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探析与对策
——以徐州医学院为例

2014-03-06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姜 嘉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心理贫困”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作者对徐州医学院300名贫困生和300名非贫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段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性格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在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孤僻等方面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过低。有关数据显示有62.4%的贫困生不满意其生活状况,53.1%的贫困生表示体会不到幸福感,还有47.36%的贫困生则存在抑郁倾向。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心理健康和人格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因此,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1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实表现

自卑。调查结果显示,60%的贫困生“心理贫困”表现为强烈的自卑。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的自我意识,是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贫困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从步入校园那一刻,他们就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感觉命运坎坷、低人一等。许多贫困生存在沮丧、抑郁的心境,在参与正常的学生交往中往往缺乏信心,认为经济条件决定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形象。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中在家庭境况、个人能力素质、自身的抱负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困难障碍等方面形成了长久反差而造成没有精神动力,持续发展成为自卑、自轻、自贱,严重者心理扭曲变形。

敏感孤僻。近25%的贫困生在调查中显示有明显的敏感孤僻心理,往往表现为不愿合群甚至逃避离群,以为封闭了自己就能达到所谓的“保护作用”。比如:在集体活动以及社交联谊上,没有积极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与同学之间有心理隔阂,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显然,这样的自以为是的做法是错误的,且毫无根据可言。敏感孤僻其实就是强烈的自尊心作祟。他们想掩藏自己的痛楚,对于涉及自己的事物,更加强烈地关注但不愿告诉其他人;有时对于他人给予的帮助偏执地认为是施舍,就一而再地拒绝。当最初想要融入集体的热情一次次地被自己的敏感孤僻浇灭,封闭自己的同时,除了内心的痛苦还有一份自己种出的挫败感。

嫉妒虚荣。调查表明,近15%的贫困生爱慕虚荣,嫉妒心强。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过程,但城市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疏离感,使他们不容易融入这个城市。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平时注意节俭,但也有小部分贫困生以贫困为耻,缺乏坦然面对贫困的勇气而走向另一极端。如爱慕虚荣,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羞耻,妒嫉同班、 同级乃至同校家庭富裕的同学,争面子,竞相攀比。也有的对家庭的困境视而不见,一次次失去受帮助的机会,对社会捐助产生依赖,丧失了一个贫困生应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生活中盲目与他人攀比,追逐时尚和流行,只追求物质享乐,不重视个人精神上的提升。

精神压力过大。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贫困生的确面临着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像几座大山压得贫困生们喘不过气来。作者所在高校特困生80%来自农村,特困学生占总贫困生的17.2%,他们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一方面刻苦学习希望可以获得高等级的奖学金,同时也努力寻求机会打工赚钱,另一方面又担心打工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所以他们承受着学习竞争压力和生计压力,这就使他们长期心理紧张和焦虑。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今社会,学生通过考证、培训、考研等途径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同时,贫困生对高薪酬的渴望和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条件相对缺乏与社会高薪酬对应相对综合素质较高的矛盾、社会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不正之风都使贫困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性情绪,觉得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使他们感到更大的就业压力。

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原因

2.1 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

如果贫困生能够把贫困看成是一种磨难与考验,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困难,也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90后”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更喜欢享受。作为高校贫困生更多的把贫困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经济上的贫困、集体生活的不合群以及自身心理上的脆弱性,致使他们无法满足自身的自尊与虚荣,造成失去自信,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贫困生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终于迈进大学的象牙塔。父辈们的期望和他们自身希望通过勤奋学习改变贫困命运的强烈欲望,造成了贫困生潜在的心理压力。较高期望值与现实水平的适当差距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在他们身上如果期望值过高和抗挫折能力弱,一旦目标无法实现,便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致使心理负担过重。作者所在高校心理调查问卷显示,贫困生与普通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往往更感到无助。他们更多地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当成耻辱,最终丧失了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采取自我封闭最终导致抑郁孤僻,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学习成绩也会滑坡。有的学生在得到在物质资助后,精神上陷入深深的负疚与自责之中。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承认甚至隐瞒贫困事实而失去了一次次受资助的机会。

2.2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金钱对贫困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繁荣,高校校园里出现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时尚与新奇的物质追求极大激发学生的购买欲,也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金钱在现实生活中能决定人的地位,贫困生认为自己没有金钱,也就没有地位,价值观的倾斜与人际关系的冷漠会加剧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之看重物质利益导致心理失衡,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抑郁感。

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我国就业是双向选择,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择业竞争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高校贫困生一不能依靠父母,二没有金钱作后盾,加之贫困生自身在言谈、举止、社交等方面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还存在着不足,在与人竞争时没有优势造成他们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

2.3 学校微环境的影响

作为高校特殊群体,近年来全社会都在积极关注贫困生。虽然高校在经济资助方面下了大功夫,但冷静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对贫困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了解关注程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措施。有的高校入学教育没有专门心理方面内容,平时也没针对贫困生开设人际交往、励志教育等类型的讲座来培养健全人格。高校虽然采取了奖、贷、勤、补多等助学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真正可怕、可悲的是他们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个性的缺乏、素质的差异与想融入集体的欲望形成的矛盾,使他们变得敏感与自卑,成了真正的心理贫困。

2.4 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

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有的特困生一年学习成绩好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达到几千元,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本来是件好事,但若资助方式不当,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有的学校没到寒冷季节就会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为了进行宣传有的院系会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公开亮相,更有甚者让学生向资助者鞠躬感谢等,贫困生物质上是满足了,心理感受却忽视了,精神和心灵上的重创则无法弥补。他们会感到物质支持是一种施舍,在得到物质支持的同时失去了最宝贵的尊严,导致自卑、抑郁、嫉妒心理加重。

3 高校贫困生 “心理贫困”的解决对策

贫是一个事实,是贫困者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引导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走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使之成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使贫困生学会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贫困是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不是由个人主观决定的。贫困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双向的,对一个有志气、有进取精神的人而言,贫困是对他的考验与激励,有些弱势群体子女“很懂事”、“早当家”。调查显示在降级的学生中,贫困生占到了一半以上。所以,解决学业问题首先要考虑心理问题。减少少数贫困生缺少理想和追求,一味的消极等待,出现“不知艰难困苦”、“自暴自弃”的现象。

走出孤独,学会交往。贫困生需要意识到自己只是经济贫困,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比别人差,因此不必因为贫困而盲目自卑。需要了解到人在困境当中是需要他人帮助的,不要把帮助者的爱心当做是同情和怜悯,要对这些社会爱心心存感激。贫困生要学会勤工助学,这样就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助。如校“爱心超市”里面由贫困生管理,所得的全部用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还时常搞一些义卖,不仅减轻了贫困生经济负担,克服其依赖心理,培养了自立自强能力,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克服虚荣心理,不盲目攀比。可以开设勤工助学岗,使贫困学生从观念上摆脱等待救助。贫困不可怕,只有学会平等、积极、主动,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有勇气迎接人生的挑战,去战胜各种困难。

3.2 重视家庭对贫困生的教育

家庭的环境特别是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有重大的影响。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主动与家长沟通,提高家长素质,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任务。家长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克服贫困文化、价值观的扭曲和家庭教育的偏差等问题,有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

3.3 加强学校对贫困生的教育力度

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各类资助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激励,以此增强其勇气与信心,促使更好的完成学业。比如作者所在校的辅导员定期会找贫困生谈心,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找到自信,在集体中树立起威信;专业任课教师在学业上树榜样,多多关注并加以辅导,激发贫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全体教职员工的关注与帮助,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摆脱依赖心理。有别于以往的直接资助,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生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积极主动意识,进而摆脱依赖心理。

合理有效地进行资助工作。首先要合理宣传,目的是给予帮助,而不是借以大肆说事。过于公开地宣传或是未征得受助人同意的曝光,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进而加重心理负担。所以,宣传要 “有度”。在开展资助工作时还要对申请资助者要切实审核,当审核通过后,按其实际情况酌情给予相应的资助。

开展心理疏导。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让贫困生了解自己心理特点并改善不足。如作者所在高校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各院系利用广播、报纸、宣传海报、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邀请知名心理学专家来该校做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讲座。此类讲座能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所在以及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让贫困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增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意识,培养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及学会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班会介绍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救的相关知识,通过开展团体辅导来解决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使他们做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并且能够正视现实、战胜挫折。这对引导贫困生,使其达到优化自我心理品质的目的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营造和谐校风。通过办活动、开讲座、写文章等方法,推进校园、班级的融洽和谐。贫困生在感觉周边温暖的同时,对事物的热情也会增加,责任感也渐渐上升。

3.4 营造社会对贫困生的关爱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好的环境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和谐的社会氛围,对困难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学校人人平等,贫困生不只享受资助,更要学会感恩。作者所在高校本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精神和合法安全的原则,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宗旨制定相关文件来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并鼓励他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或社会提供无偿服务,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真正实现“资助”、“励志”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加强高校救助政策的宣传。要使救助政策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在各种场合进行宣传。如作者所在高校每年发录取通知书的信函里都会有相关材料,迎新生时会制作《贫困生资助手册》,让贫困生及其父母了解每一项资助政策,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去获得救助,而不会再为上不起学而发愁。

总之,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多方面的关爱。通过全方位指导,引导他们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他们在战胜经济贫困的同时,远离心理贫困。

参考文献:

[1]王小新.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0):56-57.

[2]黄卫国.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心理脱贫”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52-54.

[3]陈 珊.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56-57.

[4]南 华,周 英,曹中秋.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解困工作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79-283.

[5]段丽莉,王晓琦,殷旭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58-61.

[6]姚聪兰.农村高中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应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谢 倩,朱丽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8):945-946.

[8]尹春苹,胡 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628-629.

[9]邬承斌.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J].思想政治研究,2005(3):71-72.

[10]杨志恒.浅析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高等理科教育,2004(2):118-119.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