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2014-03-11康弘昌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作初中语文

康弘昌

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致使农村初中学生不会作文、作文水平较低,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从事农村语文教学十几年来,一直对作文教学充满困惑,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对作文教学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目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思考

1.农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形式化

农村语文教师没有“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首先自己得把作文当回事”的理念,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基础练习题上,花在了对语文课文的教学上,即阅读教学上。

2.农村学生社会阅历欠缺,写作素材较少

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计地严令禁止。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课文分析,真正能获得文学熏陶太少了,可以说成了文学的“贫血儿”。

3.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开展得差,词汇技法积累不够

但凡文章写得好的学生,一定有广泛涉猎、博闻强记的好习惯。课外阅读的过程是词汇积累的过程,技法模仿的过程,思维碰撞的过程。我们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少数学生能到图书馆借书,但他们的目光也仅仅停留在爱情小说、玄幻小说方面。即便如此,也是跑马观花、囫囵吞枣,甚至只看了他们只

关心的爱情片段描写,有多少人会对精彩描写拍案叫绝而反复品味涵咏并试图保存在脑海中呢?

4.农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更新和思考。

二、解决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低效的思考

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有农村初中教育特色的作文教学新路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

新时代的人才,能说会写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里的写,就是能写有一定水准的文章,要能做到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想法。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提高这个素质的有力保障。同时重视对学生习作的修改指导,坚持做到少写多修改。有人说:“写十篇作文不如修改好一篇作文。”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只有重视对学生习作的修改指导,才能较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因地制宜创设文化情镜,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目前中学生学习紧张,加之农村生活较之丰富的城市生活要枯燥多了,这恰恰是写作的一大忌,因为紧张压抑思维,写作需要生活。在课内,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为了丰富作文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常常费尽心机地点缀课堂,把作文课上得生动而有趣。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再看视频理解文字,然后在悠扬的音乐中诵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还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与此同时,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图书馆,多买课外书(不是教辅书)。

3.重视对学生习作的积累,特别是失误习作和优秀习作的积累

我认为学生的失误作文和优秀作文是作文教学最好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及时地收集学生习作中特别是考场作文中的失误作文和优秀作文,并从审题、立意、选材和构思等方面进行归类,教师再据此选定作文教学的相关内容。

4.课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多写随笔,多议论生活时事,对生活多一些思考

在讲评课文时,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初中语文中,文言文课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荣与辱,困境顺境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理想、谈抱负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学生占有了这些资料,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便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课文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受到深刻地教育。这不但激发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大量与写作有关的事实材料。

5.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悉心指导学生作文技巧

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不竭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象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

教无定法,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只要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减轻农村中学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负担的方法,就是可取的。只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正确认识,大胆尝试,不断探索,锐意进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文教学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