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典滋养经典——《冬夜读书示子聿》文本开发例谈

2014-03-12杜昌存

语文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陆游教者词句

杜昌存

古诗词是中华瑰宝,语言凝练是她最大的特色,虽寥寥数语却含蕴无穷,常常一行诗歌一幅画,一首诗歌一乾坤。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多角度进行文本开发,让古诗变得丰盈,变得立体,是语文老师们的追求。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与学生所学古诗词同主题的经典文字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随处可见。因此,笔者和同事们进行了有效尝试,以古诗词文本为源头,开发整合多种经典资源,并将它们巧妙融合,以经典滋养经典,催生别样课堂魅力,彰显浓浓“语文味”。这样的文本开发,我们称其为经典式文本开发,本文谨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冬夜读书示子聿》为例,跟大家共享。

一、紧扣诗题,导入经典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大诗人陆游深夜在书中忘我躬耕、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成的,他将读书之道倾注笔端,满怀殷切期望送给儿子。至今读来仍情真意切,良苦用心溢满字里行间,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回响。诗词紧紧围绕“读书”这一主题进行论说,短短四行,字字珠玑,值得细细涵咏品味。

新课伊始,教者从“读书”二字导入:“从古至今,读书就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因此,关于读书的经典词句数不胜数。同学们,快速启动我们的大脑搜索引擎,将与读书有关的经典词句奉献出来和同学们共享。”提纲挈领的导入,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宝匣,经典词句犹如泉水般汩汩而出。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读好书呢?今天让我们和子聿一起来聆听陆游的教诲。”教者自然过渡,回归文本。

二、自主诠释,丰盈经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字面很好理解: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只有在年轻时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但理解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显得苍白和无力了,因此,教者在此时提出自学要求:“读着这两行诗,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哪些经典词句也同样向我们讲述着这一内容?在成语、诗句、格言中自主选择一种,以经典诠释经典。”

很快,学生的手陆续举起来了。

“我懂得了读书做学问要竭尽全力,就像成语‘囊萤映雪’里的车胤和孙康一样。”“‘凿壁借光’里的匡衡也是这样的,为了读书克服重重困难。”……一个个勤学的故事在成语里浓缩再现,一个个鲜明的求学者形象在成语里复活,一个个对诗文的个性诠释在成语里生成。

“我们要抓住少年时的大好时光勤学苦练,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句句诗文与文本无缝对接,理解、积累、内化水到渠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格言警句拓展了学生思路,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勤奋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田。

有了一二两行诗句的学法铺垫,学生们对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已是跃跃欲试,在掌握了诗句大意“要想深入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实践”后,学生们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陆游是在告诉儿子,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死读书是不行的,我们要学以致用。”“只有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眼界才能真正开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求学问不能忽视实践。”“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实践出真知。”

无论采用哪一种诠释方式,学生们都很兴奋,原来深奥的古诗词蕴含的道理就藏在自己耳熟能详的成语、诗句、格言里,原来陆游和那么多的人英雄所见略同,原来同一个意思有这么多的表达方法。

三、总结批注,运用经典

学到此时,教者趁热打铁:“学习了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你对自己的读书生涯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在书上做批注,友情提醒,别忘了将你平日积累的经典词句学以致用!”

一学生写道:“读书学习不仅要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还要警惕死读书、读死书。”另一学生批注说:“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至此,通过独特而有效的文本开发,以经典滋养经典,整个课堂少了漂浮,多了厚重;少了苍白,多了灵动;少了说教,多了感悟。学生们畅游经典,吟诵间,心灵得到洗礼,积淀得以丰厚,腹有诗书气自华,浓浓书香恒久远。

猜你喜欢

陆游教者词句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新课程背景下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的基本策略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