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014-03-11陈桂娟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臣轴对称图形

陈桂娟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因为其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都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一味不遗余力地教学生进行计算、推理、题型讲解和训练,恨不得让学生多学一点,可是花了很多工夫,下了很大力气,结果却收效甚微,学生还是觉得数学很难,甚至觉得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数学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下面,我结合教学内容来谈谈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一、以有趣的情境引入教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恰当的情境来引入课题,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实践操作带进课堂

美国化学教育家阿姆斯特朗说过:“我听,我会忘记;我读,我会记住;我动手做,我就会理解。”这句话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听、说和做中,动手操作是最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亲自进行实践操作,不但能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探究与思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在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接着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环节:“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学到的知识,用剪刀和纸动手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看谁设计的图形最漂亮!”学生思考片刻,就开始折叠、剪裁,忙活起来,个个做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学生在折叠、剪裁、打开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个动手操作的设计,不仅让数学知识由文字变成实物,加深了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也让数学课堂充满了乐趣。

三、活用数学的经典小故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使数学教材向“学生学数学之素材”转变。这就让我们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有了一些灵活性。经典数学故事是数学文化中的一部分,有时在数学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见识,还可为课堂教学增加不少乐趣。

在九年级数学(上)《随机事件》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如下设计:先出示一个小故事——生死签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王国,国王狠毒狡诈,一位大臣得罪了国王,被判死刑。这个国家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凡是死囚,在临刑前可抽一次“生死签”,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着“生”和“死”的字,由法官监督,让囚犯当众抽签,如果抽到“生”签,可立刻释放。国王一心想处死大臣,他使出一条毒计:暗中让执行官把“生死签”都写上“死”,两“死”抽一,必死无疑。然而,聪明的大臣早已想好对策,他在断头台前迅速抽出一张纸签立刻吞下,剩下的当然写着“死”字,那就意味着大臣吞下的那张是“生”签,国王无话可说,只好当众释放了大臣。国王阴险狠毒,本来想让大臣死,结果反而让聪明的大臣得以逃生。提出问题:(1)在法规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2)在国王的阴谋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3)在大臣的计策中,大臣被处死是什么事件?教师先请一名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接着请部分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尝试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待学生都分析讨论清楚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注意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后,三类事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用一个正义战胜邪恶、令人大快人心而且很有趣味的数学故事来引出数学知识,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数学课,有谁不喜欢呢?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活用数学的经典小故事进行教学等等方法,都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数学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使深奥的数学概念、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锋.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臣轴对称图形
圆桌会议
大臣有高招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
转危为安的大臣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