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本土化对中国建筑教育之作用

2014-03-28峰,张程,王娅,丁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澍前卫本土化

陶 峰,张 程,王 娅,丁 娜

(合肥学院 建筑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漫谈本土化对中国建筑教育之作用

陶 峰,张 程,王 娅,丁 娜

(合肥学院 建筑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本文通过论述国际化背景下的国内建筑学现状和问题,总结得出只有本土建筑教育才能更好地利于中国建筑的长远发展.

本土建筑;国际化;地域性

1 国际化下的中国建筑教育

这两年最震撼人心的大事,莫过于身为本土建筑师的王澍先生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并且被聘为“丹下健三”荣誉讲席教授去哈佛教书.这说明中国本土建筑师的水准达到了世界水平,能够被世界认可.但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自2006年以来建成投入使用的19座地标性建筑中,有15座的主设计师为西方建筑师.

一方面,从王澍身上,我们看到了本土建筑师的希望.但另一方面,本土建筑师却无缘国内重大项目.

在笔者从事建筑教学十多年间,国际建筑潮流不断变化、更新,我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我的学生去做怎样的设计?该去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迎合趋势?还是保持本土与地域性,以求不变应万变呢?

关于国内的建筑教育体制,从杨廷宝、梁思成等第一代建筑人西学归来,创办建筑学院,将西方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引入国内后,我们开始与国际接轨,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从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甚至开始大量模仿解构主义和扎哈·哈迪德式曲线,以适应甚至迎合国际潮流.

有学生总抱怨老师教的东西不够前卫,在我的班级里,就有致力于紧跟时代步伐,做最前卫建筑的学生.但前卫似乎总是个不可捉摸的词汇,永无止境,你刚想追逐前卫,就被更新的前卫抛弃了.而做建筑设计,绝对不仅仅是对各种风格的追逐.

由于国内大学的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之后的情况很少提及,包括书本,也只是泛泛而谈.在这个教育理论的空白下,由学生自己去研究国外所谓的“前卫“建筑,必然存在很多误解与盲目性.这就好像我们只学到了加减法,却要和别人比赛微积分,这样的比赛实力悬殊且没有意义.

同时,随着当今网络时代带来的浮躁,每天都有新的观点出现,数不清的建筑理论和大师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个有十几年经验的从业者都无法把握住自己的方向而随波逐流,更何况那些还在汲取知识的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大量追逐和模仿所谓的“国际风”也在情理之中.

而模仿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依然地进行复制.在西方建筑发展历史中,无论是现代、后现代、解构,每一次变革都与中国无关,我们只能紧追其后.

所以我想问问,如果把这种模仿当做一种竞赛,我们的学生会有多大的胜算?

理论源于西方,新思潮源于西方,新技术得从西方引进,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自古以来都缺乏创新精神.我们本身的思维与创造力脱节,又在不断追逐先锋的过程中抛弃了本国本地独有的文化底蕴,到最后,不仅输了创意,还丢了文化.

笔者也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自己的学生呢?可能我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本土建筑.

2 寻求本土化的解决方式

在笔者十多年的建筑设计阶段中,也是从学习模仿后现代主义开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国际建筑思潮而不断改变风格,倒是很少去思索建筑的本土化表达.

对于当今的中国建筑教育来说,首要任务是要找到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的建筑师包括学生,在原创上是落后的,比如建筑设计,我们好不容易认识到建筑需要精神场所,人家又进入更高的科技领域里了.而随着这种科技产生的建筑新做法,以中国目前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本无法承受.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仍然很大,我们的建筑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

然而,为什么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模仿甚至抄袭却是抱着宽容的姿态?理由很简单,在骨子里他们觉得把自己玩过的东西完全搬到中国,让中国的工匠去生产就够了,这无形中把中国当代的建筑师都当成了工匠.在他们眼中,建筑不过只是一个产业,一个低水平生产线的转移.这不得不让人担心目前仍高歌前进的中国建筑的发展.

每每看到各地竞标的胜出项目都以其夸张的造型、前卫的思想博人眼前一亮,便在思考中国建筑的出路在哪?我们的大学生,他们的出路在哪?

我承认国际化趋势的必然性,也承认培养的学生大部分会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他们会获得大众的认可和利益.但要想让中国建筑教育走得更长远,本土化应该是最好的解药.

任何地域性的建筑,如果缺少了本土特征,都很难走向国际化,很难在这个繁杂的设计领域找到安身立命之本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去学习一些国际大师或者非常前卫先锋的潮流,那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走,去踩着别人的脚印却随时都会被无情地抛弃,那么中国建筑是永远都没有什么出路的.

在教学中,我始终认为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而且坚持要在建筑设计中体现本土素材和本土文化,然后再把它和国际建筑体系的价值观相结合.这样既融入了国际体系中,又具有了中国独有的特征.

这方面做的相当出色的建筑师就有张永和、马清运、王澍.

王澍先生被西方认为是“最中国的”中国建筑师,这应该归功于王澍很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中国文化而且能很好地在西方面前呈现.然而他的作品绝对不完全代表中国文化,仅仅只代表王澍他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所以,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当今的建筑设计只有做到了“只属于自己的”,才可能被采购,否则就会沦为大路货.[1]

或许有人会说我是把“本土”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出路,或者是用“本土”去当全球化的敲门砖.当然了,这种思考方式也没错,毕竟建筑教育培养的不可能只是个纯粹的艺术家.

我们的建筑教育需要培养的建筑师应该是那些能够跨越国际风格,按照外部世界的需求和价值观塑造自己,并且最终能够表达自己理念的人.建筑绝非只是简单的艺术,有才能的建筑师很多,但能够按照自己理念把房子盖出来的并不多.因为在全球化的中国建筑市场,学会和甲方沟通也是一门学问.这种人常常善于在两个世界里游走,或者具有某种西方背景,比如张永和与马清运.

但大部分学生都不可能拥有所谓的国际背景,当然这与是否留洋无关.因为他们基本都是接受了国内正统的建筑教育,而传统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体系本身就源于西方.但是我们仍然有更为宝贵的本土资源尚未被挖掘,这使我们应该重视本土基因,在这种国际建筑价值观的影响下,如何让本土的建筑特色表现出来,这既是一种民族情结,也可以功利地说成是我们开辟的另一条路径成为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当然,在教学中,我首先并且一直强调的是先要本土化,然后才能国际化.

3 关于本土建筑的探索

如今,很多事务所和青年建筑师正在尝试和探索这样一条路,他们的做法也代表了一些日益明朗的国际化趋势:对夸张激进和标签建筑的疲劳;对地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的高度自觉性;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会去做缺少人情味儿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建筑.

比如,TAO·迹事务所的云南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采用当地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做法,使用木、竹、火山石等当地常用材料,并完全由当地工匠来营建施工.这是在考察与理解当地气候、建筑资源、建造传统之后,决定从建造的角度与当地进行一种更深的结合,因为建造,而不是形式,才是本土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最本质的出发点.[2]比如都市实践在佛山为万科建造的客家土楼,北京场域建筑的梁井宇设计的砖立面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山水秀建筑的朱家角艺术馆……

这些建筑都是在充分体现了本土特征之下,而最终被业界甚至国际认可.

很不客气的说,全球化是一个陷阱.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拥抱全球化,但也要注意保持自我,以免过多迷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而随波逐流.因为一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建筑师必定不会得到认可和更好的发展.而中国建筑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就是需要找到这样一个能使自己保持独特品味与建造的方式.

所以,笔者一直倾向于在建筑中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去体现和玩味本土的某一建筑素材.我不希望,通过我们建筑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过多的去模仿大师、前卫建筑,造出一个个放之天下皆准的房子,而要去提炼总结本土文化元素,做出能够体现中国独特建筑韵味的作品.

反观当前的大学建筑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中所涉及的地域性文化太少,中国建筑史要求测绘,但测绘之后鲜有学生对所测古建筑有多深厚的感情和理解,至于外国建筑历史,在从古埃及讲到现代建筑之后就断篇儿了.老师上课并不过多引导学生研究本土建筑,课程设计也不鼓励本土文化的新表达,各种新闻更是将大师炒的火热.

其实本土建筑师需要被关怀,也需要被关注,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本土化的思考与表达.

4 结语

建筑教育最终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出于一种情结和热爱才去追求本土文化,并非所谓的“策略”.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并非将东西方割裂,也不是要和西方价值观进行对抗,而是让学生的设计有非常根深蒂固的传统潜意识,帮他们提炼传统元素再进行现代化的表达.这样做,既符合国际化的审美意识,不至于孤立,也符合中国本土的地域人文环境.

〔1〕王辉,范凌,李丹.从世界到本[J]土.城市环境设计,2012(Z2).

〔2〕华黎.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J].城市环境设计,2011(10):298.

G712

A

1673-260X(2014)03-0253-02

安徽省教育厅2012自然科学一般项目(KJ2012Z341)、安徽省教育厅2012青年计划资助(2012SQRL173)

猜你喜欢

王澍前卫本土化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前卫老头”刘基灿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前卫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