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管理心得

2014-03-18张颖颖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菌种菌株培养基

张颖颖,车 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在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实验性强,实验学时较多。而菌种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包括菌种的购买、活化、分离、保藏等环节,决定着医学微生物实验的成功与否。微生物实验室必须保证实验用菌种具有较高的纯度,稳定的生理生化特性,保证菌种在使用中不出现退化、死亡等现象,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1]。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菌种使用管理规定,针对不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菌种,因地制宜采取最合适的菌种纯化保藏方法。笔者结合实验准备经验,就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管理工作谈一下心得体会。

1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常用菌种及其用途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课程相对西医院校而言比较简炼,学时少,但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广,还要与中医相结合,因此,其教学侧重中药抑菌、中医药抗病毒等方面。具体到菌种的选择上,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肺炎链球菌、破伤风梭菌、结核分枝杆菌、藤黄微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大肠埃希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伤寒沙门菌、肖氏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霍乱弧菌等;真菌如白色假丝酵母等。以上菌种可用于细菌的各种染色法、接种法练习,观察各种微生物形态,进行中药抑菌实验等。

2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来源

2.1 直接采购

2.1.1 国内采购 目前国内各大菌种保藏机构均提供菌种采购服务,可按照其网站介绍进行购买,往往以安瓶等形式提供菌种。国内几大菌种保藏机构,如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微生物菌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均出售菌种;另有各生物公司均提供进口与国产菌种服务;一般省级防疫中心也提供菌种服务。

2.1.2 国外采购 国外方面,如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NBRC(NITE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日本技术评价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DSMZ(Deutsche Sammlung von Mikroorganismen und Zellkulturen,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BS(Centraalbureauvoor Schimmelcul-tures,荷兰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都提供菌种服务,但其缺点在于价格昂贵、邮寄繁琐、耗时较长,因此不适用于学生实验。

2.2 自行分离

订购标准菌种简单方便,但也存在价格较高、程序繁琐等问题,如ATCC菌种价格通常为800元以上,国内菌种亦不低于200元。再者,若进行临床相关微生物研究,就必须准备临床分离菌种。因此,在微生物实验中,自行分离也是菌种的重要来源之一。如可从空气中分离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自口腔分离白色假丝酵母,从肠道中分离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等。在教学中,我们结合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等学生活动,从环境中分离了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菌种,既可用于实验教学,也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3 从医院获得临床菌株

中医院校通常与相关医院有密切联系。临床病患体内外分离的菌株具有典型的致病性,便于结合临床进行教学,故此亦可成为菌种的重要来源之一。我校微生物教研室现有几十株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MRSA等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临床菌株。但该法获得的菌株一般毒性较强,通常仅限于科研应用,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时需注意生物安全,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

2.4 致函索要

可在网络上检索相关文章,通过致函菌种拥有者索要菌株。国外众多科研机构可免费分享自己的菌种,有些需要签署保密协议,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等。该法多用于科研。

3 实验菌种的复活、传代、纯化工作

3.1 外购菌种

若采用外购菌种,复活和传代是必备的基本操作。可以将适量液体培养基滴入安瓿瓶中,溶解菌种并接种于对应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经形态学、生化反应等鉴定为纯种后方可投入实验应用。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菌种的纯度及性状稳定,如发现污染或菌种不纯,则应通过划线分离操作将其进一步纯化,重新分离挑选纯菌落[2]。

3.2 自行分离菌种

自行分离菌种时,复活步骤无需考虑,重在菌种的鉴定、纯化、传代和保藏。其中鉴定工作可查阅相关资料,如《伯杰氏细菌手册》等权威工具书,根据形态学特征、生化反应及免疫学检验等确定菌株,并通过选择培养基和划线分离等手段进行纯化。各项指标均应符合规定,以保证菌株鉴定的准确性。

4 实验菌种常用保藏方法

由于条件所限,中医院校在实验设备上往往与西医院校有一定差距,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菌种保藏方法,也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6类,分别是定期移植保藏法、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试管熔封保藏法(试管密封法)、干燥法、冷冻真空干燥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条件,在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几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保藏法,并做了适当改进,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4.1 定期移植保藏法

学生实验中大量使用的菌种一般使用该法保藏。具体操作为斜面低温保藏,即以无菌操作将菌种转种于新鲜培养基斜面上,经鉴定菌种纯度及生理生化性状符合要求后置于4~6℃冰箱中低温保存。此法适用于要求不高,但菌种需求量较大的革兰氏染色、细菌接种、药物敏感实验等。

4.2 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该法是一种改良的传代培养方法,通常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取培养后生长良好的斜面,加入无菌石蜡油没过培养基最上端约1 cm,包裹牛皮纸后将其放置于4℃冰箱低温保存。外购菌种经该法转种保藏后可保证1~2年内菌种性状不变。因此,该法适用于普通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藏。近年来我校购进菌种部分为试管斜面保存,故我们在实践中广泛采用该法对菌种进行保存,收到了较好效果,可保证1年内菌种的性状稳定。

4.3 动物组织保藏法

王丹敏[3]等用含菌鼠肝保存肺炎链球菌取得成功。因此可用含菌动物组织于-20℃环境下进行菌种保存,其保藏时间可达18~20个月。经实践验证,该法对某些抵抗力较弱的致病性细菌有效。

5 总结

做好医学微生物实验菌种管理工作,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完善相关制度,实施规范操作,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

5.1 严格菌种管理制度,尽可能购买高质量菌种

国内外各机构、公司均可提供菌种服务,但质量不尽相同。如ATCC标准菌种虽价格较贵,但质量稳定,用于要求较高的科研实验较为合适;国标CMCC菌株经济性较好,质量也有保证,亦是较好的选择;也有个别公司提供的菌种存在污染等现象,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此类情况,后通过分离纯化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进行。科研工作中如需临床分离的非标准菌种,则可向国外同行致函索要,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5.2 注重生物安全,做好高致病性菌种保管工作

医学微生物实验对操作要求较高,要求实验室建立完整严格的管理规范,做好菌种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使用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菌种污染。此外还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菌种传代保藏,以免菌种退化。

5.3 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验室条件制定合适的保藏策略

菌种保藏方法多样,对实验条件要求各不相同,通常越复杂的方法保藏效果越好。本文所述之法均简单易行,一般条件的微生物实验室均能满足,且经实践证明完全能满足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要求。如需进行深入研究,则可视情况采用较为复杂的保藏法。

总之,在中医院校,完善的菌种管理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微生物实验室应尽可能做好菌种库建设工作,既要有常用标准菌株,也应收集部分临床菌株,保证满足教学科研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菌种收集,因地制宜采用最合适的保藏法,注重经济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有效提高菌种的使用效率。同时,近年来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保证菌种的安全使用,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消毒灭菌程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猜你喜欢

菌种菌株培养基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