品,但由于其资源少,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5.60 kg/667m2,限制应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合理采收注意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还应在人工栽培方面做进一步研究,扩大其资源,则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殷志琦,王英,张冬梅,等.金丝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2004,23(1):6-7.

[2] 梁小燕.金丝桃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广西植物,1998,18(3):256-262.

[3] 潘映红,郭宝林,彭勇.国产金丝桃属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前景[J].中药材,1993,16(3):14-18.

[4] 朱有昌主编.东北药用植物[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43-747.

[5] 董建勇.赶山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草药,2004,35(7):734-736.

[6] 李锡文、李延辉、童绍全,等.中国植物志:第50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72.

[7]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5:13.

猜你喜欢

蓄积量牡丹江金丝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镶金丝祥龙壶》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岁月如金丝,红颜不堪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