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词汇角度看山东德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2014-03-19○张

语文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方言词造词德州

○张 倩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北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临滨州市。它处在京沪、石德铁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九达天衢”之称。

德州方言是德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李荣先生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德州方言属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齐区,是一个官话大区,在某些方面和周围的济南、聊城、滨州、河北等地的方言有许多相似点,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将着手从德州方言词汇的独特视角,探析其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既看到其个性之处、保留地方特色,也为发现方言与普通话的距离、推广普通话寻找突破口。

一、词形差异

词形上的差异是指同一事物或现象在德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即义同形不同。我们主要从音节数量、构词语素以及造词顺序三方面简要分析。

(一)音节数量上的差异

一方面,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德州方言词中也可以用多音节的形式表示。例如:普通话中的“上午”“下午”,在德州方言中就说成“头晌午”“过晌午”;“棉厂”“八角”说成“轧花厂”“大料瓣”,双音节词变成了三音节。另一方面,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在德州方言中是双音节词。例如:普通话中的“冰”“瘪”“钹”,在德州方言中变成了双音节的“冻冻”“瘪鼓”“咣咣”。

(二)构词语素上的差异

1.德州方言的构词语素与普通话完全不同的词语,比如:

2.德州方言的构词语素与普通话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词语,比如:

另外,德州方言词中的附加成分与普通话词语也不尽相同,比如方言中有很多加了后缀“子”的,而普通话中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方言中后缀“子”与普通话中作为词尾的“子、儿、头”等的语法作用相同,即只改变了词的形式,并未形成新的词汇意义。不同的是,方言中加后缀“子”后,增加了一层色彩意义,这种色彩义多表示责备、低落等消极的情绪。如方言中常说的“你的裤腿脚子怎么湿俩?”,表达一种埋怨、责备的口吻。

再如,普通话通常加儿化韵的,在德州方言中改用了“子”后缀:

(三)造词方式的差异

德州方言中的部分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事物的外观、性质造词,有时还出现顺序上的改变。

1.根据事物的外形、特点造词,比如:

2.造词顺序差异,比如:

无论是音节、语素,还是造词的方式,德州方言词都显示了饶有风趣的特色,与普通话既有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二、词义差异

德州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很多词语的形式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有的表示褒义、有的表示贬义。本文主要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及修辞意义这三方面比较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

(一)词汇意义的差异

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理性意义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义项间的差异,即有些词中包含的义项多寡不同。

1.德州方言中的部分词语含有的义项多于普通话的词语,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比如:

“拐”作动词时,在普通话中指转变方向、转弯,而在德州方言中还可以说把某物移到某处,相当于“挪”,例如说“你把车子拐到一边去”。“拐”做名词意思有:①桄子;②腿脚瘸的人;③拐骗人口、财物的人,而在德州方言中,“拐子”还可以指代一种鱼类,即通常吃的“鲤鱼”,所以总体来说“拐”在德州方言中的使用范围更大一些。

又如,“刚”在普通话中既可做形容词,也可做时间副词、程度副词,与德州方言是相通的,但“刚”做程度副词时,表示的意思是:①恰好;②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而德州方言中的“刚”还可以表示程度之深,表示很、非常的意思,例如说“这个人刚好俩”,意思就是人很好;“身上刚冷俩”,意思就是身体很冷。在德州方言中“地脚”一词在普通话中只指地基,在德州方言中还有地方的意思,表示一定的范围,例如:这个地脚太小俩,再多一个人就招不开俩。

2.德州方言中也有部分词语包含的义项少于普通话词语,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比如:

“玩意儿”一词在普通话中一是指玩具,二是指曲艺、杂技等文艺表演,三是指东西,四是指人(含轻蔑意),而德州方言中缺少第一个含义,表示文艺表演和东西。例如:“再过几天镇上就办玩意儿俩!”用的就是第二层含义。

(二)语法意义的差异

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在语法功能上的不同作用构成了不同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现在词性上的兼类以及词语搭配方面的不同。

1.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兼类上的差异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具有的不止一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有兼动、名的,有兼名、形的,还有三者兼具的。德州方言与普通话词语的兼类情况存在一些差异,一般情况是德州方言的兼类词,在普通话中不具有兼类的功能。

比如“面”。“面”在普通话中通常做名词,表示的意思有:①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②物体的表面;③粮食磨成的粉;④面条儿;⑤粉末,德州方言中的“面”还兼具形容词的性质,例如说:这个瓜已经不脆俩,都成面滴俩!这里的“面”就是和“脆”对应的,表示柔软的意思,是兼名、形的词语。

还有经常使用的“吗”,在普通话中是作为语气词的功能,表示疑问语气,例如:你吃饭了吗?而在德州方言中“吗”还具有了疑问代词的功能,表示“什么”的意思,例如德州人常说:你晚上吃吗啦?今天都学了些吗?意思就是晚上吃什么饭,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2.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搭配能力的差异

普通话中“喝”搭配的名词都是表示液体的,也就是说“喝”后的词语必须具有[+液体]这个义项,例如可以说“喝酒”“喝水”不能说“喝饭”。德州方言里的“喝”在有些情况下既可以和“液体”搭配,也能同某些“固体”搭配,例如“喝药”不仅指喝中药、汤药,也能说喝西药、喝药片,“喝茶叶”即说喝茶水。

再如普通话里的有些处所名词一般搭配方位词表示某种状态,例如说屋里、家中;德州方言中的这类词还可以搭配一些动词,表示方向,例如屋来、家走,意思就是往屋里来、往家中走。

(三)修辞意义的差异

本文所讲的修辞意义,并非方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普通话的差异,而是探讨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在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这些附属意义方面的区别。

1.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普通话中“点化”一词泛指启发指导,是表示褒义的;德州方言里的“点化”一词,由于“化”的读音逐渐轻音化,所以“点化”在德州方言中也带上了贬义的色彩,表示暗示、戏弄旁人。

德州方言中还有“慢点儿走”这一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在德州方言里表示送客人出门时的客气礼貌用语,感情较重,比普通话多了一层表达情感的意味。

2.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语在语体色彩上的差异德州方言鲜明的地方特色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用委婉含蓄的词语表示某些概念。比如,普通话中会说“生病”,德州方言则会说“不得劲儿”“不好受”“不舒坦”。“疵毛”也是德州方言中很有地方特色的词语,表示普通话中“坏”“差”的含义,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例如这个人真疵毛。他买回来的衣服太疵毛俩,意思就是人很差劲,衣服质量很差。

综上所述,德州方言里的日常交际用语与普通话还是存在相当的差异,尤其是兼类词的不同用法,要注意根据场合及交际对象的不同适当运用。

词汇是构成一种语言不可缺少的要素,只有拥有词汇这一语言素材,我们才能通过一定的规则组成句子,应用到实际交流之中。本文以词汇为切入点,主要从词形、词义两方面对德州方言词与普通话词进行比较。通过对同义异形词、异义同形词及异义异形词的对比,我们既看到了普通话词语在方言中极其丰富的变化形式,也了解到了方言词语内在功能的强大,与普通话词语相比显示出自己的灵活性。

[1]黄家教.汉语方言论集[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刘俐李,等.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M].凤凰出版社,2007.

[3]张延兴.中国俗文化丛书·方言趣谈[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罗昕如.湘方言词汇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钱曾怡.烟台方言报告[M].齐鲁书社,1982.

[7]姜岚.威海方言调查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8]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9]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曹延杰.德州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方言词造词德州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古语词“蹴踏”与方言词“出达”chū?da
鲁迅著作杨、戴英译本的方言词语英译评析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简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里的方言词汇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从2006及2007年度新词语看“修辞转化”造词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