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樟木地区啮齿动物调查

2014-03-27杨川莉张明妍张雪莲古良琪周奕帆胡小兵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疫源啮齿动物樟木

杨川莉,张明妍,张 林,张雪莲,古良琪,周奕帆,胡小兵

西藏樟木镇坐落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距拉萨736 km,距加德满都120 km,地理上形成了从樟木到日喀则、江孜、拉萨的连接。1965年中尼公路(318国道的一部分)通车后,中尼两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过往的商旅、货物和边民来往频繁,樟木不仅是边防重地,也是重要的边贸口岸。我们于2012年5月和2013年6~7月对这一地区啮齿动物和寄生节肢动物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为研究樟木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

1.1气候及植被景观调查 通过互联网、现场调查及资料调研,调查该地区的地理座标、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表植被等医学地理信息[1]。

1.2啮齿动物调查 通过观察,在鼠迹较为明显的宿舍、厨房、防空洞、灌木丛等不同生态景观,各选择2个采集点,选取2~3个天晴而相对无风日,于日出前1 h和日落后1 h,用夹捕法(2号标准鼠夹)、粘鼠板法(大连三利,规格18 cm×22 cm,有效期内使用)、笼捕法(2号标准鼠夹)进行采集监测。室内沿墙角直线布放,间距5 m,连续布放3 d,晚放晨收,定人、定点、定时间(晚上8点~早晨7点)进行;室外沿啮齿动物活动轨迹直线布放,每15 m布夹(板、笼)1个,行间距50 m,连续布放3 d,晚放晨收。以苹果、油饼、馒头、糌粑、卤肉、花生米作诱饵。将捕获的啮齿动物装入鼠袋,带回实验室由专业人员进行种类鉴定并计数。监测结束后,计数捕鼠数,计算鼠密度,并进行鼠种及性别鉴定,检查妊娠情况和胎鼠数。

1.3寄生节肢动物调查 捕鼠后连夹(笼、板)带鼠一起装入鼠袋内(一袋一夹/笼/板),将浸有乙醚的棉花团与装鼠的鼠袋一起放入密封塑料桶内进行麻杀。将鼠体放置治疗盘中,用毛刷或篦子反复梳刷鼠毛,使鼠体寄生节肢动物落入盘中,检查鼠体表寄生虫,记录数量,在解剖镜下鉴定种类后放入指管中,对应编号,于70%的乙醇中保存。

1.4指标计算及方法

2 结果

2.1气候及植被景观 樟木镇隶属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聂拉木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东经85°58.44′,北纬27°59.54′,海拔1700~2300 m,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总面积70 km2,全镇坡度30~45°。樟木具有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约2000~3000 mm,且多集中在3~10月。樟木植被属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等。

表1 不同方法啮齿动物捕获率比较

2.2啮齿动物密度 两年共布鼠夹(板、笼)1036夹(板、笼、套)次,捕获啮齿动物98只,捕获率9.46%。捕获率最高的是粘鼠板法(15.0%),其次是夹捕法(12.5%)。见表1。

2.3啮齿动物种类及分布 共捕获啮齿动物98只,共有9种:黑家鼠(Rattusrattus),小家鼠(Musmusculus),针毛鼠(Rattusfulvesce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臭鼩鼱(Suneusmurinus),普通鼩鼱(Sorexradulus),黑唇鼠兔(Ochotonadaurica)和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其中褐家鼠是室内优势种(42.86%),黑唇鼠兔是野外优势种(44.44%),见表2。

表2 樟木啮齿动物种类及分布(只)

2.4啮齿动物寄生节肢动物种类 仅在5只黑家鼠和针毛鼠上发现多毛蚤科新蚤属的特新蚤(Neopsyllaspecialis)共21头,染蚤率为5.10%,蚤指数为0.21。

3 讨论

啮齿动物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最重要的宿主动物,特别是青藏高原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面积最大、近几年人间鼠疫最频发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到目前为止,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已确定自然染疫的动物达87种[2],其中啮齿动物53种。因此,对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的种类分布的调查研究,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3]。此次调查共在樟木的宿舍、厨房、防空洞、灌木丛等不同景观地点捕获啮齿动物9种:黑家鼠、小家鼠、针毛鼠、褐家鼠、大林姬鼠、臭鼩鼱、普通鼩鼱、黑唇鼠兔和黄胸鼠,其中褐家鼠是室内优势种,黑唇鼠兔是野外优势种,除小家鼠和黄胸鼠外,其他7种均未见文献报道有在樟木的记述[4]。值得一提的是,黑唇鼠兔公认栖息于海拔3200~5200 m地域,在植物稀疏的悬岩乱石堆和农田附近土坡上活动。而此次在樟木也监测到黑唇鼠兔,且为野外优势啮齿动物。樟木地区的海拔为1700~2300 m,主要植被是常绿、半常绿阔叶林,说明黑唇鼠兔活动范围较文献报道更广,或存在未经发现的大规模迁徙。黑唇鼠兔是经病原学证实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的染菌动物,鼠疫是青藏高原乃至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广泛分布于海拔3500~5500 m之间的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荒漠生境中[1],这与樟木黑唇鼠兔的栖息地分布并不相同。虽然樟木没有鼠间鼠疫的报道,也未发生过人间鼠疫,但黑唇鼠兔作为樟木潜在鼠疫宿主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需要在病原学和媒介生物学方面加以证实。

除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外,啮齿动物的栖息生境以及活动范围直接影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存在生境及传播范围,而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的变化以及体外寄生虫数量动态变化也影响着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活动状态[5]。此次调查仅在5只黑家鼠和针毛鼠上发现多毛蚤科新蚤属的特新蚤21头,染蚤率和蚤指数均较低,这可能与调查方法(晚布晨收)和调查期间较短(5~7月)有关,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樟木地区啮齿动物的寄生节肢动物状况,同时也无法完整绘制啮齿动物的季节消长曲线,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调查中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 胡小兵,夏俊,范泉水,等.西藏帕里啮齿动物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1):62-63.

[2] 唐家琪.自然疫源性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 琚俊科,龚正达.我国小兽与自然疫源性疾病关系研究概况[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4):293-296.

[4] 范泉水.西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与医学动物[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4.

[5] 张桂林,马德新,窦君,等.西藏阿里地区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生态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0,16(4):184-186.

猜你喜欢

疫源啮齿动物樟木
日本科学家发现:猪和一些啮齿动物也具有用肠道呼吸的能力
老鼠和豚鼠
试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影响机制的量化分析
浅议荒漠区生态恢复问题
人大委员提议: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和救护体系建设
1958-2013年我国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