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

2014-03-28黄绍国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考研药学观念

黄绍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

黄绍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在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在校药学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挖掘其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其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可以更早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

从近三年药学类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考研热继续升温,报考人数增幅很大,而录取率占当年学生总数的20%左右。医药公司仍是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村官及西部计划报名及录取人数廖寥无几,就业区域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于城市与乡镇就业,90%以上的学生就业选择在城市,学生就业违约情况居高不下,分析及解决药学类毕业生在就业上的问题已刻不容缓[1]。为进一步了解我院在校药学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便更早地发现在校学生就业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和实践,达到大学生良好就业的目的。因此,2014年3月下旬我们从我院2013级、2012级、2011级三个年级共1629人中随机抽取400人,其中大一、大二年级各100份,大三年级200份,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其中男生167份,女生233分,共收回389份并为有效问卷。

一、调查内容

本次就业观念调查内容主要是药学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毕业时的就业方向及原因、就业单位性质及待遇、就业区域选择及原因、择业观念、创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素质欠缺、基层就业、违约现象等。根据就业观念调查内容可以看出,本调查可以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就业观念情况,为全面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打下了坚实基础,增强了下一步学生就业观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统计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在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上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也在药学类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发现了一些相对于毕业生而出现在在校大学生身上的新问题。

1、对就业形势的认知。从学生对近几年药学类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得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乐观的,一类是消极悲观的。53.3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还算好,34.11%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从中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自身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如何加强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如何加强大学生“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2],是摆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2、应届毕业时的去向。33.33%的学生选择考研,43.49%的学生选择求职就业,17.45%的学生选择求职考研两手准备,2.86%的学生考虑出国,2.08%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0.78%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与其他医药院校比较,考研意向比例相对偏低,且大学生基层项目意愿人数极少,这也是我院近几年研究生录取率为20%左右、基层项目报名廖廖无几的具体体现。

3、期望岗位及工作性质。在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选择上,35.42%的学生选择了医院药房或药剂科,28.13%的学生选择药类相关企业生产或检验,9.90%的学生选择从事药品销售,3.91%的学生选择科研院所,3.65%的学生选择连锁药房,0.52%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上班。从中不难看出学生主要想在医院及药类相关企业就业,极少数学生选择事业单位上班或科研院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就业工作岗位的专业对口性、稳定性及好操作性,而另一方面说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足或自信心不强。

4、希望就业单位性质。调查统计,35.68%的学生选择在国营企业,31.25%的学生选择在外资企业,17.97%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能就业就行,9.9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7.29%的学生选择合资企业,2.60%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学生主要想就业的单位为国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而民营企业的选择极少,反映大学生对于在民营企业就业有一定的顾虑,而顾虑的主要方面就是相关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情况,而恰恰这一点大学生了解甚少。

5、期望的薪酬。在对未来薪酬的要求上,43.49%的学生选择了2000-3000元/月,27.34%的学生选择了3000-4000元/月,12.5%的学生选择了4000-5000元/月,8.85%的学生要求薪酬在5000元以上。以上数据显示,药学类大学生对就业薪酬期望值过高,这一点容易使大学生在求职时受挫,即使顺利就业了,就业后发现工资薪酬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要求,就容易产生违约或跳槽的情况,这也是近几年药学类毕业生违约率高、跳槽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6、能够就业的关键。在大学生能够就业的关键问题上,70.31%的学生认为是自我的能力,10.16%的学生认为是国家的政策,9.11%的学生认为是家庭背景,8.59%的学生认为是所学专业,2.86%的学生认为是就读学校。显然绝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大学生能够就业并就好业的关键是自己的能力,如何在大学提高自己的能力应为学生的基本认识。

7、就业地区的选择。44.79%的学生就业选择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9.84%的学生就业选择在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21.61%的学生就业选择在地级城市,5.73%的学生就业选择在县城,只有1.56%的学生就业选择在乡镇。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就业地区为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到乡镇或基层的寥寥无几,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药学类毕业生在报名或报考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8、自己最欠缺的素质。从调查中得知,41.93%的学生认为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17.97%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知识和技能,17.71%的学生认为是沟通协调能力,12.50%学生认为是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5.47%的学生认为是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校药学类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药类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形势存在认识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指导,工作性质更多趋向稳定性和专业对口性及容易操作性,反映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2)学生继续深造的氛围不浓,有考研意愿的人数及比例较低,且不愿到基层就业。(3)报考公务员、选调生等人数极少,学生的就业思想局限性凸显,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4)部分学生盲目追求薪酬、工作区域整体趋向城市化,必将造成就业的面试受挫及就业的高难度。(5)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不足,从而造成学生在相关工作领域能力及自信心不足。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药学类相关专业就业形势教育。根据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药学相关专业近三年就业情况,采取事实说话的方式,形象具体地进行就业形势教育,使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做好相关就业准备。

2、鼓励大学生升学深造、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大学生考研相关政策解读、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专业教师一对一专业辅导等形式加强大学生专业提升欲望,鼓励大学生在抓好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投入到考研准备中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把大学生从事公务员、选调生及村官作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重点工作,通过相关政策解读、就业单位及工作性质、待遇分析,引导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抢占大学生就业市场。

3、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提高基层服务意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自身有发展的地方去。不要只注重工作单位区域、工资薪酬,要从基层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升,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抓住发展机会。

4、加强在校大学生实习环节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由于药学相关专业具有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如何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实习及相关工作经验积累显得十分重要,可以结合各学院自身资源如模拟药厂、附属药厂或医院、中药标本馆、药植园等,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合理进行相关实习、见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为大学生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黄绍国,聂慧芳,鲁耀邦.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6):262-263.

[2]胡小进,曲艳萍.西安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8):540-543.

G645

A

1671-5136(2014)02-0124-02

2014-06-09

黄绍国,男,湖南永州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科科长、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考研药学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我的考研故事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健康观念治疗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