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2014-03-28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李 昊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承载的全球信息化潮流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网络在改变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势必对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计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成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会计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传统会计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网络与会计融合不仅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的延伸,而是对现存会计规则的挑战,是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发展的要求。

一、网络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1、网络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会计实践中,它决定了会计的程序和方法;会计目标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现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首先,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现有投资者和债权人,为现有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但是在网络时代,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要求,更要关注并将企业推向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吸引他们的注意,确定最佳的融资方式,以此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也就是说,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已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其次,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论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的侧重点上发生了变化。由于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决策或行动,因而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

2、网络对会计假设的影响。首先是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在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激烈,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组、兼并、联合不断发生,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呈现不断聚合之势,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另外,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的虚拟公司和基金项目的出现,迫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会计主体的种种不确定性,需要拓展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时空界限,既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必将赋予网络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的新含义。其次是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网络技术运行中的虚拟公司从事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交易后就解散,虚拟公司这种即合即分的本质需求会计核算机动灵活,集中关注其成立和清算时候的核算。另外,虚拟公司和各种基金公司的资本构成主要以智力资本和流动资本为主,并且网络技术下会计处理能够快速反应,这就突破了传统会计在对固定资本以后各期计提折旧时必须假定主体持续经营的局限。会计数据网络在线处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胜过以往任何时代,就会使传统会计分期假设失去意义,也会使会计分期期限大大缩短。

二、网络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1、网络使数据处理集约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相链接,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从企业的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相关外部系统相链接,使绝大部分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企业外部相关方面,如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机构等,可以根据授权在线的访问,通过互联网进入,直接调阅会计信息或进行审计,监督机构也可以对企业进行时效监督。

2、网络对企业交易原始数据审核、存储更为严格。为了防止因原始数据有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并确保责任的有效性,企业在付款之前,会计人员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由于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会计审核对象由纸质原始凭证转化为电子原始数据,而一般电子数据能够用计算机工具修改且不留痕迹,电子原始数据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会计审核发生了变化。会计人员可能需要对一笔业务的不同记录进行核对,如会计人员掌握的电子数据有关信息要与验收人员记录的有关信息核对,同时要求责任人采取一定的签字方法,来确保责任的有效性。对原始电子数据的存储,需要备份若干,连同服务器中数据分别由不同人员保管,防止被篡改等舞弊事件发生,也方便将来查阅与审核。

3、网络使结算业务更为便利、迅捷。在网络技术主导下,企业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企业、金融、财税等通过网络息息相通,企业间的业务支付通过电子划转即可完成,财税部门按照规定,可把企业应缴税款通过网上结算直接划与国库。网络时代,电子支票、在线划拨等将使传统的支票、汇票等支付手段退出结算领域。另外,网络技术使会计工作量趋于平衡,传统方式下,会计工作量主要集中在月末、季末、年末等一个会计期末,工作量很不平均;网络时代,实时核算,及时报出,会计工作不再集中于会计期末。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会计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问题。首先,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除了尽可能地选用安全等级高的操作系统产品并经常升级外,在管理控制上主要可采取计算机资源授权制度和特权管理,就是使会计系统由若干系统管理员共同管理,使他们具有完成任务的最少特权,并且互相制约,以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另外,在会计数据资源控制方面,坚决实行会计数据资源授权表制度和合理定义应用子模式。其次,加强外部控制,基于网络技术的企业内联网外部控制,主要是周界控制与大众访问控制。即建立防火墙,限定邮件和网上会计信息查询系统,设置外部访问区域等。通过设置多级防火墙系统限制外界对会计数据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限制外界通过访问区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现在会计工作的重心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运用。会计人员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只局限于做好一套帐、把会计报表编出来就完成任务的思维上,应该由核算型会计转变成管理型会计。会计人员应该转变成善于分析、决策、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的企业管理者。其次,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会计财务知识、金融管理知识、法律外语知识。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这必将涉及不同语言与商务,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势必要求网络会计人员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并且具有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3、明确会计教育方向显得十分必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网络时代会计的中坚力量,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依托于良好的会计教育。网络时代迫切要求在会计机制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力量的增强应同时兼顾,并且相互协调融合,形成交叉的会计教育运行机制和包括大学、企业、政府在内的多元化会计教育主题。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对会计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管理方式以及政策措施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计的发展水平,政府将成为会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从企业的角度看,一方面,企业最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从而实现知识资本产业化,并推动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科学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大学等联合,加强会计教育的投入和保障,有利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会计人才的成长。从大学的角度看,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网络技术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变革和完善现有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更新和充实教材内容,改进和发展教学媒体以及传授知识的方式,培养出符合网络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