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救语文教育”并非危言耸听

2014-03-19刘康声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语文专业课

刘康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新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很多青年人的古代汉语水平越来越差,这将使我们的母语受到严重威胁。”表达了对语文教育的担忧。同样是在不久前,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教授张海霞计划将2012年某大学生全国大赛学生获奖作品结集出版,她与编辑们审阅了近20组学生“作品介绍”后发现,70%的文章错误百出,令人不忍卒读。为此,张海霞在网络论坛上疾呼:“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

实际上,几年前就已经有一些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注意到,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据有关调查,目前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一位在校大学生曾向笔者反映:学校开一个学期大学语文课,隔周上一次课,去除节假日占用的、被专业课挤掉的,正经上课的次数寥寥无几。在理工科类高校里,语文教育因受到过度忽视而出现严重失衡,专业课至上的指导思想导致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无法充分发挥提高文化素质功能。大学语文课程地位边缘化,又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心灰意冷,即使是人在讲台上也是心不在焉,泛泛而讲,敷衍了事。

除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语文课程本身也存在问题。有些高校即使没有彻底忽略语文教育,但由于教学模式陈旧,课程改革不到位,教材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很难从大学语文课中获得收益,甚至产生强烈的反感。当然,很多大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开始排斥语文课了。很多理工科学生认为,中学语文就像鸡肋,内容教条、生硬,形式刻板、单一,食之无味,但是,高考时语文占150分,是个不小的数目,因此又弃之不能。一旦进入大学,情形就不一样了,在没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讲,语文课自然连鸡肋都不如了。

语文教育的尴尬处境还与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关联。一是当今社会形成了不重视文化的社会风气,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二是教育政策的强制性导致社会价值导向出现偏差,“英语比汉语更有用”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结果在大学生群体中,“英语六级、汉语初级”成为普遍现象。

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严重危机,“救救语文教育”不是危言耸听。

为了有效、快速扭转局面,迫切需要从国家政策层面切实加强大学语文教育。高校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同时,要把文化教育重视起来;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语文素养,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有权选择学习英语,但一定不可放弃自己的母语。试想,如果连用汉字写文章、用汉语说话都成问题了,难道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悲哀吗?

猜你喜欢

理工科大学语文专业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理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英语笔记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师范类院校理工科科研发展问题探析
有关理工科线性代数教学改革必要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