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购买背景下高职院校《公益创业管理》课程设计创新

2014-03-28汤中军韩克嘉张玉玲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益政府高职

王 傅 汤中军 韩克嘉 张玉玲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442)

一、引言

政府购买服务(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在美国称为购买服务合同或合同外包,在我国截至目前尚无统一说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逐渐简政放权,退出竞争性领域和非基本服务领域,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领域,放开社会服务市场,各地政府开始采取购买方式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以满足弱势群体对社会服务的需要。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属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内容规定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实施意见,列出政府购买的“双主体”和内容,以及时间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的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创业教育的提法由来已久。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即率先开设创业课程[1]。此后,创业教育日趋科学、正规和完善。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来,成效斐然。但整体而言,创业教育仍然属于“边缘系统”,远远落后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处于陪衬地位。公益创业教育则是跨入新世纪以后的新名词,尽管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社会创业环境影响高校创业积极性。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就业难”逐渐变成“招工难”。因为就业相对较易,当前人们的创业动力普遍不足,致使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动力也不足。30年前的创业者多为体制外人员,无业可就,为了生存而创业,“活下去”是他们最朴素的原动力。在这种动力驱使下,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令人艳羡的“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时至今日,多数人无需创业也能衣食无忧,而成功人士的表面光鲜逐渐被人识破,人们看见了其背后的辛酸。当年“创业改变命运”的口号已不再诱人,人们对成功人士的向往也转变为幸福生活的向往,很多人不再为成巨富而搏命努力了。公益创业行为,其经济回报往往不尽人意,缺乏财富的诱惑,却又同样需要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执着的企业家精神,一般人的积极性自然更加不高了。

2.在学校层面,“就业导向”使得学校注重就业,回避创业。当前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高职教育的指标之一就是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重视的是学生毕业时能否找到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工作,至于是不是就业与创业就不是关键问题了。此外,各地的最低工资保障,加之“招工难”、“用工荒”的社会现实,使得就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相对而言,创业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较之当年,创业需要更多的经济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个人意志、学力才干和实践经验。因此多数学校对创业和公益创业并不看好。很多学校普遍轻视创业教育,多半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仅仅停留在文件层次,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

3、在教师层面,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毕业过来的,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对学历和科研的门槛将很多高技能人才拒之门外。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影响深远的高职教师,思想里面多半是概念式的,缺乏实际的办实事的思维方式,加之多半没有创业经历,不知道创业人的心路历程。这种情况下教导学生创业,恰似“一个从未下过水的人,却要教人家游泳”一般荒诞。

4、在学生意识层面,对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创业是文化较低的人的无奈之举。在改革开放初期,从事创业的人,多为学历较低无法进入体制内者。尽管随着创业层次的逐渐提高,创业者的学历也水涨船高,但总体而言,创业积极性与成功率与学历关联不大。“全球创业监测”项目(GEM)于1999年完成的首期研究报告中指出,大学教育与创业活动关系较弱,没有大学学位的人创造了3/4的企业[1]。根据笔者对学生的直面访谈,很多学生认为,“真要是创业的话,我当初读大学干什么?”“早创业不是能赚更多的钱,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么?”。

事实上,从目前高校能为学生提供的极为有限的投入和实践机会来看,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因而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很多高校认为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点脱离现实,不过是将它作为应对学生求职困难的替代方案。

三、政府购买背景下公益创业教育原则

概括地讲,公益创业主要做两类事情:一是创办公益组织;二是举办公益活动。这两类事情盈利空间都不大,依赖私人捐赠则更不现实。在世界范围内,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民间捐赠、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其中民间捐赠不到10%。政府补贴占了很大一部分,约占41%[2]。在当前政府购买已经明确列出时间表的背景下,公益组织和活动就有了更为稳定的财政来源。但要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履行一定的程序。这种条件和程序,必须在公益创业教育中体现。

1、以创业行动为导向的原则。“行动导向”是在基于“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理念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中最为特色教学模式之一[3]。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我们应先从公益创业的全过程出发,将其分割成若干项目,再将项目分成若干任务,然后分析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需要哪些技能和素质,进而设计我们的课程。

2、创业理念先行的原则。进行公益创业教育,首先要改变学生的意识。“思想改变了,行动就会跟着改变”。改变思想,要让学生有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不单单为了个人私欲,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这个社会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或者取得了什么地位。

3、公共服务能力至上原则。正如政府的价值体现在其社会治理能力一样,公共服务能力是公益组织的生命线。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政府采用竞争性购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对公益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公益创业创建的公益组织,其公共服务能力,应能达到政府购买服务所要求的标准。这些内容应在课程中有所体现。

四、政府购买背景下《公益创业管理》课程设计对策

在公益创业教育具体课程设计中,要明确学生要学什么。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学的是实用技能,因此,本课程以一个完整的公益创业过程为主线,采用“发现机会——创办组织——管理合作”的流程,包括认识公益创业识别公益创业机会、撰写创业计划书、创办公益组织、进行创业融资、宣传营销、团队管理和对外合作等内容。具体如下:

1、公益创业概述。公益创业存在的理由和基础?为什么要从事公益创业?他跟商业创业有何区别?公益创业过程是怎样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说明性的,应结合案例和数据来讲,不搞空洞的说教。

2、识别公益创业的机会。公益创业的立足点是当前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和公民社会建设问题等等。民生问题就是公益创业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善于调查民生问题。至于调查的手段,不需要学习过于高深的理论和过于复杂的方法,懂得进行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即可。

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之前,应该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长处进行创业。否则,创业就缺乏根本的宗旨、目标和愿景。因此,应该教育大学生综合自己的特长和自身素质理性地选择创业,学会分析社会,抓住机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3、撰写计划书,主要是公益创业计划书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申报书。创业计划书是一份关系到自己创办的公益组织未来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获利情况预测等的书面描述。政府购买是公益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学会撰写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申报书是社会组织的一项生存技能。在此项教学中,采用模拟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模拟教学,就是学生分组撰写,然后上台展示,模拟答辩,相互评论以取长补短。实操教学,就是学生在学校创办真正的校内社团,或者成立课题组向民政部门申请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

4、创办公益组织。创办公益组织手续繁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草根组织实际“非法”运行了很久,仍然没有正式的法人登记证书。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民政部门审核登记。这方面的课程建议请民政部门的专职人员前来讲授。

5、公益创业融资。资金缺乏是目前我国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最大障碍,存在着诸如融资渠道狭窄、对政府依赖性强、自创收入能力弱、募捐收入低以及资本运作收入低、与金融市场联系不多等融资问题。有限的资金实力使得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难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融资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专业性强,可以采用沙盘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6、公益创业营销。“营销无处不在”是当今社会的公理。不论是倡导环境保护,开展扶贫济困,维护和平与人权,还是保护多元文化,都涉及到营销。无论对于公益组织还是商业组织,营销的目的是都向顾客有效提供有“价值”意义的作品,从而建立与顾客的沟通过程,以获得顾客的认同[4]。公益组织要发展,必须开展市场营销,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效益最大化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多的人群。公益营销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之外,最好通过举行营销大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真正掌握。

7、公益创业团队管理。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管理是利用成员的专业知识,让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所以说团队管理是合作管理。团队管理的教学可以通过建议同学分工合作组织志愿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团队精神。

8、公益组织的对外合作。公益组织成立后,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对外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政府购买背景下,由于服务外包,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常常是一种协议合作关系。因此,需要传授与不同组织(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沟通合作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9、公益组织的绩效评估。在政府购买背景下,公益组织服务质量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保证。如果服务质量低下,则会造成财政支出压力增大,而行政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却降低的结局。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教会学生以评估的视角来开展公益组织的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1]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41-69.

[2]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一一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

[4]杜靖川.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公益政府高职
公益
公益
公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