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析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25李其庆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夹板肱骨患肢

唐 骅,李其庆

·经验交流·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析临床效果观察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using small splint for treating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唐 骅,李其庆

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均骨折愈合,其中优36例,良10例,差4例。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具有安全、牢固、快速、并发症较少的特点,能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外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科门诊常见的病症,具体可以分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内收型骨折、外展型骨折、无移位型骨折4类。本文选择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通过手术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 年龄45~81岁,平均(67.58±7.86)岁。左侧27例,右侧23例。所有患者均属于闭合性的骨折。根据X线片以及Neer的方法将其分为4类,其中多数为稳定性骨折,仅有10例为二部分以上(即粉碎性)骨折。

2 治疗

2.1 复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麻醉。术者站在患者患侧,用一条宽布绕过患者胸壁及腋窝,一位助手双手分别握住患肢腕部和肘部,一位助手拉紧布带,沿患者患肢轴线方向向上牵拉,术者双手握住骨折端进行操作。外展型骨折: 助手应保持患肢外展45°~ 60°作牵拉,术者环抱折端,应双手拇指按压住骨折近端外侧,紧扣骨折远端内侧,同时应嘱咐助手内收上臂贴胸,用力将远端往内推,纠正其骨折远段向内的侧方移位。内收型骨折: 患者应使患肢处于稍内收位或中立位,并做拔伸牵引。双手按住远端外侧,嘱咐助手在拔伸下向外伸展上臂,>90°,对向外成角进行矫正。

2.2 固定方法 患者采用超肩外科颈夹板固定。夹板由4块木板构成,前、内侧夹板较小,以方便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外展骨折患者应放1块压垫在外侧夹板近端及远端的大结节处,用内侧的蘑菇头顶住患者腋窝,使患者上臂成内收状。内收骨折可在患者外侧夹板上段患者骨折处加压垫1块,于肱骨内上髁上部放内侧板磨菇头,使其形成与外展骨折相反的加压固定。在患者骨折近端后侧各放1块压垫,前侧夹板放1块压垫,防止其成角出现移位,之后用扎带捆绑夹板后再用绷带在夹板上端绕过对侧腋下作横“8”字绕缠绕包扎固定。

对需要外周固定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采用石膏绷带、高分子材料和外固定支架等。若创面较大,则可用石膏绷带,它可以矫正畸形且形成肢体模具;若创伤口处易溃烂,需透气且不宜进水,则可使用高分子材料,它有强度大、重量轻且透气等优点。

2.3 康复训练 功能锻炼包括徒手和器械两种类型,内容包括肌肉锻炼、活动关节和协调训练等。此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骨折愈合和防止关节生长畸形、肌肉萎缩等。康复训练在治疗3d后进行,患者活动的训练强度不应过大,主要以肌肉收缩锻炼为主,以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患者应主动、被动的进行训练,每日3次,每次20min,在训练时,每次应使患者达到预期训练要求。在治疗后的2周内,患者还应注意其是否出现疼痛,鼓励患者进行延长活动时间及加大活动强度。之后患者应以自主活动为主。

3 结果 50例在治疗后全部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功能判定[1]: 关节处无疼痛、无压痛、无功能障碍、关节活动不受限的情况为优。没有出现压痛、自发性疼痛,天气改变、过度劳累会使其关节处稍有不适,关节活动稍微受到限制的情况为良。偶尔出现自发性疼痛,天气改变或者劳累时关节不适较为严重,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为差。本组优36例,良10例,差4例。

讨 论

目前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不一。近年来,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发症发生率在手术治疗中也占有较高比例,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肱骨外科颈骨折作为外部创伤中的一种常见的损伤,其自身不仅致残率极高。肱骨外科颈周围肌肉发达,附着点较多,一旦发生骨折,会出现肱骨头重叠、嵌插、旋转,导致患者前后、内外严重错位,其修复难度较大,要求严格[3]。由于肱骨外科邻近关节,患者肩关节的关节囊及韧带较松弛,因而复位后稳定性差,难以固定。由于患者附近软组织及局部血肿易出现黏连,因而会直接影响结节的平衡,进而影响肩关节功能。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能够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肩功能[4]。手术复位中,医生应注意一手固定骨折近端,一手卡紧骨折远端,待患者感觉重叠或嵌插拉开后,用力将远端向内推,后逐渐伸展患肢,感觉其外侧骨突消失后,或折端向内移,则提示患者已复位。在操作过程中,手法及位置应准确,避免患者肱骨头旋转,以防影响断端对合。患者复位后应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其复位完全,避免患者日后骨性畸形愈合[5]。患者在手法复位后,应采用小夹板固定,由于肩关节的特殊性,因而固定较难,应采用多块夹板分段对患者进行包扎。本研究通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情况与表现可知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患者在手术后应进行手部、腕部的功能锻炼,在疼痛感减轻后开始进行屈伸肘关节、耸肩等运动,在运动时要注意,限制骨折的外展活动,患者在除去夹板后,可以用药物进行熏洗,并对患肢进行全面的锻炼。对于老年患者, 在中后期常需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如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能防止出现严重的废用性骨质疏松并促进骨折愈合。解除夹板后用疏筋活络类中药煎汤熏洗,可促进患肩功能恢复。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能够安全、牢固、快速、一次性的解决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问题,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此外,结果表明此方法治疗稳定性骨折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对于粉碎性骨折并不十分乐观,因而临床上应该慎重使用。

[1] 韩润生,张传军.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2(6):53-55.

[2] 张健,贺西京,王栋,等.AO重建钢板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6):404.

[3] 梁景荣,饶汉荣,陈喜炎.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0):1556-1557.

[4] 何键,杨隆奎,刘立华.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5):327-328.

[5] 闰凤英.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固定的功能锻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7):1089-1090.

(本文编辑: 黄小英)

1009-4237(2014)02-0162-02

256500 山东,博兴县中医医院外二科

R 683.41

B

2013-10-29;

2013-11-18)

猜你喜欢

夹板肱骨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