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点

2014-03-24李合海刘媛媛刘兰秀孙慎谦

地下水 2014年6期
关键词:供水水质文明

李合海刘媛媛,刘兰秀孙慎谦

(1.山东省临沂市水文局,山东 临沂276001 2.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山东 临沂27600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生态条件和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基本保障,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是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基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积极探讨当前规划的内容和要点,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1 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把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把尊重自然规律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和水生态的和谐统一。

2 水生态调查与监测

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水生态调查与监测则是对环境水因子的观察和数据收集,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水生态系统是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调查与监测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作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调查与监测是为了了解区域生态环境乃至生物圈内动植物现况与分布的一种科学方法。基本的生态调查,有助于建立环境与生物基础资料,并了解生物现象与动态变化等诸多的环境因子。一般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常包括对于生态栖境中特定动物组成、动物族群分布、族群数量与栖息环境背景资料等;水生态调查主要包括生物物理环境调查、水生态系统特征调查、社会产业调查等。水生态系统特征调查是重点,调查内容主要有:物种调查、种群调查、群落调查、水生态系统调查。

结合水利行业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优先开展地表水水文要素、河流湖库水质、水生生物、水土保持、地下水等监测。调查往往离不开监测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3 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3.1 水安全保障建设

3.1.1 防洪安全

利用当地地形地貌特点,发挥上游拦蓄工程、泄洪工程,实行库、河、闸坝联合调度,建成完善的防洪体系,加强洪水风险管理。通过除险加固、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以及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洪水风险管理、防洪预案、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做到有任务、有投入、有目标、有措施。

3.1.2 供水水量水质安全

水资源、洪水和水环境的有机统一构成水安全体系,三者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时变的水安全系统。水安全的对立面是水风险、水破坏、水灾害。

1)水量安全。根据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提高城乡供水水源保证率,按照供水水网规划格局保证城区驻地供水安全,落实专用供水水源以及备用水源的建设和保护,确保供水水量安全。逐步建立起城乡统筹的供水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生态供水水量安全保证率,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

2)水质安全。按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范围,加强地表水及地下水水源地保护,落实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制度,落实保护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及深度处理程度,减少地表水、地下水对供水水源的次生污染,提高地表、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城镇和农村饮水水质安全率。乡镇所在地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集中供水及处理工程。

3)水生态用水安全。根据当地水系连通性,通过节水和河(湖库)联合调度,发挥闸坝、灌溉和防洪等工程的生态用水补给和调节功能,核算生态用水量和生态基流。通过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用水水量和水质,利用河流、湿地,结合水循环体系建设,形成区域水生态利用循环系统。充分发挥河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区和效益,提高河流、岸边水生动植物多样性,构建区域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增加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及处置预案,完善各类水安全及保护应急预案。

3.2 水环境管理

强化污染源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整治与建设,构建“治、用、保”并举的水环境体系,建成涵盖城镇、洪水走廊、湿地、水源地、水土保持区域的水系生态网。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水系源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功能保护力度。完善水资源保护及监测规划,制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分配体系和水质目标管理体系,下达区域水功能区纳污控制指标和水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环境容量,把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红线作为水污染防治、减排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地表水、地下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及处置预案,完善各类水安全及保护应急预案。

加强重要水域水生生物物种监测与保护,提高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高等水生植物等保护指数,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开展水生态调查与监测,采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措施,提高水生生物物种保护指数,维护河湖水生态健康体系。

3.3 水景观建设

在确保各类水工程设计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围绕地域水环境特点,积极推进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建设生态景观河道、生态景观湖库,促进人水和谐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地下水地热、泉涌、矿物等特有资源的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设休闲度假风景区。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辐射和引领作用,围绕城市水环境改善,按照水网合理、水流通畅的要求,编制水景观建设规划。

3.4 水管理建设

加强水工程管理,推进规范化达标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理顺体制,创新管理,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排水管理,建设水量水质监测设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全面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和全面监控,建立完善的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集防汛、抗旱、水资源、水土保持、洪水风险、水工、环境保护、应急等于一体的现代水生态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河湖水生态健康评估研究,大力研究水生态补偿制度和政策,实行最严格水生态保护制度。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开展水生态文明指标考核和评估,建立符合实际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

3.5 水生态经济建设

围绕湿地、温泉、水利风景区,建设集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水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区,促进生态水利建设产业、水生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可进行水生态经济专题规划。

3.6 水文化建设

宣传水文化,传播水文明,提高公众认知、参与度,大力开展水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以此带动全社会水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水文化,培育全社会的水生态意识,形成节约水、保护水、呵护水的良好氛围和自觉行动。

4 结语

遵循力所能及、循序渐进、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目标和标准,结合实践,讨论了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内容和纲要,也是在分析和考虑了当前水利部门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能力而提出的部分观点,认为至少包含上述规划要点。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选择一批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开展试点和创建工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辐射带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的改善和提升,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不断丰富和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规划成果更趋规范、科学、合理。

猜你喜欢

供水水质文明
请文明演绎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漫说文明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