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传统场镇的整体性保护

2014-03-07炼,杨

重庆建筑 2014年11期
关键词:场镇重庆地区人工

张 炼,杨 玲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重庆传统场镇的整体性保护

张 炼,杨 玲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目前重庆保留下来的传统场镇多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建筑史学研究工作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该文以重庆传统场镇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对重庆地区传统场镇的历史演进、形成原因及分布、类型与价值、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国际国内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的研究,将整体保护观与传统场镇的保护相结合。

乡土聚落;历史街区;保存修复;保护策略;传统场镇;整体性保护

1 重庆传统场镇的发展与特征

1.1 历史及分布

场镇之初应为“聚落”,而聚落一词,起源较早,在《史记·五帝本纪》有“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其注释中称:“聚,谓村落也……”重庆地区受到山地地势的限制,交通条件特别困难,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乡土聚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着最初的原型,即村落、幺店和草市(图1)。

图1 綦江幺店、南岸区黄桷垭幺店示意[3]

而在唐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内,场镇作为单独的体系出现的文献资料甚少,只能从其他文献记载挖掘场镇的雏形。如汉代蔺市出现了烟户稠密的村落,龙潭、走马、白沙镇都发现了聚居的痕迹。到北宋中叶,里坊制彻底瓦解,城市出现了按行设肆的行。城市周边和边远州县农村区域出现了大量以集市贸易活动为特点的草市,并随着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宋代重庆地区场镇甚多,据宋代史籍的不完全记载就已达188处。

场镇环绕在城市周围,承担着集散农村商品货物的任务。“它们既是农村外销货物的起点,又是城市输入货物的终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商品流通网络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

重庆地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基本运输主要依靠步行肩挑。这也决定了场镇的分布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得以发展壮大。所以,传统场镇的分布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影响。水运交通对场镇的分布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另外,陆路的交通干线也对场镇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重庆地区境内官道沿线、川盐古道沿线都是场镇分布的重要集中点。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场镇的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不同地区的场镇分布密度也有较大的区别,如渝东边远山区,场镇的分布大多控制在三十华里左右,甚至一些农村地区没有赶场的习惯。例如“巫山县六十多个行政乡仅有二十多个农村经济贸易活动的场镇,巫溪县则更少。[1]”这也说明了地区经济水平对传统场镇的分布重要影响。

1.2 保护现状与问题

2002年,国家明确提出了历史文化镇(村)的概念,并且以法的形式明确了名镇(村)在我国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同年,重庆市政府颁布了包括龚滩、龙潭在内的20个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传统街区)(图2)。希望籍此来推动重庆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促进传统地域文化的复兴、传承和发展。就保护的现状及结果来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工环境的衰败

场镇的人工环境主要包含了场镇的整体形态、街巷空间格局、历史建筑物和历史构筑物几个层面的物质构成。

传统场镇内的历史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年代已久,多为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缺点是保存时间不长,容易老化。目前重庆传统场镇中大多数历史建筑,包括一般民居和重点保护建筑,自然老化的现象都十分严重,木柱槽朽倾塌,门窗破败脱落,墙垣斑驳的现象较为常见。

(2)自然环境破坏

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对传统场镇中山水环境、自然山体、自然水体和植被绿化等几个方面的人为破坏。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过度的开垦使传统场镇陷于光秃秃的山丘包围之中,原有森林由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被砍伐一空,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堵塞了河道,也影响了场镇的小气候甚至增加了灾害的发生。以能耗型和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建材(水泥厂、砖厂、碎石厂)的企业对场镇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随着交通模式的转变和自来水的普及,场镇的河道也成为人们倾倒生活垃圾、排放污水的场所,造成场镇周边的溪流河道污染严重,有的甚至臭气熏天,脏乱无比。

(3)历史人文环境的破坏

历史人文环境包括传统场镇精神活动、民间工艺、社区生活和社会经济共同构成的社会总环境。随着生产模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变,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如传统工艺、技艺、礼仪及市井文化等。而作为本土地域文化最有利和直接的传承与展示平台的传统场镇也已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日益萧条衰败,失去了昔日的活力,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图2 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分布图

2 重庆传统场镇“整体”保护策略与方法

2.1 整体保护策略的概念

重庆传统场镇的作为文化遗产而言,其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由于人工环境是传统场镇特征要素和地域文化联系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所以通常对人工环境的完整性注重更多。而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历史人文环境的完整性蕴于人工环境的完整之中;人工环境完整是实现历史人文环境完整的载体;自然环境的完整性虽说只是表面的形象,却是历史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传统场镇的完整性进行保护在重庆地区而已就是对场镇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几个层面进行保护。根据传统场镇的现状及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保护技术的不断更新,不断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场镇功能的引导完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所以,现阶段已经不能单纯的关注对文化遗产物质实体的保护,而应该更多的关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保护,以更好地实现现有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优化合理发展利用。

2.2 人工环境的整体保护

重庆地区传统场镇的整体空间格局是构成场镇文化遗产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主要包括了场镇建筑群落的组织形式、建筑与山体、水体以及周边植被的组织关系。重庆传统场镇内的建筑群落的组织形式深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多表现为带状、团状和不规则形态三种形式,这是场镇内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长期以来的共同选择的结果,从场镇自然环境来看,也正因为能顺应自然地势,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城镇的建设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互渗透融合,体现出“山-水-城”的辩证统一。古镇人工环境是劳动者创造的符合当时社会特征及生活需要的物质实体,是人类社会和聚居环境演变的例证,反映了可持续的土地使用的特别技术,传递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因此,人工环境保护是古镇历史环境整体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从整体形态的保护、街巷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及传统建筑和历史构筑物的保护四个不同层面来制定战略,实施保护(表1、表2)。

表1 整体形态的构成要素及主要保护方法

表2 街巷空间构成要素及主要保护方法

重庆传统场镇中的历史建筑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多建于清代至民国初期、民国中后期、1950-1970年代、1980年代后[2],而清代至民国时期所兴建的建筑构成了重庆传统古场镇建筑风貌特色的主题,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筑在场镇总建筑数量的比例是最高的。对这类建筑的保护强调的是恢复其最真实的状态。目前所采用的保护方法主要分为保存、保护、更新、修景(表3)。

传统场镇中的构筑物主要包括桥、栅门、牌坊、码头、古亭、古井、塔及古城墙等历史要素。对于构筑物的保护,重点在于其形态、尺度、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对历史构筑物的保护应该遵循“保存”的修复方式,尊重其历史原貌,不得随意加改建或拆除。保护工作实施前期注重对构筑物详细的法式勘察测绘,保留测绘资料和历史照片进行备案,保证所有的保护措施都是可逆的。

2.3 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

传统场镇的自然环境是场镇的重要构成之一,它不仅作为人工环境的视觉背景而存在,同时也是场镇人工环境中整体格局、景观结构和空间形态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表3 重庆几个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方式分析表

基于对重庆传统场镇的调查认知,笔者认为传统场镇自然环境的保护体现在两个技术层面上,其一是自然生态意义上的保护,其二是景观风貌意义上的保护(表4)。

表4 自然环境构成要素及整体保护方法

2.4 历史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

历史人文环境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主客观因素所形成的民俗风俗、节庆表演、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传统工艺、社会结构等非物质要素共同构成的反映地区文化环境质量的精神载体。是该地区内居民世代传承,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的统称。

相对于人工环境的整体保护而言,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具有隐形或无形的自身特点,我们不能照搬人工环境的整体保护方法,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保护方法。对于传统场镇整体保护策略的研究,我们既要参考已有的方法理论,又要结合重庆传统场镇人文环境构成与保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伴随着对历史人文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整体性保护理念已经逐渐被接受,成为历史人文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历史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社会生活、社会经济的四个方面,主要可以从时间向度和空间维度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保护。

历史人文环境所具有的特性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的过程不能割裂它的发展与流变,更不能全盘复古,一味将过去的奉为珍宝。而应该综合其历史变迁和现时状态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应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保护方法如表5。

表5 历史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主要保护方法

3 小结

自2002年重庆颁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至今,经历了1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重庆各传统场镇相继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保护规划工作,在保护方法和保护手段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不过纵贯整个重庆地区传统场镇的保护历程,可以发现目前的保护重点主要集中在与物质形态相关的人工环境的保护上,而对与非物质形态相关的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整体性的保护策略显得十分必要的。

[1]张兴国.川东南丘陵地区传统场镇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1985.

[2]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 2003(4):52.

[3]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21.

责任编辑:孙苏

Integration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Towns in Chongqing

Current existing traditional towns are mostly established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with high architectural value,and they are rare cultural heritage.Based on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towns in Chongqing,the historic evolution,development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types and value,physical forms and immaterial for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based on the studies on integration protection concepts in cultural heritage at home and abroad,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towns is combined with integration protection concept.

rural settlement;historic block;reservation and renovation;protection strategy;traditional towns;integration protection

TU241.5

A

1671-9107(2014)11-0016-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11.016

2014-08-14

张炼(1987-),重庆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杨玲(1987-),重庆人,研究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场镇重庆地区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松桃大坪场镇召开2021年老干部座谈会
撤乡并镇后原场镇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忠县42个被撤并场镇为例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
基于FY-3A/VIRR卫星数据的干旱监测研究——以2011年重庆地区为例
重庆市渝北区利用撤并场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