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古代名医优秀医德的追溯

2014-03-18刘志哲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孙思邈医术名医

刘志哲,刘 静

(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对我国古代名医优秀医德的追溯

刘志哲,刘 静

(陇东学院岐伯医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我国古代众多著名医家的著作中都有大量医德伦理的论述,本文试图追溯它在医德思想的创立、继承、发展和促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其对新时期医德建设的作用。

古代名医;医德医风;追溯

祖国医学的魅力并不仅仅因为它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历代中医大家高尚的医德。那些取得突出成就,对祖国医药学做出贡献,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国医药学体系的医药学大家,无一不是德艺双馨,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卫着医道尊严。追溯这些著名医家的从医历程,基本都具有以下特点。

1 济世救人,厚德为先

自古以来,医生行医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说:“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物,就是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治病的药物和技术。古代称医术为仁术,认为医学是一种活人救命的技术,其服务直接面对人。因此,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德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浩瀚的中医典籍里,有着极为丰富的有关医德的论述以及古代医家的许多嘉言懿行。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的“大”,不仅指出了祖国医学的宏大广博,更强调了医者的高尚道德情操,宽广的胸襟,至高、至远、至深、至大的思想境界;“精”是指从医者必须对医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诚”则强调医者必须至诚至信地除疾灭病,为患者服务。他认为用精湛的医技治病救人,使患者起死回生就是大医。清代陈梦雷等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明确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作医。”“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秦伯未医文集》)这就是说,做医生不仅要具有精良的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明代医家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指出:“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因此,作为医家,对人和生命必须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医学事业的准则,也是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

2 博采众长,业精于勤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历代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医门法律·先哲格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拜师罗知悌时,整天站在门外,风雨无阻,终于被收徒。“药王”孙思邈直到白发暮年还手不释卷,“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备急千金要方·序》)。这些都说明,“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而医者责任重大,临证不可不慎”(《名老中医之路》)。“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医门补要·自序》)明代名医徐春圃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不浅)。”东汉张仲景年轻时师从张伯祖学医,由于他勤奋好学,医术“精于伯祖”。他生当战乱频繁、疾疫流行的东汉末年,生灵涂炭,死亡载道,他的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就患病死去2/3。他目睹这种惨状,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研究古典医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创立“辨证论治”的纲领,成为中国医籍的经典,他被后人尊为“医圣”。唐代孙思邈,幼时多病,从少年时便酷爱医学,直到白发苍苍垂暮之年,仍然手不释卷。他活了一百多岁,一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古稀之年,撰成《千金要方》三十卷。30年之后,年已百岁,不顾年迈,犹恐沧海遗珠,又继续旁搜博采,精益求精,撰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以与《千金要方》相辅相成,二书合称《千金方》,是传世不朽的医学巨著,他被后人尊为“药王”。又如明代李时珍,三代行医,家学渊源,博学多才,热爱医学,他曾自我介绍说:“幼多羸疾……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他以学习为乐,读书犹如吃甘蔗饴糖一样美好,他发现历代本草书讹误和缺漏不少,因此下决心编写一部新的本草著作。从34岁开始,“岁历30稔,书参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终于在60岁时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举世闻名的药学巨著,郭沫若称其为“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有“高尚先生”之称的金代医家刘完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患病,由于家贫三延医而不至,致使其母身亡,遂立志学医,以济世救人。刘完素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为救治疫病,一改“和剂局方”用方温燥之弊,创立“六气化火”论,终成寒凉派的开山鼻祖。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出自名门医家,天资聪颖,十余岁时医术已很高明,以后10年中,他又拜师17人,直至成名后,仍然十分谦逊。当时有一个病家请他诊治,他认为已不可救治了,嘱咐家属赶快料理后事。不料一年之后他见到这名患者还活着,且身体健康,他很惭愧,打听到治病者是金山寺的一位和尚,第二天便到金山寺向那位和尚拜师求教,老老实实地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医。明代医家缪希雍,父早殁,幼年孤苦。17岁患疟疾,自阅医书,遍检方书而自己治疗,遂至痊愈。遂立志从医,搜求医方,苦心研究药道,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认为“神农本经,臂之六经,名医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本经为经,别录为纬”,于是钻研其理。此外,缪氏生平好游走四方,曾游历三吴,入闵,历齐、鲁、燕、赵等地,亦到过江西、湖北、湖南诸省。在周游之时,到处行医,寻师访友,采药搜方。这些都说明,古人对医术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精求医理,博采众长,“捐众贤之砂砾,掇群才之翠羽”(《外台秘要·序》)。砂砾,是淘金时应丢弃的废物;翠羽,是装饰时宜挑选的精华。这就是说,向他人学习时不但要勤,而且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

纵观我国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在“精”字上下了一番苦功。他们毕生勤勤恳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最终取得了学术上的辉煌成就,赢得了后世的无限敬仰。

3 谦虚谨慎,尊重同行

东汉时代的“医圣”张仲景,曾“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了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临床医学理论体系坚实基础的《伤寒杂病论》。他严厉抨击医德败坏者“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并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古今从医人员中,总有一些“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唯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万病回春·云林暇笔》)。这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行为是很不道德的。作为一名医生,应当时时处处谦虚谨慎,尊重同行。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实功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说:“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为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外科正宗·医家十要》)孙思邈也告诫说:“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并说,有的人“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 不畏权贵,弃官从医

自古以来,弃官从医,为民治病的医家不胜枚举。明末清初的费尚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唐代孙思邈,多次拒绝隋唐两代朝廷的聘请,长期在民间行医,一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撰成传世不朽的医学巨著《千金方》。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本为官吏,建安年间,他目睹民间瘟疫横行,白骨露野的惨状,为解除百姓疾苦,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留神医药,精究方术”,著成《伤寒杂病沦》,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医方之祖”,在世界医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医理精明,经验丰富医好了曹操的“头风眩”病。曹操想调他进京做官,给他丰厚的俸禄,但他一心想为百姓解除病痛,几次拒绝去朝廷做官,更不愿为曹操做侍医,竟惨遭杀害。这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品德一直为后人传颂。

5 对待患者,皆如至亲

医乃仁术,济世为怀,病家延请,有求必应,治病救人,认真负责,这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医生对患者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和爱护,视他们如亲人。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在孙思邈所言中,我们感受到他视患者如至亲的接诊态度。元代名医朱丹溪医术十分高明,每天都有不少人请他看病,他“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虽百里之远,弗惮也”。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有一病家来请他,他的仆人为了照顾他的健康,向病家解释要求免于出诊。他得知后,教导仆人,患者度日如年,痛苦不堪,当医生的怎能自图安逸。说罢,拎起药箱就出诊了。这是多么高尚的医德,多么令人景仰的修为。医生遇危重患者,要积极抢救。例如战国时的名医扁鹊(秦越人),是一位民间医生,周游列国,一日,路过虢国,遇虢太子突然发病,昏迷半日不醒,众医束手无策,虢君请扁鹊入视,扁鹊通过详细认真的检查,对虢君说:“若太子者,所谓‘尸蹶’者也,太子未死也。”遂使他的学生外施针灸、砭石,内服汤药,经过抢救,太子终于转危为安。为医者,术可暂行一世,德则流芳千古。

6 心存济世,不唯名利

扶贫济困,施医赠药,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例如三国时的名医董奉,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他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凡重病患者,治愈后,在其房前屋后种植杏树5棵,轻病者种1棵,作为酬谢。数年之后,种杏十万余棵,郁然成林。杏熟易谷,用以救济贫苦患者。后世有“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传为医林佳话。唐代名医沈应善,精医术,有仁心,遇有疫疾流行时,则购储药物,在其宅旁构筑一舍,收留患者,医药费和伙食费一概不收。对待患者,来者不拒,其舍命名为“来安堂”(取既来之,则安之之意)。又如清代名医张明征,曾供职太医院,后回籍行医,曾在途中遇一贫苦无告者患痢甚剧,视之恻然,令仆负至其家,服药调治,月余痊愈,仍给资遣其回家,临走时亦不问他的姓名和住址,时人称颂其“视天下犹一家,救路人若骨肉”。清代医家徐大椿著《医学源流论》,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他对没钱就诊的患者,不仅免费诊治,而且经常无偿送药,这种精神深受后人的敬重。传统中医最反对见利忘义,“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孙思邈语),“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伤寒论·原序》);而提倡“不计其功,不谋其利”(《古今医鉴》)。清代叶天士被誉为“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临证指南医案·华序》)。有人在评价明代医学家陈实功时说:“不张言灾祸以伤人之心,不虚高气岸以难人之请,不多言夸严以勾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己之私。”(《外科正宗》)因此,不唯名利是良好医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术是仁术,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发财致富。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晚年收罗天益为徒,第一次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他:“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意为你来学医,目的是赚钱图利,还是传道济世?罗天益毫不犹豫地回答:“亦传道耳。”李东垣遂欣然收其为弟子。此后10年,罗天益既学到了李东垣良好的医德,又得到了其医术真传,成为一代名医,著有《卫生宝鉴》二十四卷。可见我国古代名医对学生的学医动机、道德品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7 宽厚仁和,倾诚无忌

古代医术,讲究待人和善,以诚相见,急人所急。“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医门法律·问病论》)因此,行医看病也好,配方制药也好,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讲求实事求是,“中无城府……与人交,倾诚无所忌讳;赴人之急,不计利害”(《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决不能弄虚作假,唯利是图,自欺欺人。但是,却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有腹无藏墨,诡言神授;目不识丁,假托秘传。此欺诈之流也。”“或巧语诳人,或甘言悦听,或强辩相欺,或危言相恐。此欺诈之流也。”(《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在这方面,以诚信闻名于世的同仁堂有两句著名堂训,即“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很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医药生产厂家自勉。

8 尊敬师长,虚心求教

我国历代名医多数出身于师传,如扁鹊拜长桑君为师,仓公(淳于意)拜公乘阳庆为师,张仲景拜张伯祖为师等,他们都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终于“尽得其传”,甚至成就超过了他们的老师。金元时期的李东垣,家资富有,热爱医学,闻张元素有医名,乃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得其传,后来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元代朱丹溪,偶然在武林(今杭州)获悉医学大家罗知悌擅长医学,往返十余次,“日拱立于其门,大风雨不易”,使罗氏深受感动,遂将全部医术传授给他,后来他也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清代叶天士,虚心好学,闻某人擅长治某病,即前往拜访求教,先后共拜访名师17位,他汲取各家之长,后来成为名家,尤其对温病学贡献最大,成为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如果说张仲景以他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和体系,那么孙思邈则以他的《大医精诚》《治病略例》等论篇创立了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原则和体系,而缪希雍的“祝医五则”即是这个原则和体系从医德方面对医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古代医家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倡并具有高尚的医德,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兴盛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不仅源于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源于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后人对我国古代医学的信赖和称颂,成为祖国医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G416

A

1671-1246(2014)05-0011-03

猜你喜欢

孙思邈医术名医
孙思邈与屠苏酒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
便秘应该怎么吃?名医这样告诉我们
论医术与医德的“轻重”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文化
让名医们上线
古代凤毛麟角的女名医
药王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