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患者术中联合留置消癌平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缓释剂的疗效观察

2014-03-26

实用老年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消癌单药癌细胞

结肠癌是人类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癌症死亡前列,50%~60%的结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发生远处转移[1]。肿瘤的侵袭、转移仍是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结肠癌转移和复发依然是临床一大难题。结肠癌术后容易在吻合口、盆腔内、会阴部复发, 多因手术未能完全清除肉眼无法见到的微小转移灶所致。间质化疗既能持久保持植药区域药物的高浓度, 又可减轻全身的药物不良反应, 是清除这些残存癌细胞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联合用药消癌平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缓释剂术中喷洒灌注留置腹腔,对结肠癌腹腔及局部复发的防治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选自江苏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男60例,女50例,年龄47~71岁,平均(61.7±5.3)岁。其中,高分化或中分化结肠癌56例,低分化或未分化结肠癌54例;未及浆膜层45例,累及浆膜层65例;无淋巴结转移42例,有淋巴结转移68例。结肠癌标本按照Dukes 分期:A期6例,B期24例,C期43例,D 期37例。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58例)和单药组(52例),前者于术中腹腔留置消癌平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缓释剂,后者仅留置5-氟脲嘧啶缓释剂。

1.2 方法 消癌平注射液由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Z20025868。5-氟脲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由芜湖中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国药准字H20030345。用20 ml生理盐水将80 mg消癌平注射液溶解后,与5-氟脲嘧啶0.9 g混合,于关腹前将药物喷洒于手术野及腹腔其他部位并留置。所有病例均按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手术切除。随访3年后,观察并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术后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 A期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术后1年和3年均无复发病例。术后3年,联合用药组为复发率16.3%,单药组为4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1年和3年的复发情况比较(n,%)

注:与单药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组发热4例, 腹痛3例, 引流量偏多6例; 单药组发热3 例, 腹痛3例, 引流量偏多5例。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 与单药组(18.3%)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因早期症状不明显,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 即使手术, 术后Dukes C 期的转移和复发率也达50%,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10%。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根本原因是手术时未能完全清除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病灶以及脱落残存的肿瘤细胞在腹腔和创面种植所致。最近的研究证实,由于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及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技术的运用,结肠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已被降至较低的水平,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0%[2-3],当然这不仅得益于手术方法的改进,同时离不开辅助化疗、放疗以及其他生物制剂的治疗,而化疗是减少这些残存的癌细胞术后种植、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方法。但对一些C、D期肿瘤,因癌肿浸润至浆膜外的癌细胞脱落,或手术操作过程中造成的医源性肿瘤播散,结肠癌术后手术野及腹腔内常有癌细胞的存在,术中尽可能将脱落残留的癌细胞清除杀死,对防止其以后种植转移及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临床应用腹腔内化疗以来,曾经先后使用过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多种药物,最为常用的是氟尿嘧啶。既往研究表明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剂腹腔化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4-5]。

消癌平为中药乌骨藤的精提取物, 乌骨藤生长在我国云南、广东、贵州等山区, 药性味苦、微寒。消癌平主要含有多糖、生物碱和皂苷等有效成分。体内及体外研究发现, 消癌平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使癌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临床用于肝癌、胃癌、肺癌等肿瘤的治疗,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 消癌平单独给药或与其他疗法并用, 都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同时消癌平注射液能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 的合成,提升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活化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诱导胸腺淋巴细胞产生活性物质,改善和增进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6-7],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及临床疗效, 延长生存期, 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大量的温灭菌蒸馏水及5-氟脲嘧啶冲洗浸泡吸尽,将脱落于腹腔内的游离癌细胞冲洗掉,使癌细胞种植于腹膜的机会大大减少。并于关腹前将抗肿瘤药物消癌平注射液和5-氟脲嘧啶喷洒在手术野及腹腔内留置,一方面让药物长时间直接作用局部杀死肿瘤细胞,另一方面药物通过腹膜的吸收,经门静脉及淋巴系统回流至肝脏,可在门静脉、肝脏及肿瘤淋巴回流区形成高浓度的抗癌浴场,有助于治疗或抑制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结果表明,术中腹腔留置消癌平注射液与5-氟脲嘧啶有明显的抗肿瘤增效作用,明显降低结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显著改变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本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言蔑,朱正钢,郁宝铭.胃肠道肿瘤外科综合治疗新技术[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63.

[2] Rosenbaum CE, Verkooijen HM, Lam MG, et al. Radioembolization for treatment of salvag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a systematic review[J]. J Nucl Med, 2013, 54(11):1890-1895.

[3] 刘建芳, 李西梅, 王毅民,等.血清端粒酶与肠癌相关抗原检测对大肠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 (1): 81-82.

[4] 万圣云, 刘弋,张俊舜.5-Fu缓释剂对直肠癌区域性化疗局部药物浓度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3,7(4):250-252.

[5] 王炜,黄世锋,陈德伦,等.结肠癌术中放置氟尿嘧啶缓释剂前后检测血T细胞和NK细胞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1, 17(18):15-16.

[6] 王文玉, 周云, 张晓菊,等.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10):936-938.

[7] 黄振倩, 谭获, 王春燕,等.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2):97-99.

猜你喜欢

消癌单药癌细胞
健脾消癌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消癌平注射液提取浓缩工艺的优化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通关散及其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