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影响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因素的探析

2014-03-18季磊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农民群众

季磊

对影响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因素的探析

季磊

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经济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农村;体育经济;影响因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国家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把农村体育事业纳入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方针政策。因此,我国农村必须把发展农村体育经济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加强体育经济建设。

一、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村体育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学上,国家用于国民体育锻炼的财政支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总体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深受这一经济现状的影响,也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十分严重,各地区的群众在体育健身意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各地政府在场地设施、经费投入和相关指导等方面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

此外,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是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地区经济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农村群众健身意识薄弱,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较少

体育人口是衡量社会体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众对体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制定相关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依据。2011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相差过大,其中城镇有2/3的群众都参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农村仅有1/3的人参加过简单的体育活动,而且调查显示,城镇中各年龄段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都要高于农村居民的参与人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差距不断增大。

另外,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显具有季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很少有人在农忙时还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而在农闲时和节日期间,农村举办体育活动的次数会明显增多。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农民盲目的认为劳动就是锻炼,他们觉得自己每天都干很多体力劳动工作,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体育锻炼,缺乏主动投身体育竞技事业的积极意识。

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成熟,体育意识淡薄,而且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群众体育意识、健身条件和生产劳动等因素的影响,活动的随意性较强,缺少计划性和统一性。

(三)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农村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目前我国体育发展转型阶段的重要障碍,也是必然现象。目前我国各类体育场馆共有约75万个,其中城镇中体育场馆的数量占到总数的80%左右,农村的体育场馆资源仅占到总数的20%,但是目前农村的土地面积却占到了83%,人口占到58%,这样看来我国的体育场馆在全国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体育资源的结构配置很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开始有了快速的发展,要提高农村体育健身的消费水平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体育作为一个文化服务行业,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笔者对华东地区农民的体育活动消费进行调查,能接受每次体育消费在5元~10元之间的农民的比例为63%,每次消费能够接受10元到20元农民人比例为20%,仅有10%的人可以接受60元以上的消费,大约7%的人没有对体育运动的消费需求。体育消费是一种弹性很大的消费,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发生相应的改变,收入提高,体育经济的消费水平就会提高,相反收入降低,体育消费水平也会随之降低。

二、对我国新农村体育经济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对我国新农村体育经济的构建是一个持续和系统的工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又快又好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笔者根据目前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在当前提倡的“终身体育”的前提下,对我国新农村体育经济进行展望,对相应的体育经济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今后新农村体育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一)加强政府职能及完善政策法规

推动我国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和体育的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指导农村体育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各级地方体育局应该加强对农村体育活动负责人的培训和指导,不定期的对农村的体育事业进行深入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同时,各农村体育活动负责人要定期举办农村群众性的体育知识培训班和体育文化讲座,对农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另外,各级政府还要组织各种联谊和竞技比赛,促进各村、各乡、各县之间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比拼,存进他们之间在农村体育经济建设方面的交流学习。

(二)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和规范体育文化的组织与管理

首先,要加大力度为农村引进高水平的体育人才,针对农村人口的特点,因地制宜,多开展普及性高的体育项目,这样才更容易和村民进行沟通交流,也会提高各级部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其次,要向农民群众积极宣传体育知识,指导农民群众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基层乡镇应成立农民健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通过专业的指导,加强体育社团和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积极发挥民间社团组织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体育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培养农牧民的健康意识

我国各地区要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积极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各村要积极利用农村现有的设备条件,如宣传栏、乡村广播、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向农民讲授和普及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帮助农民深入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比赛和规则,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体育运动和比赛的组织要由专门的干部负责,面向大多数农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

我国各农村地区每年都应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不断扩大农民的参赛规模,提高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轻松、友好、和谐的氛围。

[1]葛新军,凌国钊,李斌,王修方.转型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04).

[2]马先英,杨磊,沙磊.农村体育: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MBA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农民群众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