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老年健康服务方略*

2014-03-26余小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老龄化成都

余小平

成都医学院(成都 6105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发展出现“三低一高”现象(低生育率、低病死率、低增长率和高预期寿命),导致越来越多国家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正在快速老龄化,四川省的老龄化形势尤为严峻。2010年,四川老年人口居全国第2位,比全国提前4年“变老”。据权威部门预测,2027年四川省老人将达到总人口1/4,2036年,3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已成为国家和四川省重要战略,针对老年健康服务需求,我校开始积极探索服务老年健康方略。

1 综合老年健康实际问题,围绕老年健康服务打造办学特色

1.1 广泛调研发现老年健康服务的突出问题

针对老年健康服务,我们通过校内外广泛实地调研,发现老年健康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老年共病研究亟待推进;老年病特色化诊疗服务亟待提高;养老社会支持系统缺位和医养分离。

1.2 我校已具备的办学条件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前身系军队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47年10月诞生的豫皖苏军区卫生学校。1999年隶属总后勤部,校名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2004年8月,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四川省,成为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定名成都医学院。学校于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跻身于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2014年,新增临床医学、药学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认真履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构建了专科、本科和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全面展开,本科专业达到17个,专科专业5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余人。学生在全国和四川省各类比赛中,获得高等级奖项30余项,走在同类院校前列。

基于老年健康服务领域社会需求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结合我校已有办学基础和条件,学校党政形成统一意向:围绕老年健康服务打造办学特色、推进成都医学院特色发展。

2 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构建老年医学与老年照护人才培养体系

2.1 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存在三大问题[1]:1)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人才培养规模小,难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2)人才培养层次不够多元,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格局;3)人才培养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老年健康事业发展需求。

2.2 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

2013年9月18日,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在我校挂牌设立“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该中心是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为促进老年医学与老年照护人才培养而设置的专门机构。我校将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的社会资源,在人才培养和培训、学术交流、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2.3 构建老年医疗健康培养体系

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体系不够独立完善,目前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求。积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培养队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模式,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3.1 人才培养目标 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需具备的条件[2]:1)务实性:能切实进行老年健康服务工作。2)应用性:照护操作技能强。3)适应性:这是老年健康照护人才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老年人照护过程复杂、繁重、突发情况较多,能适应多变的情况是重要的素质。4)创新性:在老年健康工作中善于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2 人才培养模式 1)优化课程结构: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中,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在老年健康服务的实际需求上,老年健康服务需要具有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课程改革需要以此为导向,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系[3]。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需要专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善的医院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推行机构实训基地教育,学生轮换实习训练,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需求,同时推行导师制、师带徒等实践训练方式是较好的措施。另外,在教学形式上,可以依托“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和“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行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3)完善人才培养途径: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开展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开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大力推行继续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素质。

3 成功申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采取五位一体发展战略

成都医学院经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友好协商,牵头成立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老年健康事业作为重要发展目标,以区域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为指引,通过构建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4],为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依据。

3.1 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养老与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目前已构建了“两个体系、三个方向、五个层次”的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两个体系指学历教育体系与非学历教育体系,三个方向指老年事业管理方向、老年心理学方向、老年照护方向,五个层次是指从中专到博士的教育层次。已开设新专业方向有:护理学专业(老年照护方向);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今年将扩大规模继续招收这两个专业的学生。

3.2 科学研究:大力推进以老年健康为主的研究

3.2.1 构建养老社会支持系统 大力推进老年健康为主的研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具有功能意义的社会支持系统。我们组织成都医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建立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与老年健康支持系统研究团队。团队将以老龄人口“经济、生活、医疗、精神”四大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建立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社会支持系统,调动积极力量共同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提高和生活水平提升。

3.2.2 推进老年共病研究 老年人生理机能不断衰退,各种慢病在老年期发展到顶峰,一般而言,老年人往往共同患有3种及以上慢病,老年共病是突出的问题[5]。中心组建由成都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老年共病研究团队,对老年共病的功能评估体系构建等进行研究。

3.3 社会服务: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对独立,养老与就医相分离。据统计[6],养老机构中能提供医疗支持的不足20%,往往只能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综合大型医院注重常规医疗,涉入老年医疗的医院较少,致使部分患病老人成为医院的常住户,老年人专业医疗需求缺口极大。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中心以此为政策性文件,指导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

3.4 积极开展老年人临床医疗服务

随着人口高龄化日趋加剧,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身体机能衰退、老化,免疫功能减弱,器官和功能衰竭等生理退行性变化,加上老年慢病和共病容易复发,使得其治疗困扰着千家万户。1990年,WTO提出“健康老龄化”的目标,1999年,WTO又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口号,均将“积极老龄化”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积极开展老年人临床医疗服务,是应对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和衰退、疾病增多的有效措施,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作为延长寿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的必然要求[7]。中心将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机制和体制,努力改善目前老年人临床医疗服务人才匮乏、经费不足和管理不够完善的现状。

3.5 大力推进老年医学学科群建设

老年医学学科是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老年疾病、人类衰老的基础医疗疾病理论和教学内容,目前学科总体发展相对比较缓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医学需要得到快速发展和支持,以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中心将学科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联合有关单位,整合各单位的人力资源,建立科研技术平台,大力开展老年医学学科群建设。中心从加快老年医学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学科融合交叉,加强平台建设几方面入手。

4 结语

成都医学院将以“全国老年医学与照护人才培训中心”、“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围绕老年健康事业,实施五位一体战略,培养出实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形成优势学科,产出一批科研成果,服务老年健康事业,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1]余小平,唐平.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构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2):109-113.

[2]邬沧萍,姜向群.老年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

[3]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EB/OL].(2014-06-10)[2014-12-1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170939.html.

[4]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民政厅等部门关于2014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安排意见的通知[EB/OL].(2014-03-11)[2014-12-12]http://www.sc.gov.cn/10462/10883/11066/2014/3/18/10295997.shtml.

[5]赵恩兰,宋丽萍.论老龄社会与高职院校服务人才的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53-56.

[6]张华,吴利平,王晓明,等.中国老年医学发展与老年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24-25.

[7]甄炳亮,刘建华.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民政,2014(7):29-30.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老龄化成都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实用老年医学》稿约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