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gel喉罩全麻对介入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4-03-27姜梅魏之先颜红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喉罩插管气管

姜梅 魏之先 颜红军

I-gel喉罩(不用充气喉罩)是对标准型喉罩的一种改良型产品,是能将呼吸道和消化道有效隔开的新型喉上人工通气装置。其前部是由柔软透明的、似胶的原材料构成,轮廓非常精确地仿照着喉周的组织构造,操作容易、精确定位,提供可靠的喉周密闭而无需充气囊。近年来,介入手术广泛地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颅内动脉瘤等病症,因其手术特殊性,要求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旨在研究I-gel喉罩全身麻醉对介入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观察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拟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60例,年龄40~70岁,男性46例,女性21例。术前无意识障碍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排除手术失败和死亡病例,以上病例均经本人和家属知情同意。ASAⅡ~Ⅲ级。根据建立的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n=30),常规气管插管组(E组),I-gel喉罩组(I组)。

1.2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续监测ECG、SpO2%、BP、HR、PETCO2和BIS。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和戊乙奎醚0.015 mg/kg,麻醉诱导面罩吸氧5~6 L/min,舒芬太尼10 μg,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3.5 μ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2.5 μg/ml,同时静注维库溴铵0.1 mg/kg,2 min后,E组常规使用喉镜窥喉置入气管插管,I组置入I-gel喉罩,置入后连接麻醉机呼吸回路,患者胸廓起伏对称良好,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PETCO2波形正常,Ppeak≤25 cmH2O,提示置入成功,吸入七氟醚,并结合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2.5 μg/ml, 丙泊酚靶控血浆浓度,间断给予维库溴铵0.02~0.04 mg/kg,维持麻醉深度BIS40-60,手术终止停药,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循环稳定,反射恢复,吸痰后拔出导管。观察手术结束时是否躁动、呛咳、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及术后清醒时间。

1.3观察指标 麻醉前(T1)、插管后(T2)、麻醉苏醒后(T3)、及术后24 h (T4),各时间点记录循环和呼吸变化,并抽取静脉血标本,离心后取血清保存于-20℃冰箱内待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AngⅡ)水平变化。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2.2E组和I组在插管后(T2)和麻醉苏醒后(T3)时点的BP和HR较各组的麻醉前(T1)明显增高(P<0.05),I组较E组在T2和T3时点的BP和HR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其余SpO2%、PETCO2、Ppeak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2.3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AngⅡ),见表1。

2.3.1血浆皮质醇(Cor)含量的变化 与T1相比,在T2、T3、 T4时两组患者Cor均显著升高(P<0.05),在T2、T3时,I组患者Cor水平明显低于E组(P<0.05),在T4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水平变化 与T1相比,在T2、T3、 T4时两组患者AngⅡ均显著升高(P<0.05),在T3时,I组患者AngⅡ水平明显低于E组(P<0.05),在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浆Cor和AngⅡ的水平比较

注:a,与T1相比,P<0.05,b,与E组相比,P<0.05

3 讨论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体内多种激素、多个系统参与的复杂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麻醉前的高应激状态的发生机制是比较复杂的,情绪反应、创伤疼痛刺激是引起应激反应的重要原因,而手术和麻醉又可能加剧患者的应激反应[1]。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是保证围术期安全的重要工作。I-gel喉罩通气道是一种理想的通气方式,一方面无需肌松药既可插管,易于控制,另一方面喉罩相应并发症较少,对患者刺激较小,使得喉罩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本研究结果表明I-gel喉罩全麻能有效地降低机体手术创伤和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颅内动脉瘤等病症的主要方法之一[2]。而在麻醉方法上多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多伴有紧张、恐惧、甚至濒死感,保证介入手术患者的术中安全,使患者平稳地在麻醉监护下完成介入手术。置入I-gel喉罩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安全和供氧充分,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降低氧耗,对缺血的心肌和脑血管有很大的好处,并且保证医疗的安全和有创操作无痛的人性化的原则,对于手术的成功起到促进的作用。

普通喉罩因其易于插入和维持通气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如果未将喉罩插入或固定于最佳位置(食管上括约肌),则其远端可处于自鼻咽部至声门裂之间的任何部位。虽然呼吸道仍可勉强维持通畅,但由于其通气罩未楔入与其形状基本匹配的口袋状下咽部,所以可引发许多问题[3]。I-gel喉罩是巴基斯坦籍医师穆罕默德阿斯拉姆纳希尔于2004年发明的一种不用充气的喉罩,其由一种特殊的医疗级热塑性弹性体制造而成[4],跟普通的常用喉罩结构大体相似,也是由一个罩体连接一根导管而成,具有双管结构,可方便放置胃管引流,其罩体是已定型的弹性实体,放置到正确位置。无需充气囊就可以实现建立通气道,与患者的组织构造一致,明显地缓解或消除了压迫和移位所致的创伤[5]。使用I-gel简便、迅速且持久可靠,操作娴熟者只需要不到五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成功地插好,建立一个安全迅速的口咽通道管理。

气管插管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来降低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和维持机械通气。而I-gel喉罩对患者的咽喉气管刺激很小,也满足介入手术浅麻醉要求,并且可以自主呼吸和人工机械通气的随意转换,患者无不适感。很适用于介入手术和短小的门诊手术,安全、方便、苏醒快,维持呼吸和循环稳定,对心肺脑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6],值得推广。I-gel喉罩可解决正常患者的通气问题,尤其可保证困难气道患者的通气,对介入手术实施科学、系统的麻醉管理,应用先进麻醉技术与麻醉设备可明显提高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为操作医师解除术中的后顾之忧,提供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痛苦,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使患者乐于接受和认可介入疗法,提高医院人性化服务的质量,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1] Cook TM,NolanJP,VerqheseC,et al.Randomized crossover comparison of the proseal with the classic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unparalysed anaesthetized patients.Br J Anaesth,2002, 88(4):527-533.

[2] 刑燕,王莉莉,韩如泉.I-gel喉罩用于神经介入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7(30):809.

[3] 王瑛,王蕾,刘良田.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全麻中的对比观察.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2(32):49.

[4] De Kloet ER,Vreuqdenhi1 E,Oitzl MS,et al.Brain cortieosteroid receptor balance in health and disease.Endocr Rev,1998,19(3):269-301.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6] 史东平,祝义军,封卫征,等.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511.

猜你喜欢

喉罩插管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