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言语幽默对比分析

2014-03-28姚凤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妈交际语言

姚凤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 214121)

中英言语幽默对比分析

姚凤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 214121)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有魅力。中文幽默语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但是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英文幽默语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中文幽默与英文幽默在致笑机制以及取笑对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中英幽默语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中文;英文;幽默语;差异

1.引言

幽默语是近些年来语用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对于幽默这个词条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早幽默是一个医学名词,起源于古拉丁文,后来应用于美学范畴则最初出现在英国。17世纪末,幽默生成了它的近代美学概念:“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此后,幽默作为美学专门术语被借入多种民族语言。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 crack)、轶闻趣事(anecdote),等等。在目前倡导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认识幽默,使用幽默这一独特的人际关系润滑剂,对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进而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幽默的历史及系统研究过程

幽默作为有文献记载的文学形式最早见于中国的先秦文学。诸子散文和史籍中收集了大量寓言故事、民间笑话。到了魏晋时魏邯郸淳撰写的《笑林》三卷,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笑话专著。明清时期,中国幽默史上又出现了一个兴盛阶段。除了在戏剧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外,幽默艺术在话本小说、讽刺和幽默短篇、长篇小说、散文、诗词等方面大放异彩,出现了《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大量富含幽默情趣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于幽默的语用研究却相对起步较晚。林语堂1924年首次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其后把幽默作为语用学研究的系统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近些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西方对于幽默语的理论研究开始于亚里士多德时代,并在以后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西方幽默研究通常归为三大范畴,即社会行为角度的优越蔑视论、心理分析角度的释放论和心理认知角度的乖讹论。

3.中西幽默语的差异

中西幽默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致笑机制、取笑对象、交际功能等几个方面。中文幽默语体现在各种文体之中。比如笑话、歇后语、相声以及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小品等等。整体来说中国人的幽默主要是以言语幽默的形式见长,尤其是体现在传统相声段子、新出现的小品等方面。相声的包袱或者小品的笑料都有着越来越密集的趋势。以历年春晚相声小品为例,语言类节目标准越来越高,这个“高”字主要体现在致笑机制的密集程度方面,比如2014春晚的小品《扶不扶》部分台词:

1、郝建:“刚才在马路上看见一辆汽车后备箱没关,我骑车子在后面这顿追啊。寻思告诉人一声,结果人家一个急刹车。我钻人家后备箱里了”。

2、郝建:“以后我再多管闲事,我就不叫郝建,我叫非常贱……”。

3、大妈:“哎呀,我的胳膊肘啊!哎呀,我的波棱盖啊!哎呀,我的腰间突啊!哎呀都不疼啊!”

郝建:“大妈,都这会了就别用排除法了。那既然都不疼,那咱试试看还能不能走走了。大妈:“你这走是能走啊,可你这是按表走啊。”

4、大妈:“小伙子,你这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你摔的也够呛啊。”

郝建:“没事”。

大妈:“你是个好孩子,还知道把大妈扶起来。”

郝建:“我这是做好事上瘾”。

大妈:“这要换了别人啊,撞完我早跑啦!”

5、郝建:“我那车是追尾追的”。大妈:“哎呀我的尾椎呀!完了,大过年的,尾巴根还撞碎了,行吧,碎碎平安吧!”

6、大妈:“都这时侯了,你还较那三米两米的真儿,有意义吗?”

7、路人甲:“等等,我看见有个老太太摔倒在大马路上也没个人来扶一把,你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变这样了,别人不管,我管!大妈,您别动啊。我等下要发个微博好好谴责一下这种行为,让爸妈都转都评论,媳妇,记得给我点赞哦。”

8、大妈:“我是个无辜的路人,无辜的被你给撞倒了,完了你还要跑啊。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郝建:“大妈,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

9、郝建:“来把大衣披上,暖和吧,刘德货同款的,还能不能感觉到冷冷的冰雨在胡乱的拍了。”

10、郝建:“大哥。”

路人乙:“怎么了小伙子?”

郝建:“这有个老太太”。

路人乙:“你撞的?”

郝建:“真不是啊”。

路人乙:“快跑!我扶过仨”。

郝建:“结果呢?”

路人甲:“这么给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

11、郝建:“郝建那名是我妈起早贪黑给我起的,到你这儿怎么成脏话了呢?”

12、郝建:“大妈你能走了呀!”

大妈:“被你气的呀”。

郝建:“咦,这气人还能治病啊,那我这是气功啊!”

13、Police:“大妈你这骑得也太快了吧,车圈都瓢成这样儿了,你飙车了?”

Police:“你把你把人给撞的……

14、Police:“刚才那个车主要把钱还给这小伙子,说不能让做好事的人心凉,来拿着”。

郝建:“咦,不凉了不凉了不凉了不凉了”。

Police:“人家还多给你一百,让你拿去修车。”

郝建:“咦,这不但不凉了,咋还有点烧心了呢?”

15、郝建:“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下载自http://tieba.baidu. com/p/2844470794)。

这段小品基本上每三十秒就设置了一个笑点。基本每一组对话都有致笑机制(punch line)。另外中文幽默语很注重的一个功能就是教育性,比如该小品的第十五段,“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借此来规劝大家针对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老人倒了扶不扶,提出倡议,不能因为害怕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就不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相比之下,英文幽默的笑点通常都放置在最后,最后一句话就是整个幽默语句的punch line,不看到最后一句,读者可能不会觉得好笑。比如:

My Grades

A high-school student came home one night rather depressed.

‘What’s the matter,Son?’asked his mother.

‘Aw,gee,’said the boy,‘It's my grades.They're all wet’

‘What do you mean“all wet”?’

‘You know;’he replied,‘...below C-level.’

(From http://wwwjokes.net/mygrades.htm)

直到看到倒数第二句读者可能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考试分数会是湿的,直到看了最后一句才能明白说话人用一个谐音来委婉地表示自己考试不及格。西方幽默语有相当的比重都是自嘲式的幽默,上面一则也算是其中一例。而中文幽默却多以讽刺他人为主。

所以在讽刺对象方面,中英幽默存在很大差异。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中文幽默的文学作品都是聚焦在小人物身上,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比如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很多笑料都和日常琐事相关,有大量的幽默故事描写的主体都是懒汉、傻子等普通小民。中国的传统相声当中很多段子都是讽刺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比如三怪婿、三瘸婿等等。也就是说中文幽默很多时候取笑的对象都是引导大家向下看,笑话那些某些方面还不如自己的人,这也符合社会学角度所分析的优越论。而西方幽默的主角经常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比如律师、医生、政客等等。在性别方面则青睐于金发碧眼的美女。大多数人通过对他们的嘲讽来缩小与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的心理差距。也就是说,西方幽默往往是向上看的。此外,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所以很多幽默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读者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其中奥妙。比如侯宝林先生的《关公战秦琼》,就是这样一部需要了解相关历史的作品,这对于超出语言本身的文化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英语幽默中虽然也有类似的文化背景要求,但是比例相对较小。

交际功能方面,中文幽默限定的范围比较小,很多人之间不适合采用幽默语来实现交际功能,比如上下级之间、长辈和小辈之间。还有很多场合也是不适合开玩笑的,比如正式会议、正式场合的发言等等。中国人个性含蓄内敛,所以也限制了幽默语的交际功能。而英语幽默语言直接,话题范围广,禁忌少。从铺天盖地的政治方面的英语幽默就可见一斑。比如“世界上最牛的总统是奥巴马,因为别的总统出访的时候都是带着自己的老婆,而奥巴马带的是前总统的老婆”。正式这样宽松的氛围使得英语幽默能够最大化实现它的交际功能,能够成为生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西幽默语的融合

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语言之间不断渗透,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凸显出来。在中文幽默故事当中,有关宗教、政治等方面的素材几乎全部来自于英语。中国读者也接受并且能够欣赏这些带有异域文化特点的幽默故事,并不会觉得有什么隔阂。同样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这其中也包括了有中国特色的幽默故事。比如很多外国友人都知道中国80后的英语教材中两个主角就是李雷和韩梅梅,还演绎出了韩梅梅在美国留学的故事。说韩梅梅在美国旅游遇险,有外国人看到她问“How are you!”韩梅梅马上脱口而出:“I am fine,thank you,and you?”外国朋友一听,哦,人没事儿,那我走吧,结果韩梅梅就壮烈牺牲了。这种跨文化的语言融合是整个世界语言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增进了解的有利工具。

5.结语

中西方幽默语存在很多差异,认识这种差异性,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的精髓,促进交流,促进理论研究的逐步成熟,实现人际交往的顺畅。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更好地领会不同语言的魅力,更好地使用语言这门工具实现交际功能。

[1]Abate,F.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Apte,M.L..Humor and Laughter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3]Attardo,S.,Raskin,V.Script Theory Revised.Joke Similarity and Joke Representation Model[J].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991.293-347.

[4]Attrado,S.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4.

[5]Attardo,S.The Semantic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Humor[J].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997,(4): 410.

[6]Penfield,W and L.Roberts.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M]. New York,Atheneum,,1959.

[7]吕光旦.英语幽默理解与欣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8]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H312

A

1671-5136(2014)02-0142-03

2014-04-27

姚凤华(1971-),黑龙江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大妈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大妈
交际羊
语言是刀
大妈一枝花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千万不要和大妈讨价还价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